王菁菁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柔性管理
王菁菁
柔性管理是当前管理学界尤为关注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柔性管理的思想对于改进和完善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柔性管理的意义和应用等方面,多角度阐述了柔性管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当前管理学界相当关注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那么,究竟何为柔性管理呢?“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比如,学校针对校风校纪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必须遵守执行,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一些负面效应。而“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依据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管理对象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主要从人的心理、行为、形象等诸方面去实施,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以及内在重于外在,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需要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人们对各种客观好恶倾向的一种内在反映,因此人们各种心理的、社会的需求往往成为影响人们行为决策的因素。而柔性管理的核心就在于挖掘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确引导力,用情感来凝聚人心。
实现学生工作法制化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法治校、依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9月1日生效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反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一法制化,具体体现在“依法治校”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准则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应是“法制化”和“柔性化”的统一。
1.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法制化和柔性化管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和柔性化是矛盾的统一。法制化管理只讲规章制度和原则,不讲情面,一切按规定的程序办事;而柔性化管理讲究情感,因人因事而变动。这样不变和变动就成了一对矛盾。其实,在学生管理中,法制化就是管理中的“法”,而柔性化则是管理中的“情”。“情”与“法”的互动是打开学生管理工作之门的金钥匙。“情”指的是“情感教育”,它能拉近管理者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并能做到于学生心灵的互动。但只用“情”的话,学生管理就缺乏着力点,容易造成管理上太过温情的随意。“法”指的是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能使学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它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可以使学生管理量化、准确化、科学化,克服对学生仅凭印象、感觉的主观化管理。但如果只用“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表不治里,只有“情”与“法”的互动与交融,才能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同时感化学生的心灵,并自觉地参与和支持学生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化管理不是人情管理,更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流。不讲究外在约束、硬性规定不等于随心所欲、无视规章,而是不拘泥于形式、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以尊重人、关心人、引导人为根本,意在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柔性化管理也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因为,柔性化管理也需要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行为既有方向性的指导,又有很大的弹性。法制化管理重视规章制度,使管理成为有章可循的规范活动。同时,法制化的管理增强了管理的确定性,使学生对管理者的行为更容易理解,更有信任感,更容易进行沟通。所以说,柔性化管理不排斥法制化管理,这是人性与法制的对立统一,是柔性约束与刚性约束的统一,是对传统管理重事轻人、手段强硬、缺乏弹性的辩证否定,是一种扬弃。
2.努力挖掘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确引导力,用情感凝聚人心。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要求学生管理者首先要做到张扬人性,培养亲和力。在开展学生工作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切切实实地为学生着想。其次,管理者要善于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尊重是柔性管理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管理目标转变为学生自觉行为的一个关键。对于组织设定的各项管理目标是主动执行、维护还是被动地不得已而为之,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如何让管理对象由被动变主动?最明显和有效的措施,就是尊重管理对象。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能够与人为善地进行批评和指正;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能够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做到思想上不歧视他们,学习上帮助和鼓励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才能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学生管理者在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情感凝聚力,从而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中的精英部分。它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实现人的最高本质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联系和协调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良好的校园文化构成了学校生存和发展最稳定、最有活力的基础。它也是学生工作中进行柔性管理的支撑和纽带。
1.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的物质文化对受教育者发挥着潜在的教育管理作用,学校的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程度,自然风景特色,环绕整洁水平,设备现代化层次等,都直接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品位,也给学生以十分直接的外在环境的影响,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指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建筑标准应适合教育、卫生、美术、经济、耐久五种原则”。现代管理理念“柔性管理”恰恰吸纳了教育家们对环境育人研究的成果。
2.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在学校一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和积累起来的人们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校园精神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存在于人的心中、表现于人的行动中的精神财富。其次,精神文化不是一般的制度标准所能左右的,它需要不断的宣传和引导,通过物质文化加以表彰,潜移默化得施以影响,使得学生真正把它作为行为的标准加以实施。最后,校园精神文化需要采取“走动管理”的方法,使得学生随时都能感觉到校园内精神文化的氛围,从而达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所表现的正是校园文化的具体情况。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括文艺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技活动等。这些校园文化的开展陶冶学生情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舒缓学习紧张压力,放松身心。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的一个重点和切入点。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切入点入手,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1)应加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次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2)应在校园文化活动生活活泼上做文章,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具有专业特色,应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避免消极、颓废的内容出现,以陶冶大学生的精神为重点;(3)应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和青年老师在活动中的作用,通过社团活动,青年教师和专业教师通过传帮带,使与学生年龄相近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发挥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为学生的行为起到示范作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生和谐校园理论和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65-266.
[2]华中师范学院教科所.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78.
[责任编辑 秦涛]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0SJD880093)
王菁菁,女,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管理方向。
G710
A
1674-7747(2012)20-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