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桂花
从一家小小的兵工厂,嬗变为集摩托车、特种装备、光学光电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品牌价值高达123.85亿元;从1979年第一辆嘉陵CJ50型摩托车诞生到2011年某型轻型全地形车的成功研制并批量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嘉陵走出了一条独具嘉陵特色的“军转民”、“民进军”的军民融合之路。
1978年,当中国历史掀开改革开放新的一页时,和众多兵工企业一样,单一军品生产的嘉陵厂面临着出路的选择,是等着上边给项目、伸手要资金或者继续靠军品吃饭,还是自谋出路、积极主动开发民品?以孙寿彭、郭俊德为首的厂领导及时解放思想,开始探索民品生产的路子。经过反复调查,嘉陵相中了民用摩托车。而这,竟遭到了不少兄弟企业的嘲笑,因为当时代号为“451”的嘉陵厂,在川渝八大军工企业中,只能算是“老幺”。
当时,开发摩托车的捷径就是引进国外技术。1979年,嘉陵先后与南斯拉夫托马斯公司、日本本田公司进行了谈判。但在谈判中,国外提出的合作条件一个比一个苛刻。原南斯拉夫托马斯公司提出,发动机必须用他们的,中国摩托车不能进入有他们销售点的市场,除了巨额技术转让费外,还要另付1.5%的技术提成费等;日本本田公司提出帮助建一条20万辆车生产线需付5000万美元,建成后20%的关键件还要从日本进口……
为了给国人争口气,嘉陵做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造出‘争气车’”的决定。摩托车试制工作一开始,困难便接踵而至,无图纸资料、无专用设备,80%的材料不对口,工模具制造跟不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有些精密零件,比如说发动机活塞,当时根本没法做,能工巧匠们就用手工一点一点磨出来;没有抛光机,就利用废旧设备改制;塑料、橡胶跟不上,职工就把自己的旧凉鞋拿来做原料……全厂直接参与试制的802位同志,在没有一分钱加班费的情况下,不少人主动放弃星期天;在没有一分钱奖金的情况下,许多同志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从1979年4月20日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6月底完成对购买的本田样机解体测绘工作,到9月2日解决试制样机所需金属材料……在一无技术资料图纸、二无专用设备、三无原材料的情况下,仅用四个半月的时间,1979年9月15日,嘉陵第一辆“争气车”组装成功,首辆中国民用摩托就此诞生了!
1979年10月1日,5辆嘉陵CJ50型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绕场骑行时,引起了全国轰动,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1980年,嘉陵摩托车投放市场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不久,中国大地上便刮起了“嘉陵旋风”,嘉陵摩托车驰骋在中国城乡,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嘉陵”成了摩托车的代名词。
伴随着首辆民用摩托车的诞生,嘉陵从此走上了一条成功的“军民结合”之路。1980年在国内首开横向经济联合先河,成立“嘉陵摩托车经济联合体”;1981年率先开展国际合作,与本田合资;1987年,积极探索企业集团和股份制试点,成立“中国嘉陵集团”;1991年,嘉陵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55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1995年,“中国嘉陵”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摩托车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中国嘉陵还荣获中国摩托车之王、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管理百强等称号。迄今为止,嘉陵牌摩托车已累计产销1800余万台,累计投放市场1800多万辆。嘉陵不仅创造了自己的辉煌,而且引导、促进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摩托车产业不仅养活了超过1000万的相关从业人员,还带动了橡胶、塑料、电气、玻璃、钢铁、有色金属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开路先锋,嘉陵领袖群雄的气质让人尊敬。”外界的评价,无疑是对嘉陵“军转民”成功开发生产摩托车的最好诠释。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嘉陵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快军民兼容的基础能力和发展平台建设,打造军民共用的产品平台。
经过多年的坚苦努力,嘉陵形成了以JH600、JH600B、摩托车雪橇、某型轻型全地形车等为代表的整车平台以及F02、F04发动机为代表的大排量动力平台。目前,JH600两轮、三轮摩托车已列装部队2万余辆;军选民用产品摩托车雪橇已批量装备部队。这些产品已在军队、武警和公安系统广泛使用并获得重点关注。这些产品的面世,为嘉陵摆脱同质化竞争,率先突破、实现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品保证。
从“军转民”到“民进军”,嘉陵实现了军民融合、以军促民、以民带军的完美互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军民融合是嘉陵有别于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显著特点,也是嘉陵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