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高科技集聚与人才集聚的关系

2012-01-29 12:21
军工文化 2012年4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布局航空

■ 曾 勇

众所周知,航空工业是高科技密集产业,是国家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与象征。航空高科技需要一支高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高科技和高级人才队伍集聚应当一致。这方面,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世界银行咨询专家陆铭所著《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中一些经济发展观点,会对未来航空工业的战略布局有所启迪。

中国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向沿海城市和内地区域中心城市集聚

陆铭认为:“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发展阶段意味着,通过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重要。全球化趋势使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愈发明显。”作者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向沿海和内地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经济发展的集聚必然导致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又是航空工业经济集聚的基础,航空工业高科技的发展集聚必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集聚相一致,因此,未来航空工业的聚集重点应当是沿海发达城市和内地中心城市。

历史形成的航空工业高科技集聚布局影响人才集聚

建国以来,航空工业在磨难中发展,布局不断调整。

解放初期,航空工业布局重点在东北革命老根据地,后来因为抗美援朝更加巩固了东北航空工业的力量。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航空工业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开展,在大西南、大西北布局,进入贵州平坝、陕西汉中、江西景德镇和四川雅安等地。“好人好马上三线”,大批优秀人才在三线的偏远山沟、穷乡僻壤,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终身,奉献了子孙。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航空工业作了许多的战略布局调整,有的从山沟里搬到了县城,有的从小县城搬到较大的城市,收到不同程度的成效。遗憾的是航空一些厂、所并没有搬到各省的经济中心城市,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研发机构仍然在中小城市。所以一些单位虽然搬了家,但是新的地点仍然欠缺强烈吸引航空技术人才的条件,制约着航空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告诉我们:航空工业战略布局,一定要考虑人才集聚与高科技集聚的一致性。西安飞控所就是最好的例证。搬家之前,它在陕西户县,大学生不愿意去,去了也待不住,人才队伍青黄不接。80年代后期,西安飞控所下决心搬到了西安市。搬到西安市后的第一年就新招收大学生和研究生300多人,人才集聚西安飞控所,解决了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目前西安飞控所的发展态势良好,加之人才市场的助力,招聘人才门槛也抬高了,一些博士生入所还需要“走后门”。

值得重视的是,目前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依然是发展飞机的瓶颈和短板。发动机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技术集聚与人才集聚布局存在问题。林左鸣总经理曾经在接受航空报记者采访时讲过,航天工业为什么能够持续发展,关键是航天的研发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人才队伍能够稳定住,技术可以传承和持续。因此,航空工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历史形成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集中,为航空工业创造更加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市场经济对航空高科术集聚与人才集聚一致性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大批充实到航空工业队伍,为航空新型号飞机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内地中西部中小城市的科技队伍状况仍然不尽人意。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是按照计划分配,大城市和小城市,内地和三线,城市和山沟里都可能分配到大学生。比如大学毕业生一个班30人,分配到“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的毕业生就一至二人。当然,在三线地区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不安心不稳定,不少人跳槽到沿海地区。自从用市场的办法改革高等学校分配制度后,计划分配的办法被取消,毕业生自己选择工作,于是出现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几千人应聘一个公务员的职位的现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毕业的优秀学生几乎都希望留在“天南海北”,他们大多数宁愿成为大城市的“蚁族”,也不回到二三线的家乡城市。报告文学《蚁族》就揭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不容置疑,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导致大量优秀人才集聚在沿海城市和内地中心城市,而内地中小城市仍然长期不能解决优秀人才稀缺的问题。因此,我国中部和西部中小城市所在的航空工业的发展会受到人才不能大量集聚的制约。

实现航空高科技集聚和人才集聚一致的举措

航空工业是当今大国博弈的高端平台,体现着一个现代大国的综合实力,航空发动机更是高科技的核心。《斯奈克玛蓝天引擎》一书中写道:“航空发动机工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工业,它作为当代技术的标志,这一复杂和要求很高的领域,无论就输出功率还是就欧元而言,都涉及惊人的数字,在这个竞技场上竞争的顶级玩家,数量非常有限,准确地说,在整个西方世界只有4家,他们共同明确地分享全球市场。”可见,航空工业这个高深的科技领域,不是随便那个国家就可以玩的。没有高科技人才,就没有航空工业。

中国经济向内地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的集聚引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考虑航空工业在发展中新的布局集聚。为寻求航空高科技与高科技人才集聚的一致性,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系统研究过去30年东部、中部及西部航空厂所人才的不稳定性和人才集聚与航空高科技集聚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问题,并寻找答案,以支撑航空工业未来30年在沿海地区和内地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

②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倾向、人才“集聚”方式对航空厂所的影响和对策。

③增加航空技术密切关联的高等院校(如北航、西工大、南航)航空发动机、飞行设计、重点机载设备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数,为未来10年航空工业大发展输送人才。

④完善、实施航空工业“两融”中的“融入地方区域发展经济圈”的战略。未来航空工业的增量投入和增量发展应当首先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武汉、长沙、深圳等若干省会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考虑,以适应中国经济向沿海地区城市和内地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融入的地方经济圈需要分类管理,大体分为航空为主和非航空为主,航空核心技术为主的专业应当选择经济最发达城市,非航空专业次之。要服从布局,战略引领,从长计议,分类管理,突出重点,有舍有取。

全盘调整航空工业的布局可能比较困难,如成本高、技术杂、人员多、涉及广等,矛盾太多后就办不成事。因此,应首先考虑研究人员高度集聚的研发机构,航空飞行器设计、发动机研发、重点机载设备等高科技的研发机构应当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内地中心城市(省会所在地)集聚,形成长期的研发机构人才集聚和高科技集聚的一致性。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布局航空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摄影
航空工业向阳:战略引领 砥砺前行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Face++:布局刷脸生态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
车展前后 探底爱信息技术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