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淑萍
(锦州市古塔区回民小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本身蕴涵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就渗透于字里行间。语文教学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
下面是执教《桂林山水》教学的几个片段,结合此案例,笔者谈一谈如何美文美诵,文人合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山水之美,眼见为实。现在请大家再把目光投向美丽的漓江,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漓江水的特点的?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看屏幕,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哪个特点,读给同桌听。
生:我喜欢“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为什么喜欢?
生:这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绿的特点。
师:你知道水绿得如何,透过作者的比喻:“翡翠、无暇”,感受到漓江水的特点。
师:想想,应怎样读呢?
生:应读得深情、陶醉。
师:喜欢读这一句的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生读)
师:喜欢水清的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读一读。
生:漓江的水清得可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这么清,让人叹为观止,应该如何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惊喜赞叹的感觉溢于言表呢?试着读一读。(体验读、指名读)
师:这一段写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我们体会一下句子的表达有什么独到之处。(师生接读)
师:这种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半句强调前半句。
师:作者在写漓江的水,又为何要提到大海、西湖?(对比、比较)
师:置身漓江上,波澜壮阔的大海,烟波浩淼的西湖此刻都逊色三分,可见漓江是多么让人心动呀!(多媒体出示图片)
在指导这一部分的阅读理解时,读的辅导是重点,应当非常细致,特别是读漓江水,做到读与悟相结合,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让学生及时反馈评价,同时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意境,让学生在朗读时读出感情;教师富有激情的范读、领读对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由于生活阅历和理解的不同,学生朗读尚缺乏个性,写漓江水特点三个分句都是写漓江的美,对每一分句的前后半句之间的关系还应加以点拨,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就是把这些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排成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强语势,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师:读这一部分(第三段),说说作者怎样写出桂林的山的特点。(先指名读)
师:读这一段,指出你喜欢哪些语句?小组交流这一段与前面的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引读、配乐读)交流一下对以上这一段话感受最深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生:这一段写得很好,如写山“各不相连、形态各异……”说明山很多,形态多种多样。
生:“像骆驼,像巨象……奇峰罗列”说明山是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
师:这也是说山很多,形态各异。你们还能想像出山像什么呢?
生:像起伏的波浪、像宝塔、像鬼斧神工的雕塑、像大佛、像巨轮……
师:(出示桂林山水图片)同学们边看图边想像桂林山水的美,并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此刻你眼里的桂林山水怎样美。
这一片段的教学彰显了个性阅读的痕迹,能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读中体验。学习中以文本为载体指导修辞手法,提高习作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前后两段写法,先总结出学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样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自我想象,自我感悟,形成自己的见解,养成主动探索的精神。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使学生极欲表现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从而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个性得以张扬,使学生享受到生活化的语文,给他们带来快乐。同时,本片段也重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或模仿文中的句式、或自由表达,都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演练空间,实现了积累、理解、转化、应用的语言实践过程,为学生今后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播放多媒体(视频桂林山水音画)让学生说说与文中所述之美有何异同?再想想,山水相映有何之美?(学生默读课文)
师:这么美的山,这么美的水,令多少文人心驰神往。伟大的诗人贺敬之看到这奇妙的景色不由得发出感慨,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能读出什么来?
生:山水相映,美不胜收!
师: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
师:这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
师:这堂课,我们一起荡舟漓江,欣赏了桂林的山水。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文,把桂林的美铭刻在心中。
本段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景物描写方法,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既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感受语言的美。然后体会作者的情感,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课堂氛围,只有学生乐学,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的写景佳作,本堂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来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充满灵性。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像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浸润、情的熏陶。
美文如何美读,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悟,情感有所熏陶?一是对教材的发掘,把握整体,教者应参透文本,应有情。同时注意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二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一般不要从形式入手,而应从内容中渗透。如写作方法渗透应在文本中体现,不可直接讲出。三是把握教材要到位,不要面面俱到。阅读理解如何落实到位,教学内容、方法要讲究细节。如抓住拔地而起、形态万千等关键词,突出桂林山水很美,侧重品味,从而引领学生渐入佳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文字以其独到的魅力阐释这世界上的美,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创设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透过字里行间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领会大千世界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披文入境感悟美,感情朗读传达美,以文怡情、以情育人,从而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思想的净化,性情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