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提升基本盘培育壮大增长极

2012-01-28 19:56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锐敏
浙江经济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心镇台州服务业

□文/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锐敏

稳定提升基本盘培育壮大增长极

□文/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锐敏

2012年,总体来看,发展环境有利于台州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台州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主攻沿海、创新转型”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四大战略”,重点通过大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大空间拓展、大资本培育,稳定提升基本盘、培育壮大增长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做强实体经济,促进工业发展

由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一个过程,发展服务业离不开实体经济支撑,传统制造业发展和提升仍是经济的主要拉动力。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今后一段时期内,影响台州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仍在工业。台州远远没有到了让工业任其发展的时候,还需要用大量的行政资源去扶持发展,必须把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既要“改旧”,又要“育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限制淘汰落后产能,下决心整治关停落后过剩产能,对污染大、能耗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整改,为发展腾出新空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在石化工业、汽车工业、医药工业等三大领域上取得突破,实现高端产业对低端产业的有效替代。加快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促进产业提升。加大研发,创建品牌和管理,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既要壮大,又要扶小。台州缺少大企业,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企业股权重构,继续深化上市工作,按照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三个规模层次,分别培育一批骨干大企业。同时,小微企业是台州工业经济的基础,要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各项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出台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既要“留得住”,又要“引得进”。一方面要留住企业总部,留住优势项目、优势产品生产基地,留住投资能力,特别是对上市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将更多的募集资金项目留在台州。另一方面,还要重点作好“引”的文章,加强招商引资。盯牢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跟踪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借助国企、央企的雄厚资本、营销网络和人脉资源。

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四大战略”,重点通过大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大空间拓展、大资本培育,稳定提升基本盘、培育壮大增长极

(二)做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脑筋不换、转变难求。强调发展服务业,决不是放弃工业,而是要大力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一是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着重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提速、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速、服务业大企业培育提速、服务业品牌创建提速。集中力量和资源,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二是突破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分类指导,形成差异化布局,着重在市区实施“1198”工程,即推进100个市区服务业重大项目,在10大重点区块实现突破,加快建设9类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市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三是强化要素及政策保障。落实土地、资金、人才三大要素保障。通过向上“争”地、复垦“生”地、闲置“收”地、转型“腾”地、拆迁“交”地等渠道破解用地制约。完善统分结合、考核督查、形势分析、统计监测、基础研究五大机制。营造党政关注、政策配套、重大活动、社会参与大氛围。

(三)发展海洋经济,开拓发展空间

第一轮沿海发展战略从1980年的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开始,以点带面;这一轮沿海发展战略,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海西区是以区域为特色。相比,前者是开放带动,政策引领;后者是转型发展,规划引领;前者是试金石,模式成功后得以推广;后者是敲门砖,以期得到国家层面的项目、政策支持。上一轮中,台州抓住了机遇,以民营经济灵活的体制为突破口。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台州更需要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找准发展的空间和突破口。

未来五年,围绕打造中国海洋经济循环发展重要基地,实现“两基地两区”的战略目标,需要尽快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以推动头门港、新机场、沿海高速、金台铁路等建设为重点,在跻身全省港航物流体系重要节点方面取得突破;二是以建设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在构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方面取得突破;三是以发展石化、汽车、制药等产业为支柱,以培育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四是以海洋特色旅游产业为重点,在推动滨海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五是以推进港城互动、陆岛联动为重点,在创建新型城市化先行区方面取得突破;六是以弘扬台州山海文化为重点,在凝聚干劲推进工作方面取得突破。

(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转型升级的“质”变需要一定的投资“量”增为支撑。要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是基础。投资驱动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粗放增长的表现。可以这么说,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经济要转型,投资须先行。一是重抓前期谋划。要改变大项目青黄不接的态势,关键还是前期谋划。项目谋划要敢于“无中生有”、“借题发挥”和“小题大做”。二是提高投资总量。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计划,确保实体经济投资有效增长。建立健全各种长效机制,狠抓各类投资计划落实。加强项目攻坚,形成强势推动项目建设的工作机制,包括部门协调机制、市县联动机制、工作考核机制、责任机制。三是改善投资结构。加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工业性、重大基础设施、城市综合体和大型现代服务业等项目投资。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水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三农”、节能减排、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投资项目联动审批制度,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一些常规性的、正常性的办事流程需要彻底突破。

(五)盘活资本要素,增强发展活力

在制度安排相对合理的情况下,资本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同时,面对“十二五”期间的大投入,面对基本依赖间接融资的台州中小企业,有效实施资本运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必须用足用好一切资源,利用资本杠杆撬动台州新一轮发展。一是激发机构活力。除了传统的信贷功能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使得金融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整合投融资平台。着眼于“组建大公司、搭建大平台、实现大融资”,加快对现有政府性投融资公司实施整合,进一步提升融资能力和扩大融资规模,通过聚集资金要素,推进大项目、投入大产业,集中力量干大事。通过平台整合,进一步促使台州成为“资本洼地”。三是拓展融资渠道。既要继续做好间接融资,更需下大力气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充分体现民间资本活力。更加重视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创新制度设计。加快推进“地下”资本转为“阳光”资本、消费资本转为生产资本、异地资本转为回归资本,实现台州由“制造台州”向“资本台州”的转变。建议研究出台“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奖励、税费优惠及返还等措施,鼓励股权投资类企业在台州设立总部,对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发展进行股权投资。

(六)加快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建设,构建台州城市群

中心城市和中心镇是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构建台州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城市是龙头,是提高资源集聚力、增强要素吸引力的核心;中心镇为支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是未来台州经济新的增长极。

——中心城市建设。以“强中心、促融合”为市区发展目标相向发展、加快融合。围绕这一目标,在建设方面,按“先造路、后配套;先造景,再出让”要求,道路要“畅”,区间要“融”,核心要“显”,配套要“齐”。一是道路要“畅”,道路交通强化快速通达,重中之重,抓市区快速内环建设,构建市区“一纵一横”快速路网;二是区间要“融”,关键抓区与区之间的重点区块建设,强化规划引导。三是核心要“显”,绿心要强化城市核心功能的凸显,不仅是生态功能,更要统筹规划,拓展旅游综合体和城市商务功能,分区实施,三个区都要有所作为。四是配套要“齐”,按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增长的要求,供水、排污、环卫、生态绿化等建设完善,学校、医院、市场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要跟进。

——中心镇建设。可以借鉴路桥区撤镇建区的成功经验,在小城市、中心镇的框架下,提高城镇对农村资源的集聚、吸纳和配置能力,让更多的集镇发展为中心镇,中心镇发展为小城市。下阶段努力在“路”、“权”、“人”、“钱”四个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一探“路”,通过中心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走出一条适合台州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二放“权”,只有真正把中心镇、小城市发展需要的权放下去,才能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激发城镇化的活力。三聚“人”,要加快从“引人入小城”到“留人居小城”,进而实现真正的“人城互动”,这是解决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四生“财”,充分考虑“造血功能”的培育,摆脱建城扩投资的简单发展思路,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打造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中心镇台州服务业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心镇聚集力因素研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国内外中心镇建设实践及对湖南的政策启示
加快中心镇的发展建设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