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存沐 周文辉
泰顺是欠发达县,更是生态县,要立足优势促进特色发展,敢于超前谋划跨越发展,更要统筹兼顾保障和谐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创建“幸福泰顺”是泰顺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泰顺县情决定的必然结果,更是泰顺人民必然期盼。
——抓平台,促投资,夯实发展后劲。重大建设项目、重要产业平台是增强发展实力的有力保证,是推进“三生融合、幸福泰顺”建设的物质支撑,没有好的重大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平台就没有发展。一是抓好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关键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要深入调查分析,做好发展课题研究,做到课题研究出思路、思路出项目、项目出投资;形成项目储备滚动机制,不断更新发展项目库。重点要围绕生态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构建重大支撑项目,关键是坚持“十二五”项目规划不动摇,并不断滚动更新优化;坚持“十大建设工程”举措不动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为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载体。注重项目前期工作,围绕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加快项目前期,加强项目前期责任机制与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加强项目可研设计与申报审批机遇把握、加强项目选址用地论证与土地政策处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扎实的前提条件。二是抓好重要发展平台建设,关键加快“2+2+4”功能区建设,即农业两区(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两区(廊—氡生态休闲旅游渡假区、乌—飞森林湖泊旅游渡假区)、生态工业四区(彭月生态工业园区、泰顺石生态工业园区、大安生态科技工业园区、司前竹木生态工业园区)的平台建设,发挥好产业平台与中心镇的互促互动发展,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和产业的培育,发挥对县域产业和投资的拉动作用,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
——抓要素,破瓶颈,保障发展基础。重点抓好力破要素制约三方面的难题。一要解决“环境不够优”的问题。充分利用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扩权强县(镇)、省管县等行政体制改革契机,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二要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向上争增量”、“向内盘存量”和“向己提质量”,切实解决好项目用地问题。三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继续完善向外招、政府投、市场融、借地生、民间注的多元化筹资之路。
——抓民生,促和谐,提升发展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要加快农房集聚区建设。科学引导山区人口再分布,提高资源共享程度。二要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下山移民、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乡镇贫困农民的素质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引导山区群众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中心村三个层次梯度转移。三要努力推动民生改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大社保体系建设,包括社会救助、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等制度。积极推进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好民生实事项目,狠抓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交通“站、点、线”建设,道路、环保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安全饮用水等工作。
——抓环境,造氛围,提供发展条件。要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实施“筑巢引凤”、“蓄水养鱼”战略,内扶外引,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和项目建设的蓬勃发展。一是创建“三干”(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良好环境,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理念,在全社会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创建“好办事、办好事”的良好环境,加快建设高标准的行政服务中心,将所有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提供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和公章数量,通过“减项、减量”来提高行政效率;继续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挂牌保护和领导包项目等制度,坚决保护投资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抓统筹,建机制,营造发展氛围。一是抓统筹,缩差距,破解共同发展难点。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到基础设施共建。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按照县城中心区、中心镇、社区中心三个层级,完善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社会事业齐进。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使广大农民享受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好的卫生保健、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更和谐的社会氛围。服务保障同享。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二是勇创新,建机制,强化共同发展保障。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根据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三农”的倾斜力度,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让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惠及农民。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积极拓展延伸农村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功能,拓宽家庭经营渠道,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生态建设中获得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