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与公平的国际制度建设

2012-01-28 18:57何建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5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公平能源

何建坤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与公平的国际制度建设

何建坤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在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与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及改革是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里约+20”峰会的两个主题。首先,绿色经济是体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以低的自然资源消费、低排放、低污染,达到高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高的生活水平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将引发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虽然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也必须探索新型的绿色低碳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应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新的经济、贸易、技术竞争规则和格局的变动,加强先进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的低碳竞争力。其次,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代际公平”,又要关注欠发达地区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别公平”、“人际公平”。因此,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要体现世界各国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全面均衡地反映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国家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在公平享有全球环境空间、公平获得现代优质能源服务、公平适应全球环境变化、公平承担责任义务及公平的国际制度和机制。中国需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走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最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又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协调推进。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在国内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主要战略对策包括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节能优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的过快增长;加强能源结构的低碳化,逐步建立并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地区平衡,促进生态城市建设;适应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的趋势,加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抓住机遇,顺应世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自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到新型的技术创新型、内涵提高的发展方式上来,基本走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公平;国际制度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发大会,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20年来的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2012年6月即将召开的“里约+20”峰会将总结20年来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分享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成果,共议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对策。“里约+20”峰会有两个主题,其一是在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其二是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1]。对这两个主题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在这两个主题上也存在着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利益诉求下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公平的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将是世界范围内实现均衡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1 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日趋强化的严重制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和紧迫问题,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提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地表温度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分布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自然灾害频发,农作物减产,疾病增多等,对地球生态和经济社会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促进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20年前的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原则。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主要措施是减缓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化石能源消费的CO2排放,而随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长,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减缓化石能源消费的CO2排放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即成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对于绿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国内环境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人民群众享有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讲绿色经济,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关注全球环境变化对世界范围和本国的影响,关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制度框架的构建和各国的合作行动。比如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建立的“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就是旨在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而发展中国家不仅生态环境脆弱,比发达国家更易受到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更面临国内生态恶化,环境污染,饮水安全、垃圾处理等诸多国内环境问题,同时还面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等一系列迫切要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讲绿色经济,更多关注国内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内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仍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要在发展中消除贫困,在发展中解决可持续性问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解决国内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环境的目标是一致的,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两者可以紧密结合,协调推进。

不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都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以低的自然资源消费、低排放、低污染,达到高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高的生活水平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低碳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将引发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引起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当今发达国家创造的工业文明,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社会和人民福祉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全球资源和环境的代价,这种过多向大自然索取和破坏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方式和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的目标将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长期看,全球向以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促进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这一更高的社会形态过度,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发达国家已实现了工业文明,有能力也有条件向生态文明过度。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不具备发达国家当年的世界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的条件,所以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以过高能源消费和资源消费为支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探索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型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努力向生态文明的目标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也将引起全球经济贸易规则的变动和争端。例如发达国家通过提高产品的能耗或环保标准,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或向发展中国家对其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环境调节税)等措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打压发展中国家日益上升的贸易竞争力。最近欧盟强行将所有进出欧盟境内的航班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一方面反映了欧盟强行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减排义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欧盟借此强化和扩大其碳交易市场,对未来全球碳减排市场机制的发展施加影响,夺取先机,占据有利地位[4]。碳关税对于出口产品以高能耗、低增加值的中低端制造业产品为主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将严重影响其贸易竞争力。据测算,对我国出口欧美的产品中隐含的CO2排放征收每吨35-60美元的碳关税的话,我国产品出口的税率将增加2.2-4.4个百分点[5],这既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压力,同时也将促进我国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进行产业升级,降低产品的能耗,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增加值,打造自身的低碳竞争力。

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其关键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环境相适宜的先进技术,例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不再依赖地球有限的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全球人为活动的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趋于近零排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夺取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是当前国际技术创新和竞争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是大国战略必争的高新技术领域。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中的技术优势,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扩充和占领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力图保持并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新形势下竞争格局的变动,传统的资源依赖型、模仿、追赶式的发展模式将面临进一步的挑战,但也要将其视为加速向科技创新型、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转型的动力和机遇。

2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中,发达国家较多地关注代际间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强调当代的发展不能牺牲后代的发展和福祉,必须为后代的发展留有充足的资源和环境空间。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更加强调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注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国别公平和人际公平。在当前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在日益重视全球环境保护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也应给予充分关注。因此,当前加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一方面要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持续,为后代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保证“代际公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支柱的关系,使世界不同国情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有机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能彻底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别公平”和“人际公平”。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各国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世界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和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当前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要应对全球资源枯竭和生态承载能力减弱、全球环境容量制约等一系列挑战,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和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也需要对各国的发展和行为方式有所制约,需要各国都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必需的代价。在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各项矛盾中,需要平衡全球整体利益和各国的局部利益,这势必涉及各国责任和义务的分担,涉及国家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制度框架。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国际制度谈判中的共同利益诉求和坚持的原则,这也应该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2.1 公平地享有全球环境容量空间

当前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2009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已对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2℃达成共识,实现这一目标,即意味着全球的碳排放到2015-2025年期间必须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到2050年的排放水平至少比1990年减少一半。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年排放量大体相当,即使发达国家承诺自身减排80%,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也要绝对减排20%。当前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仍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的排放需求约为1990年的4倍以上,因此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所允许的排放空间要比其需求量减少约80%[6]。因此,全球保护气候环境的目标将极大压缩未来各国的排放空间,碳排放空间不足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将极大地限制未来化石能源的利用和消费,因此碳排放空间将成为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紧缺资源和生产要素。对一个国家而言,未来的碳排放空间一定程度上即是其发展空间。地球大气圈是人类共有资源,适当的碳排放空间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人类社会每个成员都有改善和提高自身福利水平的权利,都有平等享受大气空间资源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维护未来合理的碳排放空间就是争取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高的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的人口只有世界的20%,其自工业革命以来累积的CO2排放则占全球的75%。中国当前每年的CO2排放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均累积的排放量则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7]。各国人均累积排放趋同体现了公平分配全球碳排放空间的理念。但遗憾的是就历史和当前碳排放格局而言,世界已失去了按公平原则分配碳排放空间的机会。如果按人均累积排放相等的原则分配全球的碳排放空间,发达国家过去的排放量就早已超出其应有配额,当前和未来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将高于发展中国家,其继续排放仍将不断地进一步挤占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减排,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留有必要的排放空间,并且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这是对挤占发展中国家排放空间的补偿。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排放空间严重不足的制约,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实现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减缓碳排放,实现保护全球气候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2.2 公平地获得现代优质能源服务

全球保护气候、减缓碳排放将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很低,不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增加的能源供应保障,而且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改善也迫切需要优质商品能源的供应。当前全球仍有24亿人以木炭、秸秆、煤炭作为主要燃料,有16亿人没有用上电。发达国家不仅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是发展中国家的4倍以上,而且就能源使用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能源消费主要是用在工农业生产领域(中国约占70%),而发达国家在建筑、交通等私人和公共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费则占2/3左右。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减缓CO2排放,发达国家应着力转变消费方式,抑制奢侈排放。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引导生产排放,走绿色低碳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对贫困地区和群体,则要努力提供现代优质能源服务,改善其生存排放。

2.3 公平地适应全球环境变化

发达国家过去和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全球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高的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而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全球受到气候相关灾害的人口已从1975年的2%上升到2001年的4%,达2.5亿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6%,而发达国家仅占4%。受灾人口的比例亚洲为5.5%,而欧洲仅为0.3%,估计到2030年受灾人口比例将达6% -8%,发展中国家仍然首当其冲。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粮食饮水安全日益受到威胁,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3]。发达国家因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责任,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全球环境变化,减少自然灾害和损失,不应将适应只看成发展中国家的自身任务。所以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全球适应资金,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展中国家提议发达国家每年以其GDP的1.5%作为援助资金,帮助气候变化脆弱国家、最贫穷国家和小岛屿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使发展中国家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2.4 公平地承担责任和义务

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上,各国责任和义务的分担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利益和矛盾冲突的焦点。在当前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力图模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强制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其类似的减排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责任。减缓碳排放责任义务的分担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依据《公约》的原则,发达国家率先承担了量化的减排义务,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帮助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2007年通过的巴厘路线图启动了“双轨”谈判进程,即讨论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下2012年后应进一步承担的减排义务,同时讨论发展中国家在《公约》下如何开展实质性减排行动。经过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及其后的坎昆和德班气候大会,基本上维护了“双轨制”的框架,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今后“德班平台”讨论2020年后全球减排机制的谈判中,如何进一步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各自发展阶段和各自能力,公平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将对未来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随经济社会发展、国力增强以及排放量占全球比例的增加,势必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义务,但所承担的义务要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与发展中国家的定位相称,不能超出自身的能力,更不能对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的刚性制约。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承担与国家能力相符、经过艰苦努力可以实现的减排义务。我国要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又要积极推进国内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2.5 公平的国际制度和机制

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国际制度的建设要体现公平理念,既要体现各国间的平等协商和广泛参与,全面均衡地听取和反映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国家的利益诉求,也要在行动准则上体现公平理念、历史责任与各自能力,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公约》和《议定书》体现了公平的理念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在《公约》和《议定书》下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的绝对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自主采取减缓行动。《公约》和《议定书》是最具普遍性的国际条约,是构建国际气候制度的基石,也应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未来完善的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需要整合目前世界可持续发展各主要相关领域的制度和机制,相互协调,增强权威性和行动效率,以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3 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走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人口占全世界的近20%,经济总量和外贸进出口总量均居世界第二,年能源消费量和CO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将有重大贡献和影响。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又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要统筹国际国内两各大局,协调推进。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在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坚持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理念,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公平发展的空间和权益。另一方面,在国内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和贡献,也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打造国家经济、贸易、科技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联合国环发大会倡导可持续发展20年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就显著。从1990-2010年,GDP总量增长7.3倍,人均GDP也由1990年370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4 4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此期间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55%,CO2强度下降57%,而同期发达国家下降的幅度不到30%,世界平均只有约15%[8-9],我国在节约能源、减缓碳排放方面的成效为世界瞩目。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快速上升,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也呈较快增长趋势,1990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CO2排放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的人均水平。中国当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5%,每年新增CO2排放量约占世界年增长量的一半左右。中国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总量的增长趋势,不仅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和控制碳排放的形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国内资源保障、环境容量和能源安全也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当前这种资源依赖型、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因此,无论从全球保护气候和环境的角度,还是从国内资源环境制约的角度,中国都必须加速向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转型。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有几个方面。

3.1 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节能优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的过快增长

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驱动。2008年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为43%,而世界投资率较高的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只有30%,家庭最终消费的比重占GDP的37%,而中等发达国家也高达50%[10]。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制造业中低端产品,能耗高、增加值低,为生产出口产品在国内消耗的能源约占全国总能源消费量的1/4[11]。改变投资驱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扩大最终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利于降低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投资品的需求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当前第二产业比重高达47%,已超过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的峰值,钢铁、水泥、家电等产量也达世界产量的半数左右,存在调整产业结构、降低GDP能源强度的空间和潜力。因此,要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产品的能源单耗、提高产品的增加值率,努力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中近期要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实现我国2020年GDP的CO2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承诺目标。长期要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的控制,以总量控制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通过强化节能和转变能源结构,争取2030年前后CO2排放达到峰值,其后随经济增长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满足,峰值的CO2排放量争取控制在100亿t上下,人均约7 t,低于发达国家当前人均11 t的水平,以适应全球减缓碳排放的形势进展[12]。

3.2 加快能源结构的低碳化,逐步建立并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近20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在能源构成中比重由1990年的5.1%提高到2010年的8.6%,其供应能力相应由5 000万tce增加到2.8亿tce,增长5.6倍[9]。我国制定了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15%的目标,届时其供应能力将达约7.5亿tce,将有效地替代化石能源的增长。到203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年供应量将达约10亿tce,占届时能源总消费20% -2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工业体系日趋完善,随着其在能源构成中比例的不断增加,将逐步成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并列的在役主力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快速发展是促进CO2排放尽快达到峰值的关键,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性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根本出路。到本世纪下半叶将逐渐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12],届时经济社会发展将基本不再依赖地球不可再生资源,而其CO2排放也将趋于近零排放。因此,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制定和实施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加强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低碳技术领域中夺取国际竞争优势,将其成为我国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的重要机遇。

3.3 加强城乡统筹,地区平衡,促进生态低碳城市建设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已由1990年的26.4%达到当前的50%[9]。城市化过程既伴随快速的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过程既是我国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祉的强大驱动力,也是促使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要注意地区的平衡和协调发展,注意城乡统筹,注意社会公平与和谐。同时城市进程中也必须以生态低碳理念为指导,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低碳城市化道路。在城市的规划与布局、交通体系与出行方式、建筑结构与节能标准、能源供应与消费方式等方面统筹规划,避免沿袭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高碳基础设施和高碳奢侈性消费的传统发展模式,要探索新型的以低碳为特征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绿色人居的生活方式,引导规范和制约社会和公众的消费行为,倡导健康、适度和文明的低碳消费方式,这与建设低碳产业体系一样,都是实现低碳社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3.4 适应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的趋势,国内加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

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将有效地促进全球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对各国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将起有效的指导作用。当然也会从全球共同利益出发,规范和制约各国的发展路径、行动方式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与之相应,将建立和形成促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各种机制和规则,为此,我国要加强国内相应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在未来全球机制和规则的演变中争取主动,占据优势。

在国内促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中,首先要整合现有各种相关制度机制和政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其协同效应。当前以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为基础,完善促进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体系,完善能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建立地方和行业低碳发展的的评估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为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长期目标提供法律保障。与此同时,要重视国际新的发展趋势,进行超前部署。在全球减缓碳排放国际合作行动日益深化的情况下,碳市场和碳金融将在未来国际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欧盟等发达国家已在其内部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市场手段促进企业减排,碳金融在发达国家甚至全球也有快速发展之势。我国“十二五”期间,也将在四个直辖市和广东、湖北两省开展碳交易试点,探索以市场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碳市场的建立需要以地区和企业碳排放的统计、监测和核算体系为基础,碳市场的建立则会极大地促进该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这是中国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的制度建设,也是应对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技术制度改革和竞争格局变动的自身能力建设。

3.5 抓住机遇,顺应世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自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

未来10-20年,仍是我国和平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将是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共同愿景日益紧迫,对各国发展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约也将日趋严格,我国要顺应世界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期,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下,自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当前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技术创新型、内涵提高的发展方式上来;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转移到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由模仿追赶式的传统高碳发展路径转移到自主创新型新型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上来。基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并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References)

[1]沙祖康.通向里约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4-6.

[2]邓楠.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3.

[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气候变化2007[R].中国气象局,译.2009.

[4]马湘山,封超玲.欧盟航空排放交易系统及其对中国利益相关方的影响[J].中国环境管理,2010,(1):14-20.

[5]周玲玲,顾阿伦,滕飞,等.实施边界碳调节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58-63.

[6]何建坤,刘滨,王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5):75-83.

[7]何建坤,陈文颖,滕飞,等.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与碳排放权分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6(5):362 -368.

[8]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Database[DB].2010.http://date.iea.org/ieastore/statisliting.asp .

[9]中国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9-38,141-145.

[10]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68-375.

[11]顾阿伦,何建坤,周玲玲.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10,(9):1460-1463.

[12]何建坤.中国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40-48.

Global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an Equitabl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HE Jian-kun
(Research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Rio+20,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ill focus on two themes:(a)a green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eradication,and(b)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wo themes demonstrate the core of and key to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rowing a green economy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achieving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progress across the economic,social,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The core of green economy is achieving high productivity of natural resources,enhanc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in a quality environment at low level of resource consumption,emissions and pollution.The global trend of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trigger the transition from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wards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Despite the first and foremost prior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eradication,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explore a new course of leapfrog of green and low-carb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at nurtur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ur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Meanwhile,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actively be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of rules of competition in economy,trade and technology in the global transition towards a green and low-carbon economy,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renovations,and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of a low-carbon economy.Equitable attain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ght to be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hree pilla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progres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s not only balanced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but also poverty eradication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that contributes to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chieving interna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equity.Accordingly,the cre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include:equitable sharing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equitable access to modern high-quality energy services;equitable adaptation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s;quitabl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mechanisms.The creation and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demonstrate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equitable acces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volv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widespread participation.Overall,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reflect the interests demanded by countr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China should strategically integrat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mperatives,and chart a uniquely course of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In the last two decades,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ut is confronted with mount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and thus facing stern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major strategic measures to facilitate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clude the following: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l,strengthen the prioritization on energy conservation,cap the nation’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and restrain the excessive growth of CO2emissions.Facilitate decarbonization of energy system,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dominant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trengthen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mong all regions,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cities.Participate reform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le enhancing a domestic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green and lowcarb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global trend in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and proactively transform the domestic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reen economy;low-carbon development;equity;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X324

A

1002-2104(2012)05-0015-07

10.3969/j.issn.1002-2104.2012.05.004

2012-03-28

何建坤,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系统工程与应对气候变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0JJD630011)。

(编辑:王爱萍)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公平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公平对抗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怎样才公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笨柴兄弟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