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小学,辽宁 阜新 12310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不能自己主动“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让学生预先准备一些圆形做学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图,将圆16等分,剪开后想办法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决定等分成多少份(如24份、32份,但必须是偶数份),经历多次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进行操作的“再创造”过程。最后,把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由于在剪和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相关学具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分别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并获得结论,即平行四边形的底与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等,高和宽相等。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面积大小怎么样?在学生动手剪拼的过程中,找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提出问题:你如何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转化的思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能使自身体验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数学课堂要注重数学交流,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构建成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说思路,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用一定的数学术语有理有据有层次地表达解题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某钢厂去年产钢6400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1/4,今年产钢多少吨?”,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做法:根据“今年比去年增产1/4”,说明把去年产钢量看作单位“1”,求今年产钢多少吨,就是求64000吨的(1+1/4)是多少,所以,算式是:64000×(1+1/4)。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可以这样说:根据“今年比去年增产”,说明今年产钢多,去年产钢少,求今年产钢多少吨,就是求比64000吨多它的1/4的数是多少,所以算式是:64000+64000×1/4。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解题思路,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题意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思路,使学生形成了见题就想理,知道算法也懂算理的好局面。在体验中说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在形式上,明明是连续相减,为什么可以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这种从形式到内涵的转变,学生一时难以接受。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加以验证,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
例如:妈妈身上有200元钱,哥哥向妈妈要去34元买书,我向妈妈要来25元买学具,妈妈还有多少钱?大部分同学能列出“200-34-25”的式子计算。又换个角度问:妈妈共拿出了多少元?大家都能列出“34+25=59”,那么妈妈本来有200元,现在还有多少元?我再引导讨论:连续减去几个数,还可以怎样计算?从而得出:“200-34-25=200-(34+25)”。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感受、操作、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