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虎明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安徽 合肥 230001)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一个发展、完善中的生命体,那么教学过程自然就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因此,课堂上学生出现感悟、理解、认识、运用表达上的错误和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我们要有“容错”意识,关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偏差,善待学生的认知偏差,进而有效利用生成的课堂资源激活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偏差或错误,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要多一分接纳和诱导,多一点关注和呵护,这是一种以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关爱和教育。学生在平等对话氛围中敢于表达、敢于张扬,在表达和张扬的过程中或许能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课堂上,教师正在引导学生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意在让学生感悟鸟是鸟蛋孵出来的,体会一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要珍爱野生鸟类。
生甲(突然插嘴):我妈妈说吃了鸟蛋聪明。
师(赶紧追问):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那你觉得妈妈说得对不对呢?
(生甲一脸茫然。)
师: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不妨说说各自的想法。
众生:不对!鸟蛋不能吃!
师(稍犹豫,没有及时评价,而是轻声问第一个孩子):能告诉大家,妈妈让你吃的是什么鸟蛋吗?
1.队伍问题。从成校方面看,目前成校教师大多由原小学、中学的专业教师转岗而来,专业性不强、年龄偏大,这些都影响整合的推进;从文化礼堂来看,管理人员往往兼任着社区里其他岗位的工作,工作繁杂,对和成校整合开展活动积极性不高。
生甲:是鹌鹑蛋、鸽子蛋。
师:(追问)“这些鸟蛋可以吃吗?”
(课堂出现冷场,孩子们的认知偏差进一步凸现)
师:想想这些鸟蛋怎么来的?
生乙(举起手):我知道,我老家有养鹌鹑、卖鹌鹑蛋的。
(学生们受到启发,创新思维活跃起来)
众生:“鹌鹑蛋、鸽子蛋是人工饲养的鸟生的蛋。它们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我们课文中要保护的是野生的鸟类,不能吃的也是野生的鸟蛋。那位小朋友手上拿的是野生的鸟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
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偏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缺的。尽管学生出现错误甚至他的思维与教学设计意图截然相反,教师也不要“踢皮球”“泼冷水”,要倍加关注、循循善诱。孩子由于经常听妈妈说“吃了鸟蛋聪明”,对文中“应保护鸟蛋”产生了疑问。孩子尚小,知识面狭窄,当然不明白妈妈说的“鸟蛋”与文中的“鸟蛋”是不同的。教师之所以不断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想给孩子树立自信心,这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同时在尊重中创设了平等的对话氛围。孩子们在对话交流中澄清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容错”意识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又能充分激励、唤醒、张扬学生的个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平台,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因学生认知偏差而更显灵动与精彩,它的出现能促进学生自主的探索,这恰恰是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土壤。
[教例2]《萧伯纳和小女孩》
萧伯纳和小女孩临别时有这样一句话——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陪你玩的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萧伯纳。”学生一致认为:萧伯纳太傲气了,从“把头一扬”,说自己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等表现可以看出来。事实上通过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这里作者是紧扣“幽默”一词来写的,现实生活中的萧伯纳就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但是学生对幽默一词视而不见,一直认为萧伯纳太傲气了,这就形成了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上的偏差。这是课前所没预设到的,此时如果生硬地否定或者强硬地牵引学生理解萧伯纳的“幽默”,则很难达成。当时我灵机一动,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萧伯纳和小女孩玩得很开心。再引导学生想象他们在一起喂鸽子、讲故事等场面,学生便找到了第一段的“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很久”这句话,学生从中萌发出惊人的创新思维:萧伯纳太喜欢这个小女孩了,把小女孩当作朋友甚至自己的孩子了;由于他很高兴,同小姑娘玩了很久很久;因为时间太晚了,小女孩的妈妈肯定会责怪小女孩的,萧伯纳是在替小女孩着想呢,为小女孩晚回家找理由呢;他说话多有趣、多有意思啊!萧伯纳多幽默啊……
这是由于学生的理解偏差而引起的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借偏差,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相互碰撞,从文本内涵中品味出萧伯纳的幽默,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积极探索。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态度和在已有认知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将这种探究的过程转化为时效性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就能演绎成为师生一段全新的历程和体验。学生在自我创新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会感到成功与丰收的快乐,这往往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苗,在一次次创新思维的历练中,为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出现认知偏差是一种必然。教师一定要关注这种可贵的问题意识,要保护这种潜在的批判意识的雏形,要催发学生灵动的创新意识的生成。
[教例3]人教版第四册《绝句》
笔者在教学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一个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说‘两个黄鹂’而不说‘两只黄鹂’?”
学生这一问,我着实紧张了一下。我反问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要用“只”呢?学生说:一般情况下,说禽鸟类都用“只”,爸爸帮我查了辞海,我觉得用“只”更合适。我及时给予鼓励:“呵,你真会学习,善于发现问题,还积极动手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求学问的态度。”
“只”,原本作“隻”,现在简化了,写作“只”。《说文解字》:“隻,鸟一枚也。”由此可见,“隻”确实是用作鸟类的量词的,但我们也看到,鸟类的量词不仅有“隻”,还有“枚”。“个”是古代常用的量词,也可以像“隻”、“枚”一样来称鸟类的。语言是发展的。现代汉语中,量词非常丰富,譬如灯以“盏”论,纸以“张”论,笔以“管”论,书以“卷”论,刀以“把”论,等等。有的甚至专门化的趋势,正像这位同学讲的,禽鸟类是以“只”论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的,可以有多种说法,而“个”正是常用的量词。现代汉语中称竹竿,多是用“根”或“枝”作量词,可是古人也用“个”,《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古人有时甚至不用量词,直接在数词之后接名词,如《口技》:“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现代汉语里其实依然存在这种现象,譬如,笔也可以以“枝”论,书可以以“本”论,郭沫若还曾经以“匹”来论鸡,这可见其散文《鸡之归去来》,那鸡也是鸟类的。所以,古人用“隻”或“个”来论鸟,都是可以的。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来要求古人,让他们用现行的白话文来创作,那是不合宜的。
有的学生把“个”字换成“只”字对比读,感到用“个”字更加朗朗上口,节奏更明快。还说:听姐姐说古诗配上乐就可以唱,所以一定得顺口。可不是么,古诗就是讲求音乐美的,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这里教师和学生坦诚共享交流,平等互助,拓展了学习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批判意识。这里教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堂实施者,而应是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超越自我的引领者。我们相信学生以后再遇到有意义的问题,决不会盲从或放弃,学生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超越知识和技能的智慧,这恰恰是语文学科应该赋予学生创新的力量与源泉。
课堂上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牢固树立“容错意识”,正确对待学生的认知偏差,为学生的学习拓展一片片新的天地。尊重学生和科学,生成智慧和资源,超越文本和预设,发展学生和自我,让我们的课堂在学生认知偏差的对话中准确定位,充满情趣,碰撞创新思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迸发智慧的火花,不断培养其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创新能力,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