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本科(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主山塘边头东城初级中学)
我校地处新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是新莞人佼佼者的子女,综合素质较高;另一部分是村里的原住民,父母小学未毕业,自身求学目标也不明确,综合素质自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成为我常常思考的问题——究竟如何在城乡结合部的初中生中有效地开展全体参与的读书活动呢?如何才能在创建书香班级的活动中发挥好读书育人的功效呢?在近三年的教学活动和研究中,我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为了迅速让学生们自觉地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和生活需要,我在开学伊始的班会上就发动他们设计班级读书展示版、班级读书徽记、读书口号、读书之歌、读后感作文专用纸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要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班级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
学校也十分重视书香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每个教室、每条教学楼长廊都设计并布置了分门别类的名人读书格言、故事;每个班级都在德育处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创设富有特色的读书环境;图书馆前的长廊里还专门特设了“好书推荐”“我的读书故事”“读后感言”等栏目,让人耳目一新。我以学校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鼓励学生捐建班级图书专柜,让每个学生随时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对农村里来的孩子,我更是不遗余力地向他们灌输读书的好处和读书的方法。他们一进入教室,就能够感受到浓郁的读书氛围,逐步养成了进入教室马上阅读的好习惯。
读写结合的实践关键在于“写”。学生读的书多了,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自然就会把他们的见闻感受倾诉于笔端,形成个性化的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字。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多读有益书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好日记、读后感,以检验其阅读能力的发展状况。同时,我还注重强化过程性评价,使之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双管齐下,力图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的写作成果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一定规模的展示,将会帮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水平不理想的学生,每次习作后,我都将他们文中的闪光点在全班进行示范讲评,表扬他们的进步。
为给学生创设一个发展平台,展现学生作文的水平,学校的《南荷》杂志成为我重点向学生推介的文学刊物。作为文学社的指导教师,我非常注重利用好这个有利的平台,努力向杂志主编推荐学生的习作。每当新一期的《南荷》出版后,同学们看到自己或同学的作文,都会争相传阅、乐此不疲。
读书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因此,我注重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每学期初举行的“读书节”活动中,都会大力渲染读书的好处及对学生前途的影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东莞市政府在每年夏秋时节兴办的全社会“读书节”活动,则以各类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吸引着学生等各个阶层的群众投身到读书学习中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在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的同时,借助学校及东莞市的“读书节”活动,使课外阅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中,力求做到从课堂到课内,从校园到校外,全方位地带动学生的读书热情。
1.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在学生入学之初,我发动他们捐出500多册图书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其后,学生们又将自己收藏的书籍拿到班上参与“图书漂流”活动。时至今日,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范围广泛,既有科普知识、小说评书、历史故事,又有文学评论、人物传记、趣味幽默大全等。学生还自发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评比每周的“阅读之星”。
2.优秀手抄报评比活动。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每逢双月就要制作读书手抄报,通过报名、搜集资料、版面设计、美工书写、配图绘画等环节,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我要求大家紧扣读书主题,可以摘抄、写读后感,也可以进行创作,但布局要新颖、内容要丰富,力求图文并茂、字迹漂亮。优秀的作品,可以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展板上,供大家鉴赏学习。此外,我结合学校语文科组的一些活动开展主题手抄报比赛,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家长会展示版或学校门口的宣传栏上,让学生有更强的成就感。针对部分成绩差、作文感觉无话可说但是写字又比较漂亮的学生,我安排部分水平比较高的作文给他们观摩学习,让他们共同完成手抄报的选题、设计、抄写等工作。在这样的互动中,双方的写字艺术和作文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和互相促进。
3.“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结对助困活动。萧伯纳说:“我手里有一个苹果,你手里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人交换过来,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交流思想则不一样,我把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两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苹果”,我在班级中积极开展“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活动。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中来自农村的孩子,我有针对性地安排优生给他们推介好书,定期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基础性阅读,大力表扬活动中的积极分子。这一活动主要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其余学生在认真读一本书的基础上,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感受等方面向全班同学进行推荐,而后同学们对其进行评价。活动中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达到了知识相互传递的效果,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4.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原因。为此,我要求班上的学生每人必备读书笔记本,随时随地做好读书笔记和摘抄,每周完成一篇固定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栏目可分为题目、作者、阅读时间、雅词、佳句、读书感言等,旨在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注意欣赏故事情节而忽视语言积累的现象。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5.优化课内阅读。课内阅读其实是指导学生读书的一块最主要的阵地,如果能够提高课内阅读的效率,将直接影响读书活动的质量和效能。我立足于课堂45分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创意生成,有意识地在课堂中灌输“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实践、体验、交流活动中习得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
6.积极参与各类作文活动。本学期,由学校南荷文学社、语文科组联合主办的“我与读书”征文比赛活动顺利举行,我班的六位参赛选手热情高涨,发挥出色。这项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读书学习提高写作水平的热情。我还关注了东莞市的报纸和全国各地发表学生作品的杂志,积极为学生修改作品,向刊物编辑推荐佳作。经过努力,几位优秀学生的作品先后在《语文报》《东莞时报》《语文世界》等杂志上发表。
在我的努力下,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日益沉浸到读书的欣喜中去,不但丰富了知识层面,班级纪律和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在语文课堂上,大家争相发言,时时可见妙语连珠的现象;学生作文水平大大提高,精彩语段不断涌现,名人名言的巧妙运用如锦上添花,对事物的认识也日渐全面深刻。发生在这批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身上的可喜变化,证明了开展读书活动的有效性,也展现了他们全面发展的乐观前景。
参考资料:
1.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课题组《〈初中生读书指导序列化研究〉结题报告》。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3.岳乃红、王永《亲近母语书香校园》,《语文教学论坛》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