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茹(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往往发现,很多中学生在平时的口头表达时说得头头是道,叙述生动、有趣而又不失条理。可是一旦到了课堂上,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之下却又说不出来了。很多生动有趣、感情真挚、文采斐然的杰作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教师不敢“放手”,指导偏多、过细,使得中学生的思维自由和想象空间受到限制,导致中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程式化现象的出现,扼杀了学生烂漫无邪的童心、童真、童趣和童韵;2.教师要求过高,引导方式存在问题,评价方式单一落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学生写出的文章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
针对此种情况,《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由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等。因此,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敞开心灵的大门、吐露真情,教师的引导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其关键还是在于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解脱种种教条的禁锢,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写“从心窝里掏出来的真心话”(老舍语)。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放手”,用爱呵护孩子的“话语自由权”,让他们尽情发言。同时,教师还要潜心修炼内功,努力探索学习精妙的引导艺术,能够顺利地将学生内心深处的精彩故事引导出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中学生习作教学中“自由表达”的几种引导方法。
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倾听是了解学生思想的重要途径,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倾听需要专心、耐心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作为教师,要修炼好这门艺术,在课堂上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课堂沟通是双向互动的,我们不能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思想和知识,而要展开互动交流,学会倾听艺术。
教师不仅要悉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还要引导学生去倾听自然界的奇妙声响,捕捉创作的灵感,这也是作文教学的一条蹊径。刚上初一的孩子喜欢用直观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来进行思考。一些富有情趣的奇妙声音,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展开他们的想象。所以在一节作文课上,我就曾向学生发出了一系列的声音,使学生兴致盎然、想象活跃。经过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像山泉一样汩汩涌出……有的学生写雷雨到来前的景象,文笔清新流畅。
说是写的基础,只有说得生动才能写得精彩。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学生有两套语言系统,一套是“官方语言”;一套是与伙伴们交流的悄悄话,即伙伴语言。“官方语言”也就是大人腔,就是孩子们模仿成人的想法和表达方式而说的话,缺乏个性和童真;而伙伴语言则自由灵动、天真灿烂。作文教学,就是让我们将两套语言系统结合起来,先说出富有生动活泼的伙伴语言,再经过加工写出既生动又规范的书面语言。
要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通过多种说话训练方式,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语言积累,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所见所感。学生说得有条理、富有想象力,表达了真情童趣,就成功了一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营造轻松自由的说话氛围,让学生放松地说、尽情地说。教师要做到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对学生多表扬鼓励。其次,降低说话要求,让学生有信心、乐意说。适当时可插入讲故事或自编故事环节,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说与众不同的话,培养创新能力。还可以利用一些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如组织主题班会,说说“介绍我自己”或“班级里发生的事”等。学生的说话能力强了,写起文章来就容易多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离不开语言训练的量的积累,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自由表达便成了“无米之炊”。
语感是自由表达的基础,语感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读书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就越宽,知识面就越广,积累的习作素材也就越多。这样,作文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越自由。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采蜜本”,在阅读中把文章中的美词妙句摘抄下来,深入地感知文章的意境美、思想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丰富和神奇,储存进自己的语言库。并且定期组织“采蜜”评比汇报活动,分别设立“采蜜冠军奖”(数量最多)“慧眼识金奖”(词句美)“最佳创意奖”(形式最新),“兰亭奖”(字迹美)等,并把部分优美词句、诗歌用黑板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共享。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库存就会不断丰富起来,表达交流就会流畅起来,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初一学生表现欲、好胜心强,渴望被发现、被尊重。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灵性表达要用爱去呵护,及时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予以肯定。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也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被充分肯定的成功喜悦中,学生的表达才会达到最轻松、最自由的境界。
1.当面表扬。在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中,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要作出一定的反应,尽量多地予以表扬。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应多采用面批的方式,增加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把热情中肯的批改意见当面告诉学生。“你的语言真美!老师要向你学习!”“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修改一下就能发表了。”……这样的话语,像是一阵温暖的春风,抚在学生的心窝,令学生感到心旷神怡,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2.“彩霞”飞舞。初一学生是天真好奇的,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赞美符号。批改作文时,除了对学生闪光的好词好句予以口头表扬外,还要用符号予以确定,在那些闪光的词句下画上鲜红的波浪线,让绚丽的彩霞满本飞舞。另外,在文章结尾处,还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形象符号予以评价,如:画只金光灿灿的眼睛,赞扬学生精于观察;画个翘起的拇指,表扬学生文章辞彩华美;画张笑脸,表示这个句子很幽默,让老师感到很开心……
3.表情赞美。对于优秀的习作,教师在习作讲评课上,要及时地用恰当的表情来赞美,一个颔首、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幸福的暗示。学生渴望得到表扬,赞美的表情能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生引进自由表达的大门。
如何让孩子们乐于表达出自己的真情,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有首歌唱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是的,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鼓励学生尽情表达,表现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个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