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文言文教学原则略谈

2012-01-28 12:52朱春晓浙江省余姚市阳明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原则教学

■ 朱春晓(浙江省余姚市阳明中学)

文言文作品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典雅、简洁,内蕴丰富,起着传承文明的功用。中学教材所选文言诗文大多为古代文学作品之精华。但由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几乎为零,高中文言文的比例又占到40%。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使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文言文教学普遍流于程式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课文背诵。最终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丧失了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改善这一面貌,就得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那么如何培养呢?我们应先知道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文言文。我在班上进行了调查,85.3%的学生认为文言文十分难学,难以理解。不喜欢文言文的原因中,67%的学生是因为看不懂;24%的学生是因为总是要背诵,学习压力重;5%的学生是因为教师授课方法单调,没有新鲜感;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根本就没听明白文言课上老师究竟讲的是什么。根据调查结果,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把握几个原则。

一、亲近原则

为什么学生觉得文言文难学?大多数学生会说,文言文和现实生活实在是太不一样,违反了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形成的语言、语法习惯。要让学生习惯,就要让学生有机会,而且是有大量的机会接触文言文、认识文言文,对它们有感性的认知。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我在班上采取了几个办法。用文言文写班级主题词;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设文言文专栏,张贴有关文言文的内容;在班上举行与文言文有关的班队活动与知识竞赛。

初一这一年里,我除了在教室里张贴了“天道酬勤”的班级主题词外,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古诗文朗诵比赛;古诗文钢笔、毛笔字书法比赛;每日一词(每天语文课前,让一学生介绍一个自己新学到的或特别值得介绍给同学们听的古语或成语,并加以简单的解释);与古代名人有关的讲故事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大量地接触文言文,让大家觉得文言文就像一位经常来串门的邻居,非常亲近。

二、简单原则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的老师应让学生觉得入门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可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学过文言文,所以教师们抱着一种焦虑的心态使劲地教,总怕教得不够多、不够深。这么做显然违反了教育学上“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人掌握任何一种知识,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由易入难,由浅及深,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课文内容不能任意简化,我就从课外引入一些简短的文章给学生们看。比如:

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官曰:“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答曰:“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

有失牛而讼于官者,官问曰:“几时偷去的?”答曰:“老爷,明日没有的。”吏在傍不觉失笑,官怒曰:“想就是你偷了!”吏洒两袖口:“任凭老爷搜。”

像这样的文章短小精悍,文意简单,容易理解。我就在每周一的时候在黑板上抄一篇给学生们看,然后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告诉我,看到的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因为即使自己没看明白,他也会问别人这是什么意思,两三个学生一讨论,自然明白不过。当然,我不让学生一字一词地翻译,只要大意对就一概予以表扬。以后在上课中出现相同的字词,我再随便带一句,勾起学生的记忆。于是,学生在笑过之余,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文言文的修养。

三、积累原则

根据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要想文言文学习有成效,还要注重量。量靠的是平时,是积累。积累不可取巧,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我要学生们都准备一本文言文专用的笔记本,用来记录各种知识。每周一介绍的小文章,每天学生介绍的“每日一词(句)”都要求学生们记在本子上,还有每个单元教过的文言文,重要的解释、翻译,都应该记下来,早自修的时候组织大家读一读,大小考试之前,圈圈重点,看一看。学生们通过记录加深印象,通过平时多次的翻看,回顾品味,反复理解,培养的是文言文的语感。

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是容易遗忘的动物,要经常反复,才会达到永久性记忆的目的。所以,一面让学生记,一面让学生定时定量地进行反复,加强记忆,把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简单而机械的操作,恐怕培养不出什么兴趣。为了配合文言文的学习,我鼓励学生们用各种形式进行抄写(比如有时用竖排),也允许他们在本子上画些古色古香的插图。孩子们的兴趣比我想象中浓厚多了。而且,有什么乐趣会比掌握一门原本不懂的知识更强呢?

四、诵读原则

文言文的学习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自然离不开说。在平时“之乎者也”,自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要让学生们多读。

诵读分了几个层次:1.教师的范读。如果一个教师自身对这个知识没有兴趣的话,学生也不会产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多读,就得教师来带好头。2.学生读准。文言文在读的时候往往不如现代文那么方便,自然得经过正音这一环节。这一步很简单,却一定不可少。3.大声朗读。学生们读文章往往是声音很小,断断续续,全班几十个人,有时还不如老师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大。这是学生们缺少自信的表现,教师应鼓励他们大声朗读,声音应是越大越好,当然别喊。当学生们大声地读一篇文章或是一首古诗时,就是他们自信能读准、读好之时。在正式上课前,一定要达到这样的程度。4.快读。快读就是读得快。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一般是三到五分钟,让学生自由地口齿清楚地朗读,这种朗读的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5.美读。在课堂上分析过后,学生们了解了文章内涵,明白了主旨,就可以指导学生美读了,哪里重音,哪里略停,哪里长停,哪里应有怎样的感情。《童趣》应充满快感、《论语十则》则采用古时摇头晃脑的方法、《观沧海》应慷慨激昂……课堂上的学习不再单调,而是充满了感情、充满了快乐。

五、快乐原则

别让学生们总是在“将要考试了”“将要默写了”这样的压力下学习。压力有时会转化成动力,更多的时候则会变成不学习的理由。给点压力不如给点快乐、给点笑声,寓教于乐效果更好。

我所带的是一个寄宿生班,要上夜自修,有时作业少的晚上,我就让他们看看影视作品。比如央视版的《三国演义》,台词里有不少古代白话文,虽然与语文教材中的标准文言有一些距离,但它与古文的距离比现代文近多了,听多了也有一定帮助。常有学生来问我这句话、那个词的意思。有时,我也给他们讲一些历史故事。我家里有大量的历史书,所以能给学生们讲许多这方面的故事。讲的时候,我通常把古文翻译好,个别简单的就引用原文,这样既有真实性,又能起到增强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作用。

以上五个原则是我在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方面进行的初步尝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乐知者”,让学生真正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求知的动机,就能使学生竭力去学习、去追求,进而实现他们心中的求知理想,在文言文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才是适应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教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原则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