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泳洁 (江苏省无锡新区南丰小学)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番茄太阳》时有这样一幕:教学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学生的朗读不够理想。于老师捧起课文,开始范读,让听课教师如临其境、心潮澎湃。有教师问于老师:“为什么您的课会有这么感人的效果?”于老师说:“学语文,首先要把课文读好,朗读好才能走进课文中去,才能学好语文。”是啊,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去,教师自己首先要把课文读好。
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也曾说过,“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一句朴素的至理名言道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教者,上好语文课的先决条件——读好课文,今天就让我们从读好课文开始。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移动视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进入视野的庐山形象也就有了差异。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观察,给诗人的总是完美如画的感觉。同理,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教师通过多角度解读课文,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得到新的启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1.从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我们要让学生喜欢文本,首先要先问自己喜不喜欢。为此,我们应将自己视为一个普通读者,沉下心来细读文本,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形象、想进去、走出来、细品味,通过品析词句,让文章荡涤我们的心灵,敏感捕捉课文中的语言魅力,读出独特理解。
2.从作者视角,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蕴的载体。这种意蕴可以是一种情绪、情感、情操,也可以是一种理解、理念、理论;可以是一种直白,也可以是一种婉曲;可以是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可以是一己有限的心得,也可以是济世博大的胸怀……“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解读教材文本中来自作者的规定性。
3.从教者视角,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新课程对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脱离文本的问题提出了务本归真的要求,务本归真,一方面指的是要注重语文学科的本体,另一方面指的是要以文本为本。语文之本指的是语文学科本位。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指听说,书面指读写,因此,语文的根本也就是听说读写。我提倡“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手都要抓,不能因为“人文”而淹没了“工具”,也不能过分追求“工具”而忽视了“人文”。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对语文文字的训练扎实了,学生才能“钻”到文本中去,从而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精神上的修炼。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有所侧重。
4.从学生视角,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考虑把教材文本教给儿童,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教材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也才能遵循教学最基本的规律。
1.创设情境读,学生入情入境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既是一种语言的能力,又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投入感情、营造氛围。
如《荷花》的课文插图,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在随同我翩翩起舞。教学中,我配乐诵读,又通过对画面的渲染创设情境,使学生既获得了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不由己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水到渠成,学生图文对照,读出感情、读出赞美。
2.艺术花样读,学生百听不厌
一堂课只用一种形式,反复地读,孩子终究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保持极大的朗读兴趣,我努力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
如识字教学枯燥,教学“云对雾,雪对霜,鸟语对花香,山清对水秀”时,我带领孩子或击掌或叩桌,一组接一组,男生连女生,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念。当轻脆的击掌声、温柔的叩击声和着甜津津的童音送出古老而清新的韵句时,学生们早已把朗读当成了乐趣。
朗读还有更多有趣的方式,如改成打油诗、改成谜语、颠倒顺序等。教师精心设计,以艺术的形式让朗读花样百出。
3.原汁原味读,学生品味经典
教材选编的课文很多都是名家名作,为了贴近学生的语言,也为了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当然也有可能受篇幅或编排意图的限制,很多文章都进行了改编,或删、或换、或缩……教师要进行与原文的比较阅读,丰富课堂教学,打开学生的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阅读拓展成了一线教师指导课堂教学的基本观念。
1.补充材料
教学前,教师拓展阅读,这种拓展主要体现在有关背景材料的补充阅读、对一些名家名篇的点评性文章等。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很多学生对傣族的泼水节很感兴趣,但他们的心中又充满疑惑,傣族怎么会把泼水节当成“新年”呢?由于我自己预先已经阅读过相关知识,课上我给学生补充了泼水节的来历知识。课中,学生明白了相互泼水其实是祝福、是祈祷,是迎来一个吉祥的新年。他们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所需理解的文本内涵存在差距时,教师应适时有效地选择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障碍处进行拓展,将抽象还原成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整合信息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我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篇《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同一主题的材料时,就在不自觉中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顺利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丰满的性格特点,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3.铺架桥梁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例如,教《草船借箭》,便和学生一起读《三国演义》;教《三借芭蕉扇》,便和学生一起读《西游记》;教《草原》时,又和学生一起走向老舍。扩大阅读量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身先士卒的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