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编辑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2-01-28 10:39王宾王文萍
中国出版 2012年17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工作

文/王宾 王文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读者知识结构的改善和阅读视野的扩大,对信息传播的途径、速度、时代性和先进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互联网作为一个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开放式媒体平台,一方面为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2]在网络化、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信息的搜集、文字的编辑与校对、文化价值的传递等都出现了新的内容和特点,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及时转变观念,掌握最先进的工作技术和方法,还要善于从信息化的角度实现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顺应编辑工作信息化发展趋势,使编辑工作更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3-4]

一、编辑工作创新的内涵

创新力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远发展。对信息时代的编辑工作而言,创新同样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没有创新也就意味着没有发展与进步。

1.编辑理念的创新。编辑工作的创新,首先要体现在编辑理念的创新上,这主要包括编辑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构思策划等环节。在思维模式上,就是要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工作思想,构建出从读者到编辑、再到作者的思维模式;在价值观念上,要朝着同行业知名度最高的方向发展,引导时代思潮前进的方向,促进读者知识的创新和思想的升华;在构思策划上,则必须突出特色和风格,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和核心竞争优势。

2.编辑业务的创新。编辑业务的创新主要得益于多元化的信息编辑技术和编辑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借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资料快速、便捷的收集和查阅,有效缩短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的距离,进行更加自由和开放的交流。同时,编辑业务的创新,还体现在审稿、加工、校对等基础工作环节,能够有效提高编辑业务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使得编辑业务变得更加规范、有效,有助于工作质量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5]

3.编辑过程的创新。编辑工作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针对各个工作环节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编辑过程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对现在的编辑工作人员来说,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封面装帧、排版设计、印刷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善,这对扩大发行量和提升发行层次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4.编辑审美的创新。对很多传统媒体而言,编辑的创新不仅是理念和过程的创新,还是编辑工作输出高质量精神产品的审美过程。因此,对于网络环境下的编辑工作者而言,要结合自身媒体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创造美、知识美,激发读者对审美的兴趣和作者的审美情趣,从而实现编辑效能的有效提升。

二、信息化背景下对编辑的新要求

在信息化背景下,编辑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主动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并积极应用到编辑工作实务当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1.职业道德素质。“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包含着出版理论修养和编辑实务经验,它分别表现为职业追求、职业敏感和职业作风。”对编辑工作者来说,需要具备正确的职业追求,要把推动文化的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不断提高产品的传播效果为根本目的。在信息化背景下,虽然编辑借助现代信息手段能够开发出更具传播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随着出版业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以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复杂,编辑人员必须坚持公正廉洁、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具备强烈的职业敏感性,善于把握读者的心理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脉搏,为众多高质量产品的涌现奠定良好的基础。[6]

2.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编辑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但是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编辑人员忽视了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这显然不利于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产出,削弱了编辑人员对稿件的价值判断力和鉴别力,可能会导致高质量稿件的埋没。在信息化背景下,稿件的来源更加丰富,更加需要编辑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在审稿时严把政治关,这样才能促进文化产品综合影响力和服务职能的提升。

3.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编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搜集的方式和信息的来源渠道更加广泛,但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很难保证,需要编辑提高自身对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与鉴别的能力,选择那些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为己所用,创造出更具代表性的产品,实现更高的价值。

4.知识的积累。随着出版业信息化与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编辑工作者所面对的工作环境已经开始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加上网络数字化以及媒体联合传播的发展,需要编辑工作人员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与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的软件或编辑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编辑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7]

三、信息化背景下编辑工作新模式

1.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及时树立信息化意识。

目前,很多国内的编辑部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等基本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施,但是很多单位仍旧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只是停留在基本的业务层面,还没有推出传统产品的网络版或电子版。对此,出版单位应当根据发展的需要,及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编辑工作信息化和传统媒体网络化的认识,提高主编以及基层编辑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尽快实现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的转变和融合。具体说来,这主要需要经历“拷贝”“互动”“服务”三个阶段。在“拷贝”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将传统媒体资源上传至网络;在“互动阶段”,则是将资源上传网络的同时,确保内容的时效性,能够与读者进行有效的互动,拉近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服务阶段”,则是真正实现编辑与读者、作者、广告客户之间的有效统一,借助网络手段对各项内容进行整合并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很多期刊,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停留在“拷贝”和“互动”阶段,迫切需要树立现代化的信息意识,尽快实现向“服务阶段”的延伸。

2.实现编辑工作的编、排、校一体化。在传统的编辑管理模式下,作者只能通过传统的邮寄方式进行投稿,这样不仅耗时耗力,也增加了额外的经费开支。而在信息化背景下,作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投稿,这给编辑的接稿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便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直接交流。同时,在传统的编辑管理模式下,收稿、排版、加工和校对等工作都是相对独立的,缺乏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经常出现返稿再重新修改的状况,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编辑技术使得编辑工作的编、排、校一体化成为可能,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避免了各个环节之间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和失误,对优化编辑工作模式,实现编辑工作模式的创新是非常有帮助的。以期刊编辑的工作为例,在网络环境下,编辑部可以根据编辑的意图利用计算机进行直接排版,避免了因排版人员对专业不熟悉造成的错误,使得版面效果更加直观,同时有利于版面设计方案之间的比较,便于期刊编辑效果的优化。此外,借助期刊编辑编、排、校一体化,可以有效提高编辑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出版周期的缩短,提高产品的市场反应速度和价值传播效率。

3.创新媒体内容。借助网络数字化的发展,网络读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数字化、便捷性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必然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延续。这对网络环境下工作的编辑来说,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出积极应对,借助数字化媒体的建设,实现媒体内容的创新,更好地适应媒体发展的方向和读者的需要。对此,编辑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实现媒体内容的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能够对网络中收集的材料和信息进行有效、准确的判断,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媒体产品;要对产品的质量和知识产权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和产权纠纷;要对读者的意见进行及时的回复,做好网站建设,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和宣传平台。

4.熟练运用网络工具,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是异常丰富的,这在为编辑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严峻的挑战。对此,编辑工作人员首先要熟练掌握现代网络搜集和处理技术,例如收发邮件与传真、检索数字图书馆、下载和阅读电子文档等,同时能够利用各种网络搜索引擎进行网络信息检索和辨别,在提高信息检索效率的同时,增强信息检索的精准度和准确性。以期刊编辑为例,在信息搜集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以下目标信息渠道:政府机构下达的重要的文件和研究课题;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数据库;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主要文献;核心期刊或同类出版物的出版内容以及读者反馈的信息等。只有做到了对信息网络工具的合理运用,才能对稿件内容的价值和质量作出最准确的判断,提高期刊稿件内容的层次和市场影响力。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编辑工作领域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多加强对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及时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并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趋势,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采取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对传统的编辑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实现编辑工作模式的创新和更好发展,这样编辑工作人员才能使自身的工作技能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信息化背景下对编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更好发展。

[1]田蓉.如何充分发挥好图书馆信息中心传播的作用[J].新疆社会科学信息, 2004, (6): 8-9, 3.

[2]陈建权.发挥优势 创新模式 实现互动发展——浅析网络化时代纸质媒体发展与思考[J].中国地市报人, 2012, (1): 39-40.

[3]贺长文.计算机与互联网推动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变革[J].科技编辑研究, 2003, 15(1): 48-50.

[4]于洪飞, 朱四光.互联网时代编辑学和出版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J].编辑之友, 2001, (3): 35-40.

[5]吴昕.论信息时代编辑创新性选题识别能力的提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1(5): 170-171.

[6]李英, 殷利.信息化时代编辑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J].今传媒, 2011, (10): 109-111.

[7]任晶钰.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信息, 2007, (34): 14.

[8]林琳.信息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J].枣庄学院学报, 2006, 23(4): 127-128.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工作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不工作,爽飞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选工作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