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萍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市 100081)
责任编辑:陈静
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供给及运输问题是影响制造业供应链通畅的主要客观原因。以钢铁企业为例,铁矿石供给短缺会使其面临供应链中断的压力,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铁路运力紧张成为其供应链中断的另一重要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煤炭合同兑现率低,使钢铁企业生产遭遇电力供给不足的困境。同样,脆弱的电煤供应链随时可能引发电力行业的“电荒”也是一个严酷的事实。在天然气、乳品等其他行业,类似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克拉玛(Colema)等的研究表明,就全球而言,“意外事故、战争、恐怖袭击、罢工或破坏等影响供应链的人为灾害有增长的趋势”。[1]自然和人为因素都会对供应链造成负面的外界干扰,这些外界干扰常常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形成巨大的挑战,从而使其固有的脆弱性凸显出来。
1.关于供应链脆弱性的定义。我们所看到的关于供应链脆弱性的定义最早出现于2003年。特尼(Jüttner)等将供应链脆弱性定义为风险源和风险驱动因素的作用大于风险缓解战略的作用,从而造成供应链产生不良后果倾向的性质;[2]克里斯托弗和朋克(Christopher & Peck)将供应链脆弱性定义为供应链存在易受外界严重干扰而发生不利影响的性质;[3]宁钟认为,供应链脆弱性是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造成的对供应链可能的破坏的性质;[4]瓦格纳(Wagner)指出,供应链脆弱性仅仅是某些供应链的特点,它指供应链容易受到干扰而中断,从而引起损失;[5]陈倬、佘廉采取了特定区域的供应链,以城市物流系统为例说明供应链脆弱性是系统由于内在的不稳定性,对外在的干扰和变化(自然的或人为的)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城市物流系统容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坏,同时指出造成脆弱性的因素可能来自城市物流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等多个方面,有多种表征。[6]
瓦格纳在其2006年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对更为精确的定义,即“供应链中断是风险产生的导火索,它并不是供应链上最终损失的唯一决定因素。供应链易感性与环境有害性显著相关才是供应链脆弱性概念的准确表达。其基本前提是,供应链脆弱性来源于外部影响都发生的概率前因以及供应链中断的严重程度”。[7]
2.关于供应链脆弱性形成的原因。关于供应链脆弱性形成的原因,马腾·凡·德沃特(Maarten van de Voort)等指出,如果国家开放度和全球化程度高,供应链的复杂性便随之增强,如海上供应链很容易受到恐怖主义和其他不安因素的影响;[8]宁钟提出,影响供应链脆弱性的因素,一是当前供应链运行模式注重效率而非效力,二是供应链的全球化趋势,三是生产分销的集中化,四是外包生产日益盛行,五是供应商数量缩减,六是需求波动,七是供应链成员间透明性和控制措施的缺乏;[9]海伦·朋克(Helen Peck)分析了供应链脆弱性的驱动因素,从价值流、基础设施和资产、组织网络和环境四个层面探讨了脆弱性的来源;[10]克拉玛等的研究则表明,意外事故、战争、恐怖袭击、罢工或破坏等影响供应链的人为灾害的数量有所增加,指出了供应链脆弱性的外在动因;[11]大卫·波各塔和马瑞加·波各塔(David Bogataj & Marija Bogataj)认为,全球供应链正在受到供应链职能僵化和供应链效率降低的干扰;研发和制造业外包层次的提高、供应商网络容纳能力的扩大、新技术的应用、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瞬息万变的客户喜好、市场的国际化以及生产的扩大等原因使得现在的供应链比过去更加复杂,因而供应链更加脆弱;[12]陈长彬、缪立新从产品的来源去路方面指出,供应链脆弱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注重效率、业务外包的趋势、全球化的影响、集中生产和销售、供应商数量的减少、需求的频繁变化以及缺乏可视性和缺乏信心等;[13]刘彦平结合供应链整体性质剖析了供应链脆弱性的根源,说明它来自于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还提出,供应链管理的精益化趋势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首先,精益化管理对时间和快速反应机制的要求更加严格;其次,供应商管理制度的演化也使得企业的供应商数目越来越少,供应商本身受风险影响的结果同时会影响到企业自身;再者,物流外包趋势的演进,导致供应链上的成员数量越来越多。二者的结合就导致了供应链脆弱性问题的产生。[14]刘菲认为,供应链成员间的过分依赖、大量的外包、供应商数量的剧减、产品的多样化是供应链脆弱性的驱动因素。[15]
3.关于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供应链脆弱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基于脆弱性的形成原因。
我们所看到的与供应链脆弱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有关的文献是尔比诺和葛茹威力(V.Albino & A.C.Garavelli)的研究,他们使用干扰事件、绩效损失以及事件和损失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即在已知发生时间的干扰事件和随机发生的干扰事件影响下分别分析供应链系统的灵敏度,从而评价其脆弱性。[16]而埃德蒙·普拉特、马库斯·贝何、迈克尔·阿兰·史密斯(Edmund Prater,Markus Biehl,Michael Alan Smith)指出,外部供应链的脆弱性由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程度决定,同时他们运用五个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供应链风险因素(如地理因素、供应链覆盖度、环境因素及供应链运输模式和速度等)进行控制,改变供应链复杂程度,调整供应链复杂程度,实现供应链敏捷性与复杂性的最佳协调。[17]在二者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基于更广的角度和范围,将对供应链脆弱性的研究拓展到行业领域和多个层面,提出了“3P”管理原则,认为正确处理供应链脆弱性问题的理念(Philosophy)需要依据特定行业的文化、结构和商业驱动力而定,进而提出了供应链脆弱性的管理原则(Principles),并在战术层面上提出预防和应付破坏需要一系列的行动,而正是这些行动构成了风险管理流程(Processes)。[18]在专业化供应链角度,保罗·巴纳和理查德·欧若图巴(Paul Barnes & Richard Oloruntoba)选取海上供应链作为切入点,并利用这个特例分析整个供应链的特点,认为港口之间、海上作业和供应链之间交互影响的复杂性造成了脆弱性,而它需要进行的分析超越了其结构方面的要求,带来了很大的管理挑战,同时他们阐述了港口和整个供应链网络脆弱性新的分类计划。[19]
海伦·朋克在交互式生产系统供应链概念模型中引入网络理论和复杂系统观点,提出进行多角度、四层次的分析,即产品或工艺的价值流、资产与基础设施的依赖关系、组织和组织间的网络、社会及自然环境。[20]大卫·波各塔和马瑞加·波各塔应用仓储量与运送量之间的联系,结合投入产出表,为保证量纲一致,使用动态净现值的方法,通过前项和后项关联关系,确定供应链结合的薄弱环节,从而预测出供应链的脆弱点。[21]斯蒂芬·瓦格纳和内克鲁·娜沙特(Stephan M.Wagner & Nikrouz Neshat)利用图形建模,首先寻找图的节点,结合统计方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供应链脆弱性(即图的节点)主要驱动因素(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 Drives,以下简称SCVDs)的赋值;其次,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SCVDs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和强度),根据存在相互关系的要素,建立连线,构成边,基于强度确定图形的权重,得到加权有向边的方向和值,得出加权有向图;再次,计算出其对应的邻接矩阵,计算出其永久值(永久标记),从而得出供应链脆弱性指数(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 Index,以下简称 SCVI);最后,比较不同行业或企业的SCVIs,确定其脆弱性程度的高低,比较不同时期(如风险缓解战略实施之前和之后)的SCVIs,确认策略是否有效,如果存在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22]刘林构建了脆弱性分析模型,提供了一种分析破坏性事件发生概率与后果严重性的框架,竖轴代表破坏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横轴代表破坏性事件影响的严重程度,然后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重要性的乘积进行分类,分别归于模型中的四个象限。其第一种方法是对冲击事件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如地震、飓风、罢工及人为破坏)。第二种方法是列举冲击后果(如减少的生产能力、关键部件的短缺和严重的运输中断)的大小。按照排列组合规律,在坐标系中对各个概率危机事件进行定位,从而确定高危事件,进而确定企业最薄弱的点,按照此理依次确定并解决企业各个脆弱点。[23]
4.关于供应链脆弱性的应对措施。易海燕、叶怀珍在分析供应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供应链的再设计、供应链上合作与供应链敏捷性的提高,构建弹性供应链,从而达到降低供应链风险的目的。[24]刘彦平认为,实施供应商早期参与、加强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等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供应链脆弱性的降低。[25]刘林分析指出,通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加强企业之间的安全性合作,构建企业供应链的灵活性,即提高替代能力、实施延迟战略、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建立富有灵活性的企业文化,来降低供应链的脆弱性。[26]黄尚海认为,当前企业面临一个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环境,供应链每时每刻都有中断的可能性。打造一个充满柔性的供应链,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提高一个企业供应链的柔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即降低供应链的脆弱性和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而且还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此外他还指出,无论是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还是企业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构建一个稳健的信息系统对于提高供应链柔性都显得至关重要。[27]
对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性总结的目的在于,为今后的工作理清思路。我们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到目前为止,有关供应链脆弱性的研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1.形成原因的分析有待深入、系统。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供应链脆弱性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有价值的分析,但由于供应链脆弱性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总体上看各种因素考虑尚不全面,其系统性和完备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2.形成原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比较缺乏。关于供应链脆弱性形成原因以及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各自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但针对脆弱性形成原因而进行的相应契合度较高的有关脆弱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没有看到。这就是说,从整体上讲,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脆弱性应对措施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供应链脆弱性的研究相对较晚,文献较少,如果说有关供应链脆弱性定义、形成原因、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有了初步进展,那么针对形成原因所进行的关于脆弱性应对措施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具体行业供应链脆弱性应对措施的提出,更多还需要根据我国各行业的具体环境作出正确判断,特别是对影响面大且近几年问题多发的钢铁、电力、天然气、农业等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4.针对实践中热点问题的研究甚少。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实践中因供应链脆弱性而导致的严重危害时有发生且影响深刻,但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具体研究却非常缺乏。
供应链是企业最直接的生存环境,供应链的脆弱性会导致供应链的中断。供应链脆弱性的研究历史很短,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而且非常艰巨。根据上述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而进行的相关研究是今后有关供应链脆弱性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完成的工作。
[1]、[11]Colema.L..Frequency of Man-made Disasters in the 20th Century[J].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6,14(1):3-11.
[2]Jüttner,U.,Peck,H.,Christopher,M..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Outlining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3,6(4):197-210.
[3]Christopher.M,Peck.H.Building the Resilient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4,15(2):1-13.
[4]、[9]宁钟.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原则[J].中国流通经济,2004(4):13-16.
[5]Stephan M.Wagner.Supplier Development Practices:an Exploratory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6(40):23-28.
[6]陈倬,佘廉.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816-821.
[7]、[22]Stephan.M.Wagner,Nikrouz Neshat.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Supply Chains Using Graph Theory[J].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26):121-129.
[8]Maarten van de Voort,Kevin A.O'Brien."Security":Improving the Security of the Global Sea-container Shipping system[M].Rand Corporation,2003:8-9.
[10]、[20]Helen Peck.Drivers of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An Integrated Frame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5(4):210-229.
[12]、[21]Bogataj D.,Bogataj M..Measuring the Supply Chain Risk and Vulnerability in Frequency Spa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7,108 (1-2):291-301.
[13]陈长彬,缪立新.不对称信息下供应链节点企业激励契约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09(11):45-48.
[14]、[25]刘彦平.供应链脆弱性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世界,2009(11):104-106.
[15]刘菲.供应链脆弱性驱动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0(5):14-15.
[16]V.Albino,A.C.Garavelli.A Methodology for the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Just-in-time Produc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5 (41):71-80.
[17]Prater,Edmund,Markus Biehl,Michael A.Smith.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Agility:Tradeoffs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Uncertain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823-839.
[18]钟波,谢挺.供应链系统的脆性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0):443-445.
[19]Paul Barnes,Richard Oloruntoba.Assurance of Security in Maritime Supply Chains:Conceptual Issues of Vulnerability and Crisis Manage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5:519-540.
[23]、[26]刘林.企业供应链的脆弱性分析及应对策略[J].企业导报,2010(7):62-63.
[24]易海燕,叶怀珍.弹性供应链的构建原则及框架设计[J].商业时代,2008(13):18-19.
[27]黄尚海.提高供应链柔性途径研究[J].物流科技,2010(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