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荃王莎
(天津大学团委,天津300072;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天津30014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重要纲领性文献,是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总动员令,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意义。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其内部的文化体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级团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活动的创新形式。高校共青团组织是联系高校青年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极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承担着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任。新时期如何使校园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繁荣的整体需要,使社会文化更好地引领与带动高校校园文化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繁荣局面,是新时期摆在各高校共青团工作面前的重大创新研究课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群,是一种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反映青年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共青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文化则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相比较来看,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局部类文化的范畴。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1)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范围不同。校园文化表现于学校内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领域中一个局部的特殊文化形态;社会文化是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一般文化。(2)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活动方式、活动产品不一样。校园文化活动方式主要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及其环境;社会文化活动方式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活动产品,同其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等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达到新的境界。社会文化的活动产品,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且物质产品是其基本的产品。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间的联系,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包含校园文化。因此,一般讲,两者的关系,既有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性质,又有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通、个性与共性的性质。综观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社会文化占主导地位,校园文化具有从属性。
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虽然是构成社会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子系统。这个系统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而社会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系统十分重要的输入来源,而且这种输入也不总是强制性的,校园文化总是要主动地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对其有益、能为其所用的东西。校园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它的发生、发展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规定。例如:社会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部分工作的主导方向、发展目标等;同时,社会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源泉,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脱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园文化能给社会文化以丰富的营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不管它们如何相互渗透,都是在二者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从这两种文化形态各自的主体来看,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含自己的对立面于自身,都不能把外在的对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对立。
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向外辐射、输出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出的人才对社会文化的参与和影响来实现的。校园是知识和智力的密集区,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也是新文化的聚集和发散地,校园文化的传播和扩散直接面向社会,对社会文化发生影响。高校师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能够更快地接触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他们的思维个性、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在整个社会中都属较高层次。因此,以高校师生为主体构建的校园文化往往要超前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成为社会文化的先导,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校园里的一些思潮有时会成为社会思潮的预演。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这是因为校园文化着眼于未来,教育的超前特征和教育面向未来的要求,规定了校园文化的超前性发展。校园文化的最终成果也会随着大学生的毕业而输出给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成为发展社会文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当然,校园文化在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中,一方面使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从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使校园文化充分展现自身的这种先进性和优越性,增强了校园文化开拓进取的力量和信心。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其运动过程中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阻碍。其根本原因有:(1)校园文化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文化的需要,社会文化迫切要求校园文化做出相应的重大改革,否则校园文化就对社会文化形成阻碍。(2)社会文化对相对先进的校园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强烈要求改变社会文化的现实状况,而社会文化如不作相应的变革,社会文化就对校园文化构成了阻碍。
文化的大繁荣并不是指哪一种特定文化的高速发展,无论是校园文化或是社会文化,一方的急剧发展将势必导致对于某种个体文化现象的理解偏误。如何找到两者之间可持续地良性互动式发展,这也是处理好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繁荣的关键。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特质,即坚持校园文化向社会文化的开放性,这也是构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首要契合点。
坚持文化的开放性不仅是文化发展本身的要求,更是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长期以来,有着“象牙塔”之称的高校相对封闭,与社会隔膜。这种隔膜既有地域上的隔断,同时也有文化的阻碍。这种现象与文化的开放性不符,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打破校园的封闭性,树立开放性的理念,建设开放性的校园文化。同时,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趋势不断加强,保持开放性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输入来源,如果不保持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校园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坚持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才能让校园文化适应社会环境,不断扩展校园文化的内涵,保持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大力培养高校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的内部竞争力也是构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共同繁荣的另一个契合点。校园文化软实力就是一个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已经成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方面必须在校园文化的目标定位、方向选择及特色品牌的塑造等方面下工夫;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因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规定着校园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果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能够通过高校走向社会,那么社会将会进一步优化这种高校文化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各种实践平台把高校核心的价值文化进行传播与复制,进而影响辐射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同时,社会中的文化实体也将反作用于高校的核心文化,对校园文化以不同形式向社会的输出进行现实意义的指导和辅助。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打造两者之间的第三个契合点。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融科技与文化于一身的新的文化形式,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网络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文化的建设对于学校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文化在推动人的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青少年占据了网民的很大比例,这一群体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并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充实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内容,净化网络文化空间,加强网络监督、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内容分级制度等,保证网络文化的纯洁,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文化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
保持社会文化的整体繁荣和发展,需要使各种领域的文化意识形态始终符合目前社会环境所共同营建的和谐氛围。这种和谐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拓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为人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文化系统。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厚实基础和精神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永动不竭的理论源泉与现实指导;而社会文化则更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凝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发展轮廓。因此,笔者认为,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应更多地关注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剖析与创新,只有二者形成促进式的发展,整体的社会领域文化才能够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上达到充分的繁荣。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要充分做到传统文化精髓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领域的普及与深化,可从以下五个具体方面加以落实。(1)现代化。主要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国的文化瑰宝。(2)生活化。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成为日常生活规范。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以及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3)社会化。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4)教育化。使中华文化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内容。深化校园活动理念,做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都应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可在全国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5)网络化。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校园文化的各类活动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并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而实现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繁荣无疑对这一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文化支点。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也就是使人能够向着完善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而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高校走向社会,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补和互动,可以使学生人文素养更好地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直接地面对社会问题,更真切地体验道德困境,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而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互补则有利于解决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的问题。(2)高校走向社会,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使得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生活是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土壤,应该在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人文情感以及人文感悟的能力。这样的过程更容易成就大学生的整体人格,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3)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和互动,也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和谐校园是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和谐校园的构建必然要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基础。而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包含校园文化内部各系统的和谐,也包含校园文化自身这个系统与社会文化这个大系统的和谐。只有超越了传统校园文化的狭隘偏见,将校园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大文化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构建起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校园文化,也才能够在和谐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