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琦
(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北京100089)
到2012年,中国共青团已经成立90周年了。值此纪念建团9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做好当代共青团的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尤其是这个世纪初叶的历史,更是令每个中华儿女刻骨铭心。那时,八个国家的侵略军肆虐京城的屈辱以及随之而来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沉重地压在中国人的心头。虽然1911年的辛亥革命曾经给危机四伏的中国带来了一丝光亮,但是很快就被军阀混战的硝烟所淹没。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只能背负着三座大山,在漫漫的长夜中,蹒跚行进。十月革命的炮声,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新的思想武装。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发起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城市——上海,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为了在青年中挑选和培养党员的后备力量,陈独秀指派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施存统等8人正式发起建立,随后,在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青年分别在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吹响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号角,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从此走上了与共产党一起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程。
在青年团一大召开的时候,中国工人运动已经形成第一次高潮,因此青年团正式成立后,立即带领各地的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之中。在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二七大罢工中,青年团员和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长沙的青年团员黄爱、庞人铨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早为工人运动献身的烈士。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青年团马上于8月20~25日在南京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明确宣布,坚决拥护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青年团要努力协助中国共产党做好推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工作。大会闭幕后,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团员和青年参加帮助国民党的改组工作,选派团员和青年共产党员到黄埔军校和农民讲习所学习。1923年10月,青年团创办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党、团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和与各种错误思潮开展斗争的主要阵地,因此深受广大革命青年的喜爱,被誉之为良师益友。1925年1月26~30日,青年团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贯彻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青年运动决议案》,动员全团准备迎接中国革命的高潮。这次会议发表的《大会宣言》郑重宣告:我们决议不再使用“以前那种不甚恰当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名称”,青年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在此后的斗争中,与中国人民一道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展开了英勇的大搏斗,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此后,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共青团组织带领团员和青年勇敢地加入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战斗行列中,青春的战旗在土地革命时期高高扬起。1946年8月26日和9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两次召开工作会议专门讨论关于建立青年团的问题,最后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通过试点,取得经验,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提出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青年团组织。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重建中的青年团组织于1949年4月正式建立。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青年团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团跟随党开始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跟随党一起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同时开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工作。尽管这个历程充满艰辛和曲折,但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青年团组织向全国各族青年提出“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口号,引导青年从祖国工业化大局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投身工业建设。莽莽荒原立井架,翻山跨河寻矿苗,一代青年在新中国最初的建设史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荣业绩。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12年内绿化祖国的号召,青年团组织起数以万计的造林突击队,绿化了大片荒山荒沟,用青春的汗水让祖国大地披上绿装。1954年1月,在北京苏联展览馆工地上诞生的青年突击队,经过青年团的倡导,迅速出现在各地各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面前。青年突击队活动自兴起后,历时近半个世纪,长盛不衰。为了促进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得到持续发展,青年团还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发展文化建设事业。青年团动员青年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组织青年团员建立青年扫盲队普及文化教育,带领团员青年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广大团员青年在团组织的带领下,以饱满的热情和青春的活力,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清新的气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共青团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明确提出,团作为党的助手,就要下定决心,排除干扰,毫不动摇,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重心,为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加强我国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而竭尽自己的全力。为此,共青团要求广大团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做到实现指导思想上的转变,切实把共青团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0世纪80年代初,共青团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争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为口号,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青年为四化贡献青春,共青团开展了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组织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在各自岗位上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发展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做贡献,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做贡献,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共青团先后通过在农村广泛开展青年“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发起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希望工程”活动,广泛深入推进“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文明号”活动、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以及实施“青年创业计划”和“人才培训工程”等一系列活动,以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国、奋进、创新、奉献”的精神内涵,引导全国各族青少年在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要求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青年利益代表者的职能,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做好代表和维护青年权益的工作。确定共青团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地位,用法律赋予其对青年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是共青团发展、生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根据这种客观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结合客观实际,积极争取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循序推进青少年立法工作和政策配套工作。1987年8月,团中央成立了青少年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用两年多的时间,拟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89年12月报国务院审议,1991年9月获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1992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证,也为共青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这部法律的颁行是中国青少年工作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的标志,对于共青团增强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观念、提高广大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给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共青团提出了“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社会全面进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工作思路,强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发展是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基石和依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充分体现,同时也要注意把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服务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展各种活动中,既要抓住根本,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又要关心青年的思想,了解青年的愿望,贴近青年的实际,千方百计地为青年成长成才解决实际问题,在服务青年中使团组织真正成为青年的贴心人。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共青团在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及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中国青年团自建立以来,始终担负着为党培养新生力量和向党输送新鲜血液的任务,并以此体现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性质。改革开放开始后,共青团十一大明确把“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简称“推优入党”)作为团的基层组织的一项任务写入团的章程,使这项工作成为团的基层组织的一项工作任务。在党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这项工作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确立了这项工作总体目标。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共青团的建设与发展,是党缔造了青年团,并且领导共青团踏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使之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党中央就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团的建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党中央则明确提出了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要求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团的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青年始终是一支生机勃勃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共青团工作也紧紧围绕履行团的根本职责,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国内外诸多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政府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出发,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号召,同时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展示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地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1]同时他还对青年寄予了深切的希望,他说:“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2]
在这样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共青团工作和建设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诸如如何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如何找准服务青年的切入点,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如何从青少年普遍性的维权诉求入手,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如何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团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如何加强培养锻炼,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扎实、本领过硬的团干部队伍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共青团组织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适应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顺应广大青年的期望和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要求,共青团必须切实针对上述突出的问题,积极推进团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工作,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应对经济和社会变革对团的组织建设带来的挑战。
第一,切实加强共青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注意发挥和体现共青团的“学校”性质。在共青团90年的发展史中,曾经经历了由信仰不统一到统一的发展阶段,共青团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思想和理论上的统一是共青团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根本保证。因此,当前一定要从与时俱进的要求出发,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带领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跟党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注意体现共青团的群众组织特性,摒弃共青团工作中的“官”气和行政化倾向。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助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作的经历,给共青团工作带来许多行政化的倾向,并且由此滋生了共青团工作中的“官”气。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个问题虽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并未得到解决,以至成为影响共青团自身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个因素。因此,当前共青团要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使共青团的群众团体性质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三,切实做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团的独立活动,扩大团的影响,增强团的吸引力。开展活动是共青团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共青团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就是通过开展活动和在活动的实践中实现的。诚然,共青团在当前可以通过为青年办实事来增强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开展团的独立活动与为青年办实事是一种相互包容的关系,只要我们不是出于展示组织者政绩的目的,而是从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出发去组织和开展活动,就能够收到为青年办实事的效果。因为青年的成长需要锻炼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我们举办的活动恰恰就能够构成这样的平台,从而使得团的活动能与青年的兴奋点和需求相契合,使青年参加团的活动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
第四,共青团干部要加强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培育良好的工作作风,逐步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共青团的实际工作中,共青团干部承担着重任,这就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良好作风的形成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力的加强,这对于做好本职工作和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团干部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自觉地从这些方面进行努力。
[1][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