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光美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08)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社会转型期,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当前,职业指导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缺乏,严重影响着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质量与水平,迫切需要开展科学有效、系统全面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加强职业指导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不断优化高等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及其工作机制。
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人职匹配理论认为,个体的特性与职业的需求越相一致,就越有助于激发个体的潜能和提高工作的成效,从而达到个体成才与职业发展的双赢目标。人职匹配理论作为职业指导的基础理论之一,对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职场生活和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进一步明确大学阶段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为更好地规划大学学习生涯和适应未来职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指导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形式多样,对于大学生开展职业意识、职业品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涵盖了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体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职业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清醒认识学习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帮助学生根据将来就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1]。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构筑科学、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并不断提升职业意识、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指导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开始渗透或融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开展、社团活动中。职业指导已经超出了传统就业的范畴,更加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同时,职业指导也更加强调经济学、管理学、科技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以及决策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应挫能力等就业能力的锻炼与强化。
职业指导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这种思想更加强调个体的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更加注重个体职业生涯的长期性、稳定性以及人尽其才,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暂时或短期的就业。目前,职业指导尚未引起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还只是针对大四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部分高校虽有针对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但这些课程都只是简单的讲授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知识,导致学生对职业指导缺乏全面化、系统性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职业指导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表现为职业指导课程仅作为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尚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或培养体系,缺乏统一规范、指导性强的教学大纲和系列教材,以及课程内容和开课时间随意性强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定背景下,以就业率等指标为主要衡量标准、以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提高高校的社会知名度、争取政府公共教育投入和吸收社会投资、吸引高质量的生源等,都有直接的影响[2]。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将职业指导作为关乎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把大学生就业问题置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对人才培养和职业指导进行准确、系统定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其就业也在市场作用下显得更为灵活,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创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不断提升,这种变化对高等院校职业指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职业指导机构力量薄弱、人员不足、经费缺乏,软硬件条件滞后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需求,同时指导人员琐事繁多、职能混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实施和深化。此外,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也是职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软肋”,在高校中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职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水平要求①参见卢冬冬:《普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高等院校应当独立设置以职业指导、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服务为中心的职能部门,并从人员配备、资金投入、设备配置、办公环境等各方面予以优化、保证,加强职业指导相关人员的培养与培训,从机制、体制上保障职业指导的专业化、长效化和最优化运行。具体而言,高等院校应当设立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和领导小组,各学院、系部成立管理机构和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遴选优秀人才、专业人士作为职业指导教师,结合“导师制”、“辅导员制”等方式,深入学生班级开展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使得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均有专业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专职从业人员、专任教师几乎是非专业化人员。普遍表现为学历层次低、职称层次不高、理论研究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同时,他们还承担着部分行政管理工作和其他教研工作。另外,许多高校职业指导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教育背景、专业培训及实践经验,无法实施系统的职业素质测评及其相关干预,其工作仅局限于讲解职业指导的基础内容和理论知识。应该看到,人员配备不足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职业指导的有效运行和长远推进,成为职业指导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我国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指导人员培训与配备的重要性,完善职业指导专业人员遴选、考核办法,持续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为职业指导专业人员开展工作及提升水平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或实施方案,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应当组建由校领导、管理人员、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的职业指导队伍,建立健全科学、系统、有效的职业指导专业人员培训、培养制度,定期开展校内培训,不定期选派职业指导专任教师、工作人员前往校外进行交流、研讨和培训。
目前许多高校局限于单一性职业指导,这种状况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就业稳定、创业开展和职业发展。我国不少高校的职业指导仅仅是在传达法规政策、发布就业信息、传授面试技巧,没有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职业规划等高度与角度考虑,忽视了职业指导的长期教育功能,这样的职业指导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指导。职业指导是一项包含职业观念树立、职业素养培育、职业知识传授、职业技能锻炼等内容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一个职业更迭加速的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决策意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实力才是21世纪的高校职业指导重要内容所在[3]。只有改变单一的职业指导形式,不断充实、丰富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问题。因此,应该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出发,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模式,挖掘职业指导的实质内容与本质要求,通过模拟实践、专业实训、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顶岗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评、规划,开展职业选择与定位,由此不断调整、修正、优化职业目标,从而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开展的有机结合。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进行就业动态、学生档案、户口迁移等管理和服务,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就业讲座。但是这些内容更具普遍性、缺乏针对性,而且多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指导,没有为毕业生提出“量身定做”的方案和做出个性化的辅导,职业指导的个性规划型教育缺乏。在职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应当根据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品质、职业特性、职业意识等个性特征,以及不同的阶段、专业、学历、目标、性别、背景、地域,构筑个性化、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教育体系,以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指导、生涯规划、就业准备、创业活动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力促大学生个性化与职业化需求之间的最优匹配。同时,牢固树立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指导,建立个性化、人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职业指导作为一项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具备多学科理论知识和职业测评、商务礼仪等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技能。这一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参与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因此高等院校职业指导需要充分调动校内外人员与资源。校内方面,上至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管理干部,下至辅导员、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社团组织,都应当参与到职业指导这项系统的工程中来,成立相关领导小组,深入班级开展“一对一”的导师帮扶活动,全体教职员工“认领”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校外方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就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兄弟院校、家庭、校友都可以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做出贡献,通过政策解读、形势探究、行业分析、产业研究、经验借鉴、资源共享等方式,服务于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共同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形成全员重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于将毕业生“送出去”,而未能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作为首要因素进行考虑,对学生的跟踪服务、生涯规划、职业指导等工作,开展得不够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实际上,职业指导不应局限于帮助大学生就业,而应该延伸到其职业发展。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迫切需求,使得高校认识到开展全程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迫切性[4]。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按时间顺序将大学四年分为职业探索期、职业定向期、职业准备期和职业安置期,大学一年级侧重专业与职业前景教育,大学二年级引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大学三年级指导学生将职业规划、未来就业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大学四年级要根据其特点加强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同时,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跟踪服务,根据其就业情况反馈,及时调整、优化职业指导模式和就业指导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德国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回炉制”,对于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部分毕业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召回,有针对性地进行短期培训,经过再加工、再学习后重新进入用人单位,这一点很值得我国深入借鉴。我国高校应该深入、持续地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发展前景,及时进行人才“回炉”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创业教育作为“第三本教育护照”,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职业指导教育向促进创业型教育转变的体现与载体,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与学术型教育、职业性教育并列为“三本教育护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推广“创业教育”是创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高等教育责无旁贷。高校在创业教育具体实施上可通过开设系统创业课程、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设创业指导讲座、建设创业孵化园、设立毕业生创业基金等方式,积极营造创业的浓厚氛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在高等教育改革、市场经济发展、就业压力巨大的形势下,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越来越趋向于鼓励、支持、扶持大学生创业,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创业教育由此成为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因此,高等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同时,要将创业教育纳入职业指导体系,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完善、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着力培养职业型与创业型的现代化人才。
[1]郭玲玲周 伟:《高校职业指导的改革与实践》,载《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18期。
[2]孙艳莉:《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职业指导探析》,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胡 华:《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
[4]李向明:《高校职业指导系统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