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服务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2012-01-28 04:24陈晶环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志愿公民现代化

陈晶环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94)

一、社会参与是现代化进程对公民的要求

社会参与不是一种从来就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实质上说,是现代化进程对公民提出的必然要求。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了巨大社会变迁的过程,一旦这种过程开始,便会以一种自我强化的进程,渗透到所有的生活领域。现代化带来了一种关于变迁与创新的强烈意识,而这种变迁与创新是与人类社会进步的观念相联系的[1]。

1.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这场工业革命是以大机器工业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程。以技术为动力的工业革命对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常来说,对现代化进程的划分是以三次技术革命为标志的。

第一阶段: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萌发阶段(17世纪中叶~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以煤和铁作为物质技术基础,从纺织部门逐步扩散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府成为各国政治空间和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这一阶段,市场的力量并没有完全形成。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空间扩大阶段(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和钢铁。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拉美和东方地区对现代化开始进行艰难且积极的回应,“西化”特征鲜明。市场的力量在西方国家对外扩张掠夺中逐渐发展壮大。

第三阶段:现代化实现全面扩展阶段(20世纪初期~21世纪)。现代化第三次浪潮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转向有调节的、技术性和知识性的经济发展方向,第三世界地区也逐步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现象的出现,以及民主意识的觉醒,促进了社会概念的产生。市场成为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管理空间,可以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角落不被现代化浪潮波及。

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现代性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在其是否具有现代性。具体说来,现代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独立化[2]。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深化,社会的概念愈加为公众所熟知并认可。与政府和市场的主体不同的是,任何个体都是社会的主体,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政府和市场进行互动。

2.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虽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并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却是史无前例的。纵观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救国之路。近现代史上,自救式的现代化在曲折和艰难的道路中前行。新中国成立之后,经济建设成为发展主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错误政策,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当时所推行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市场空间和社会空间十分狭小。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三次强劲推动力:一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拉开中国现代化全面展开的序幕;二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使得中国在政府之外的市场空间扩大;三是世纪之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调控的空间[3]。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社会作为第三个领域也正在逐渐扩大。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而当前的中国正进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社会一切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发生急剧、深刻变迁的最重要原因。

3.公民参与是现代化提出的一项新要求

现代化的过程是从器物层面扩散到制度层面,再扩散到思想行为层面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按照这样的发展逻辑,“小政府,大社会”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结构性产物,并带来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社会领域的逐渐扩大。而社会领域的扩大,势必会导致一个公民社会的兴起。而公民社会的培育又将成为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基础。其中,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则成为关键要素,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主要体现为个体对参与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服务意识是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志愿精神是公共服务意识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

志愿精神内化于具体的志愿行动之中。具体说来,从发生机制上看,志愿行动的社会心理动因主要有:第一,志愿行动反映了现代人高层次需要的日渐凸显。随着我国从物质匮乏社会迈向物质富裕社会,投身公共服务的志愿行动成为满足社会关怀这一高层次需要的重要途径。第二,志愿行动体现了现代人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处在市场经济大潮背景下的志愿者,把参与志愿行动看作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三,志愿行动成为实现生活人本化的一种渠道,满足了人的高情感需求。第四,志愿行动成为社会参与的重要形式。

在志愿行动的开展途径和内容上,志愿行动则可以成为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参与愿望的一种日益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行动。从这一重要的涵义上看,社会参与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进程与特征

1.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进程

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它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正式诞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从2008年以后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全新关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生萌发阶段(1978~1986年)。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外相关社会文化的传入,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虽然各个部门和组织继续鼓励并提倡“学雷锋、做好事”,以及见义勇为的行为,但是,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人们道德素质的下滑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薄,提出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口号,可并未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也未引起青年的注意。因此,在这个阶段,志愿服务事业表现为一种经历了社会动荡之后的重生。

第二阶段:探索发展阶段(1987~2007年)。1987年,广州市诞生了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989年,在北方的沿海城市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团体[4]。1993年,在共青团中央的发起和推动下,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红十字会、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也扩大了志愿服务的队伍,出现了覆盖省、市、区、街道、乡镇的志愿组织网络,国际志愿组织也为我国青年志愿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阶段:全民参与阶段(2008年以来)。在此阶段,实践的深入使得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贡献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全民参与志愿活动的起点。自此之后,在团中央、民政部的共同推动下,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5]。

2.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

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暂,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许多社会事业发展规律一样,志愿行动在中国的发生机制和发展模式正经历着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启动模式向自下而上的以内在启动为主导模式的转变,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动员性和高度组织性。当代青年志愿服务表现出三大显著特征。

特征之一:发生机制和发展模式的转变。自志愿行动诞生以来,志愿行动的发生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以行政启动(外在启动)为主导的模式,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而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志愿行动的发生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以自觉行动(内在启动)为主导的模式特征,更具有民间性与独立性,这也是一种从自上而下启动为主导模式的阶段向着自下而上的启动为主导模式阶段的转变。

特征之二: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具有较强的动员力和组织力。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形式所具有的自身特点变得更突出,即更强的动员性和组织性。青年志愿服务是一项深受青年欢迎的事业,也是青年积极而广泛参与的一个社会领域。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拥有更多的组织资源,共青团所提供的资源与支持,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动员性和组织性。

特征之三: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探索新形式、拓展新途径。在与现实需求结合的过程中,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逐渐形成了自身一些独特的志愿服务形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以及不同的志愿服务关系、志愿服务的专业含量、志愿服务的目标导向,划分为不同的服务形式。随着志愿服务的日益多元化和不断完善,青年志愿服务正在从公众的局部生活服务领域转向范围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的社会服务领域,由过去多为活动化、节日化的取向朝着逐渐显现的制度化、日常化的取向发展[6]。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公民的自主意识增强,社会成员的社会关怀倾向也更加具有普遍意义,对于高情感的交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这就为志愿精神注入了丰富的营养要素。人们通过参与志愿行动来表达志愿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又激发了个体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意愿。

三、志愿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

1.志愿服务的实质就是公共服务

在公民社会中,志愿服务和公共领域是一个层面的两个方面,公众通过志愿服务在公共领域内发挥作用。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交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服务性。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在服务目的上是实现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推动,实现手段都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2)公共性。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都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社会行为,并不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一特殊群体提供的专项性服务。(3)普惠性。志愿服务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惠及全民的各种服务。公共服务的范围可延伸至除行政、经济、政治领域之外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4)公平性。志愿服务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维持正常生活的同时也享有基本的社会权利。公共服务是政府调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性手段和机制,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7]。

公民社会的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私人领域、志愿性社团、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而志愿精神的兴起是志愿行动得以开展的动力,也是社会成员投身于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在动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志愿服务的实质就是公共服务。

2.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管理创新内涵

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转型加快,价值取向分化,传统的信仰体系式微,现代化信仰体系还未建立,其结果是导致旧的社会结构无法适应和调整当前的社会状态,而新的社会结构或要素还正在生长,从而使得在过去一个时期所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效。为此,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宏观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的社会管理,即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微观的社会管理是指社会的自我管理,即社会(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等)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守则,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可以说,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是针对社会管理的第二种类型——自我管理进行创新。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民间活动,不仅是政府管理社会的辅助者,也正在成为社会进行自我管理的主体,属于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域。

公民参与是公民社会不断兴起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从一定程度上说,公民参与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作为公民参与的有效平台,激发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青年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参与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必将对现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出独特而杰出的贡献。具体说来,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管理创新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青年志愿服务是一种新的社会动员机制。由于青年志愿服务的无偿性、民间性和公益性,在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各团体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认可,因此,当社会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聚集一定的社会资源,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资源调节和配置机制。同时,青年志愿服务所传达的志愿精神来源于社会成员参与和表达意愿的推动,这是志愿精神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青年志愿服务的动员性正是顺应了社会成员的心理需求,成为一种新型的动员机制。

第二,青年志愿服务是一种新的社会心理机制。青年志愿服务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与中国传统美德一脉相传,在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随着个人心理空间的扩大和社会关怀的增强,需要一定的渠道和平台来表达个人的意愿。而青年志愿服务则提供了一种实践机会。里斯曼在《寂寞的群众》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动机模式”,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传统导向到内我导向,再到他人导向转变的。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从内我导向到他人导向的转变,个体行为是以同辈团体的规范作为标准。

第三,青年志愿服务是一种新的社会参与机制。青年志愿组织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包容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社会成员也更倾向于以志愿服务为媒介来表达个人意愿。青年志愿服务正逐渐成为社会成员中部分群体的代表,它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民间的声音,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和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青年志愿服务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因此,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参与形式,正在多个领域进行积极的活动。

第四,青年志愿者群体是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机制。现代青年志愿服务理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将服务对象一味地看作“社会的受助者”。因此,对社会成员有着广泛的吸收性和容纳性,部分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由传统的服务客体转变为服务主体被吸纳进来。同时,青年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具有强有力动员性的社会组织,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威信和号召力。青年志愿服务的自愿性、无偿性和关怀主旨,使得其作为除国家、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方参与到民间,能够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也就是说,在社会成员看来,青年志愿服务能够代表广大民众的声音同政府、企业对话,是意见传播和转达的中转站。

青年志愿行动由传统的、直观意义上的服务于弱势群体,服务于那些国家和市场无法提供社会保障或者提供社会保障后仍需要人力和精神帮助的群体,转变为维护自主权利、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代表一定民众发出自己声音的群体,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参与机制和动员机制。青年志愿服务从服务于人向使人发展的原则转变,强化了社会自我管理的力量与信念,丰富了社会管理的内涵,使之更加关注公众的价值取向、精神需求以及权利形式及其维护,促使政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促使行政系统为社会管理发展空间的扩大而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管理的第一种类型进行补充与完善。

志愿行动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致力于促进社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成员的自我完善以及基本公民权利的保障,这些理念对社会管理创新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志愿行动在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服务经验,在服务方式和参与过程上也不断地创新。加之,志愿精神的广泛传播,志愿活动的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服务技巧开始运用于志愿行动的全过程。志愿服务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社会管理的概念和实践是近年来随着公民社会的产生和社会空间的不断扩大而出现的产物,对政府和公众来说,是一个较为新鲜的领域,一些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取得的社会效益还不太显著。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和发展无疑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有效尝试和积极创新,对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确立和管理过程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罗纳德·英格哈特 克里斯蒂安·威泽尔:《何为现代化》,陈晶环译,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俞思念:《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3]沈 杰:《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的社会心理》,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梁绿琦 余逸群:《志愿社区——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5][6]沈 杰 陈晶环:《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0~75、60~75页。

[7]沈 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践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猜你喜欢
志愿公民现代化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以志愿,致青春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十二公民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