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立新 杨晓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国际大学排行榜是第三方评估主体以全世界的大学为评价对象,根据某种价值取向,基于反映大学状况的基本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自主地对大学整体或某一局部领域在一定时间内的表现进行综合或单项评估,按照评估的结果与所选定标准的接近程度,对大学按降序进行的公开排名。其实质是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选优比较,更具实证性地衡量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水平,为家长、学生、雇主、政府以及其他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服务。大学排行榜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面向社会,其价值取向必须反映社会需求,并最终受到社会的检验,得到社会舆论与普通大众的认可。为此,大学排行榜持续开发排名改进方法,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断提高。大学排行榜现已成为一种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手段,并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大学定位的辅助工具,影响了多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以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世界大学排行榜(简称QS)、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简称THE)、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简称ARWU)为参照,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规律,寻求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模式。
当前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尚无普遍公认的严格定义,但三大排行榜的不同视角及其数据的多维表现,为我们深入认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与特征,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系统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借鉴。QS基于大学的主体——学生的利益诉求,为海外求学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选择职业提供指导[1];THE认为现代大学的核心使命是“研究、教学、知识转移和国际活动”[2];ARWU侧重大学的学术表现,包括毕业生与教师的学术表现[3]。QS一级指标包括师均论文引用、师生比、学术声誉、国际教师数、国际学生数、雇主声誉,权重分别为20%、20%、40%、5%、5%、10%[4];THE 一级指标包括论文引用、教学、研究、国际性、从工业界获取经费数,权重分别为30%、30%、30%、7.5%、2.5%[5];ARWU一级指标包括教师质量、师均表现、教育质量、科研成果,权重分别为40%、10%、10%、40%[6]。ARWU采用以统计数据为主要信息依据的“硬评估”方法,THE和QS则在采用一定“硬评估”方法的同时,采用了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对绩效做出综合判断与评估的“软评估”方法。尽管QS、THE、ARWU价值取向、指标体系、权重分配、评价方法不同,但总体上都着眼于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各利益相关者吸引力的评价,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011年,三大排行榜前25名大学中有18所相同,占72%,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一流大学的认知是非常接近的。
从对QS、THE、ARWU排行榜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类型一般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较多且学科覆盖面较宽,拥有一批世界级学术大师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层次涵盖学士、硕士、博士,招生面向全世界。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主要表现为:责任与使命——首先服务于国家,主动积极参与全球性合作与竞争,解决人类社会共同的问题,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社会贡献——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大批从根本上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世界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所在国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和标志,并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话语权;社会影响——在学术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具有世界公认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对人类的思想进程和所在国的民族精神产生深远影响;产生条件——持续的人才培养积累、文化积累、制度积累、投入积累、学术积累、声誉积累;办学特征——具有大学文化的传承性与大学精神的独有性,师生与学术文化交流的国际性,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的复合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办学特色——具有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特色,在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和全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办学水平——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总体水平较高,学科体系整体水平领先,若干学科比较优势明显;时代特征——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建设性等,不是静止和封闭的。
许多国家从三大排行榜中获得启示,重新调整本国高等教育和一流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德国实施“卓越计划”,开展“世界级”的前沿研究,为大学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优越条件,深化跨学科和跨机构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增强大学的国际吸引力和国际知名度。德国大学在THE2011的表现优于THE2010,有12所大学排名前200位,受资助的九所精英大学中,有四所进入前100位,一所进入前50位,慕尼黑大学由2010年的第61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45位。一流大学彰显着文化的厚度与张力,1986年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庆祝哈佛350年校庆时指出:“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的学校是美国高等教育甚至是整个美国的一个重要力量。”不仅如此,哈佛人称哈佛为“世界的哈佛”,因为哈佛的影响是世界的。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做好战略目标的规划与设计、战略过程的组织与控制、战略执行与实施,突出“整体的明确性”与“具体的可操作性”。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分析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数据的差距,就事论事地以此为路径方向,也不能只是从“缺什么、补什么”的简单逻辑出发,关注局部而忽略整体,而是要追本溯源,深入研究国际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多维表现,思考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分析自身薄弱环节切入,深刻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深化战略研究与系统布局,着力于办学理念、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法律与制度体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建设,从治标走向治本。我们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厘清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社会背景和制度环境,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我们要依据相关法律理顺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加大政府投入,加大政府竞争性研究经费支出,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和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制订财政与金融的相关支持政策,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全面开放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周期性大学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大学经费管理与运筹的能力与水平,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与效益,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大学章程,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大学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学校自治、学科自主、学术自由,营造有利于创新要素落户生根的大学学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实现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共建,实现大学的文化、制度、规划与管理的有机统一;建立校长职业保障机制,遴选深刻理解大学精神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创造教育家”和“开辟教育家”以担当办学治校的历史重任。
三大排行榜对学科的关注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三大排行榜除了大学排名外,还不断向学科领域和学科排名延伸。QS2004年开始大学排名,2011年首次设置了5个学科领域以及29个学科排名;THE2010年开始大学排名,并进行6个学科领域的排名;ARWU2003年开始大学排名,2007年开始5个学科领域的排名,2009年开始5个学科的排名。二是三大排行榜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源自其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细化与补充。QS学科排名使用三项指标,即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篇均论文引用[7];THE学科排名主要依据学术声誉。包括研究和教学两方面,按2:1赋权[8];ARWU学科排名使用五项指标,即获奖校友、获奖教师、高被引科学家、论文数、高质量论文比例(工学领域以科研经费取代“获奖校友”、“获奖教师”),权重分别为10%、15%、25%、25%、25%[9]。三是三大排行榜学科领域和学科的排名分类大体相同,学科领域名称略有不同,个别学科领域的范围和个别学科所在的学科领域略有不同。QS基于Scopus数据库进行学科分类,THE和ARWU基于汤森路透集团的学科分类。QS排名包括艺术和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与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等5个领域和29个学科。THE排名包括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物理科学、人文艺术、临床医学与保健等6个学科领域。ARWU排名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与农学、临床医学与药学、社会科学等5个学科领域和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经济学/商学等5个学科。
三大排行榜反映了当前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即一般都具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并且各学科都有较高的水平和影响力。QS2011大学排名前20名中,完全综合型(涵盖五个学科领域并有医学院)有15所,占75%;综合型(涵盖五个学科领域,无医学院)有4所,占20%;专业重点型(涵盖三到四个学科领域)有一所,占5%;而没有一所是专科型(学科领域1~2个)。例如,意大利博科尼商业大学的学科仅限于商业、法律和经济学,虽然其经济、财务会计两个学科进入QS2011年学科排名前20位,但该校未进入QS大学排行榜。THES2011大学排名前20名中,11所有5个以上学科领域排名前20名,占55%;4所有3~4个学科领域排名前20名,占20%;4所有1~2个学科领域排名前20名,占20%;只有1所没有一个学科领域进入学科领域排名前20名,占5%;ARWU2011大学排名前20名中,7所有四个以上学科领域排名前20名,占35%;13所有2~3个学科领域排名前20名,占65%。
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重视学科领域与学科的规范性分类,把握世界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演化规律,识别未来的优先发展方向,强化学科基础研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对薄弱学科组织攻关,扩大高校的学科范围,推进学科均衡发展;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打造优势学科,拓宽学科领域,以优势学科为引才、聚才和人才发展的平台,加强学科发展软环境建设,大力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和高水平人才团队,引导引进的人才创造更大的产出,进一步拓展其国际沟通的能力与渠道,创新高校学术组织模式与资源配置模式,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整合提高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着力改变当前中国一流大学成为海外名校研究生生源基地的局面,以各种方式吸引世界一流学生;以优势学科为抓手,大力提高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学校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大排行榜对大学科研的关注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更加重视大学科研。三大排行榜有关科研的指标(论文及引用、科研获奖、企业创新经费、国际合作科研、研究声誉等)权重累计均在59%以上,科研成为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注重大学教师队伍整体的研究能力和长期的学术表现。有关科研的指标权重分配中,QS“学术声誉”占40%;THE“人均论文数”占6%,“研究声誉调查”占18%;ARWU“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占20%。THE2011与THE2010相比,“论文引用”权重由32.5%下调至30%,学校最低论文发表数由50篇调高至200篇,论文引用期限从五年延长到六年,从而减小了这个相对独立于学校的规模、较小的机构也可以取得较高分值的指标的影响。三是对大学科研成果的水平与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在识别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同时,更加强调大学科研的影响力。有关科研影响力的指标权重分配中,QS“师均论文引用”占20%;THE“篇均论文引用”占30%,“至少有一个国际合作作者论文/论文总数”占2.5%;ARWU“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占20%,“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量”占20%,“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占20%。QS2011年大学排名前20名中有7所进入“师均论文引用”排名前20名,占35%。
三大排行榜反映了当前一流大学科研的特点:一是高校科研活动强度日趋提高。QS2011大学排行榜前300名的研究活动密度全部是“非常高”或“高”。二是以技术转移为桥梁,大学科研活动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不断加强。THE的“从工业界获得的研究经费”指标,表明了企业向大学支付研究经费的意愿与大学吸引企业研究经费的能力,反映了知识转移即大学帮助企业创新、发明和咨询的趋势,科学突破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三是大学科研与教学结合的程度不断提高。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对哈佛大学办学方针的总结是:“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强调通过实验进行教学,1969年在全美高校中率先制定“大学生研究计划(UROP)”,给本科生提供广阔的、开放的、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研究的工作,现已形成完整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着眼于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瓶颈问题的发现与研究,聚焦于战略先导研究、重要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研究、以“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引导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批国际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重视科研与技术开发、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结合,找准和凝练重大科研课题,确立共同目标;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国际合作,构建有效沟通与合作的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形成合作的内在动力;实施校内协同、外部协同和国际协同的有效运作模式,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模式,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特别是健全协同创新的政策与法律体系、融资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开发发明专利,大力提高专利转化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的紧密结合;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税收优惠等财政与金融支持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鼓励师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创新科研与教学理念,创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直面并破解“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变教学上的软约束为硬约束,以多种手段激发教师的职业兴趣、创新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投入,提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热情,提高第一课堂的质量,增强第二课堂的效果,培养创新型人才;以科研带动教学,开展研究型教学,把直接来自科学研究前沿的鲜活素材和创新思维的方法生动地在课堂展示与传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或自主立项,在项目研究中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以教学促进科研,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造能力,师生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
三大排行榜对高校声誉的关注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声誉的内涵不断丰富。声誉包括学术声誉与雇主声誉、研究声誉与教学声誉、学者研判的声誉和学生体验的声誉、国际声誉与国内声誉。ARWU指标“获奖校友和教师”权重为30%[10]。QS指标“学术声誉”(同行评议)权重为40%,“雇主声誉”权重为10%。QS学术声誉调查中,国际与国内机构的分数权重分别为85%和15%,雇主调查中,国际与国内机构的分数权重为7∶3[11]。THE指标“研究声誉调查”权重为18%,“教学声誉调查”权重为15%。此外,THE还设置专门的学术声誉排名[12]。THE发布的有209,422名国际学生参加的“2011年国际学生选择影响因素调查”表明,国际学生选择影响因素中,职业声誉(从学校获得的毕业资格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学校声誉、系统声誉(国家的学术声誉)、系的声誉分别居各种因素重要性的第2位、第3位、第4位、第6位。二是声誉调查的客观性不断增强。ARWU以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为“获奖校友和教师”指标的依据。QS和THE提高了调查样本的均衡性、地理和文化的多样性、调查语言的丰富性、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学科评价的专业性、数据收集的独立性和统计效度。三是调查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断提高。QS2010年声誉调查有15,050名学者和五千多名雇主参与,2011年声誉调查则有全球33,744名学者和16,785名雇主反馈,人数分别是上年的2倍和3倍以上[13]。THE2010年声誉调查有13,388名受访者参与,2011年有17,554名受访者反馈,比上年增加了31%,这两次调查共有来自149个国家约三万一千名学者参与[14]。
THE、ARWU的排名数据提供商汤森路透集团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9%的调查参与者仍觉得同行评议“极为必要”或是“会有帮助”;并认为声誉是非常重要的,对声誉的调查能够作为量化分析数据的补充。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更具多样性,高校的声誉和品牌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并已超越国界,有些品牌高校家喻户晓,并且具有稳定性。THE2011和连续进入THE2010和THE2011大学声誉排名前六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牛津大学,往往成为当前全球学生心仪的首选去处,并在毕业生职业发展、吸引资金、获得捐赠、赢得项目、收取费用、选择合作伙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大排行榜反映了世界名校实施品牌战略的特点:一是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THE2011的国际化指标权重为7.5%,其中国际教师数与国内教师数权重为2.5%、国际学生数与国内学生数权重为2.5%、至少有一个国际合作作者的论文与论文总数权重为2.5%;QS的国际化指标权重为10%,其中国际教师数权重为5%,国际学生数权重为5%。二是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ARWU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侧重于大学在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奖项与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上的表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小型私立大学,教师489名(含访问学者),本科生与研究生2,126名,获32项诺贝尔科学奖,2011年THE排名第1,ARWU排名第6,QS排名第12。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诞生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非英语国家在2011年QS和THE排名最高的大学,2011年 QS排名第18、THE排名第15。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于1991年,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在《Science》、《Nature》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为3,029,在中国两岸四地的大学中位居第1[15],香港科技大学13个学科进入主要基于SCI、SSCI收录文献的ESI前1%,其经济学与商学在本学科领域的总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100之列(第65)[16],2011年QS大学排名第40,THE大学排名第62,QS学科排名有两个学科进入前50。这说明小规模高校、非英语国家的高校、办学时间较短的高校也可以凭借学术影响力而获得国际声誉。三是以各种方式拓宽影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2011声誉排名比上年提升8位至第29位,究其原因,除了重视教学与研究外,正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对外关系主任罗宾·霍加德指出,学校采取各种措施,显化其研究、教学和社会参与的成就,帮助其学者被政府、企业、国际组织、慈善机构等更广泛地认识和接受,加强与世界范围的十万多名校友的联系。
由此可见,品牌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宏观主导和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和非政府机构的各种行动与高校的紧密结合与联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引起全球社会舆论与普通大众对中国名校的关注,增强学生对未来就业优势的自信心,吸引和留住最好的教师,帮助教师与最好的高校开展合作,吸收各类资金和优选合作伙伴。品牌建设要营造富有竞争力与发展活力的大学环境;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核心价值理念,传达学校的正面形象以及核心价值;注重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和学生的水平等方面的长期提升;加快国际化进程,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强学生的国际流动,推进教育教学体系、教师体系、科学研究平台的国际化;要有明确主动的社会营销意识,特别要有社会责任感,树立值得尊敬的社会形象;积极进行自我推广。声誉的形成与品牌的传播需要借助各种信息渠道,不能拘于被动的、固定的、静态的、长生产周期的原有媒体,要注重不分地域、种族、阶层、财富或语言,提供更远、更快、更频繁的消息,利用更具主动性、丰富性和自由性的新媒体,积极互动,拓展影响。
[1][4][7][11][13]http://www.iu.q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 -university-rankings/
[2][5][8][12][14]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 - university - rankings/
[3][6][9][10]http://www.shanghairanking.cn
[15]《2012 两岸四地大学 Nature& Science论文排行》,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06-25/1134345344.shtml
[16]张 伟宋 鹭:《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统计调查及对大陆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