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生态安全教育探究

2012-01-28 04:24李朝晖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资源生态教育

李朝晖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全球化给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给中国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使中国生态环境处在一种令人堪忧的状态,必须尽快通过公众生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自觉的生态安全建设行动来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高校学生是对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示范性乃至决定性影响的社会群体,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必须加强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全球化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冲击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现状

我国正处于非常复杂的客观环境条件之下,土地广袤,生态环境复杂,自然灾害易发。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同时也给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如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产业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且开发利用对环境危害很大。我国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特别是由于外商的加入,只谋求短期利润,导致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浪费严重,且在矿物冶炼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有毒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生态环境,从而导致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难度加大。再如,一些名贵中药材出口导致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等因过度采摘已濒临绝迹。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采挖几百吨发菜和山野菜出口带来了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沙化。一些地区引进外资选取山区的森林地作为理想厂址,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导致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像一次性筷子这种木材消耗量极大的商品,其几分钱木筷出口的背后是我国大面积森林的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泥石流、山体滑坡、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在引进外资中,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进行污染转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我国投资的生产企业中,属高污染型产业的企业高达30%。2007年,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竹村真一在《呼声》上发表了“是全世界在污染中国”的文章,他认为,中国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独自承担了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相应的环境负担也就转嫁到了中国。

在目前国内高校教育体系中,生态安全教育并没有获得必要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无论从教材编写、教学规划、师资配置还是到生态安全教育体系都未形成。一些综合性大学生态安全教育仅仅局限于环境、资源、生态及其相关专业,且是作为专业课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在其他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专业学生占普通学校招生中人数的99.5%以上[1]。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高校至今还未把提高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生态科学素质列入培养目标,未把基础性的生态教育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其结果就是大学生的生态安全知识缺乏,生态安全意识薄弱,自然观、生态观意识极其淡薄,主要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明显,浪费现象严重,社会公德缺失,对生态安全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漠不关心,缺乏自觉参与的意识。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会在不同岗位履行不同的职责,其中不乏决策者和管理者,如果他们没有受过应有的生态安全教育,缺乏生态安全意识,就很可能会沿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最终将阻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设置相关课程,恰当选取教学内容

将生态安全基础课程设置为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这对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的增强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是去从事生态环境工作,不一定也不可能全面学习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习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自觉爱护生态环境,预防生态环境问题发生,这就达到了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可选取资源安全、生态学、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为课程内容。资源安全知识可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和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了解发达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对我国资源安全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生态学知识可使学生了解人是整个生物圈中巨大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环,这个食物链和食物网一旦中断,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生态学不仅是一门专业课,更是一种理念,生态意识的强化是生态安全教育的先决条件,没有生态学知识背景,学生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对保护生态的紧迫性产生足够的认识,就没有忧患意识,生态安全教育就很难取得实效。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知识可使学生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自然界的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自身,在人体中会发生种种变异,形成“三致”作用,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2],由此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环境管理知识可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相关制度和法律,将头脑中的环境意识上升到法律高度,增强其约束力和执行力。另外,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加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生态安全知识。如旅游专业可进行生态旅游等知识的讲授,财政、贸易、管理类学生可进行环境经济学、贸易环境等知识的讲授,理工类学生则可进行环境标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知识的讲授。

(二)将生态安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经济、环境、生态问题,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如为了一己私利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使用和开采,毫无节制地向河流、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等行为根本就不是知识或技术缺失,而是与行为主体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紧密相连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上,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把生态安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一种回应,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党中央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将生态安全教育上升到爱国主义高度,注入到“三观”教育之中,可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

1.将生态安全教育上升到爱国主义高度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的本性。他说:“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爱国主义思想就是人类的大爱,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将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首要要求,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们头脑中“地大物博”、“人定胜天”的观念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导致了绿水青山的美景逐渐离我们远去。一些地方重开发、轻保护,急功近利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和局部的利益,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甚至一些部门为了地方利益变相出卖国家资源。如被国土资源部称为“世界级金矿”的我国三大金矿,现在分别被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公司掌控,外资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90%。我们的决策者在无知中成了外国企业掠夺我国资源的“帮凶”。因此,提高国民生态安全意识刻不容缓。然而生态安全意识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而爱国主义则始终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人类最深厚的感情是爱国之情,这种感情包括对祖国的热爱、自信和忧患意识,有了爱国主义的底蕴,保护生态安全的行为才会从心灵深处被触动,产生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痛切之心、痛恨之情;人类最自觉的责任是爱国之责,有了爱国主义的基础,“保护环境,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人们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是祖国之需,当一个人的精神被爱国主义所浸润,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国家民族的大业之中,从而获得一种最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形成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因此,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的意识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来理解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2.将生态安全教育纳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生态安全意识的培养,生态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成,需要以生态环境知识为基础,更需要心灵的感悟和内心精神世界的撞击与升华,需要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面上形成信念甚至信仰[3]。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对现有的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质疑,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要让学生明白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消除生态危机带来的破坏而重建自己美丽的家园,就必须改变自我中心的价值倾向和追求,正视宇宙万物的存在和价值,采用多元的价值尺度来指导行为决策。必须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价值观念和权利观念引申到自然环境中去,树立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的新的价值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的生态平衡,确立人文生态价值取向。在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向下,使学生具有生态是非感,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能够做出合理的选择。认识到人类为了优化生存环境,必须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持续发展,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负起优化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责任[4]。

(三)将生态安全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安全的内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非传统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生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国家“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发达国家为了转嫁生态危机,已由过去以赤裸裸的军事侵略、政治压迫、经济掠夺为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逐渐演变为一种对第三世界“温和”的生态殖民主义。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发达国家的资源战略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已把保障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即在维护经济繁荣、保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使国家能够稳定、可靠地获得海外低廉的能源、矿产资源供给。为此,发达国家不仅进口国内储量小的资源,对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以进口增加储量,避免国内资源的枯竭。美国在二战后,就由过去的矿产品自给和出口国转变为大量依赖国外资源供应的进口国,政府积极支持以跨国矿业公司为主体的大量资本输出,占有、掌控国外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源源不断地获取国外矿产品的供应,并抢占国际矿产品市场[5]。日本一直在储备资源(许多是来自中国),尤其是地球上比较稀缺的资源。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普遍缺乏完整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有力的防范措施,很容易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牺牲品。“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显示了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独特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的几年,我国对稀土资源的开发毫无节制,被早就发觉稀土拥有战略价值的日本、美国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购买囤积,乃至他们可以靠现有存储的稀土,保障其未来二三十年军事工业发展之用。当中国如梦初醒时,稀土资源已开采了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八十之多,现未开发的保有量已危及到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当前这种“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进行的生态侵略,正伴随着发达国家资本和市场在全球的扩张,呈现出发展和蔓延之势,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事实证明,生态安全和传统的国家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而导致人类文化的衰亡。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把全球的环境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这次大战所蔓延的区域极其广大,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区”。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和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将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中国走向世界求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四)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全方位营造生态安全环境氛围

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离不开校园环境的优化,其生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养成,与高校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郁的生态安全环境氛围,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受到生态安全思想的感染和熏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安全思想,强化生态安全意识,增强生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要借助各类报刊、宣传栏、校园网以及广播站等宣传媒体进行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教育,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水日”、“土地日”、“世界粮食日”等重要纪念日期间,采用知识竞赛、征文、演讲、辩论、座谈、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同题材的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宣传、护绿行动、环境监督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思想。尤其要抓住典型事件进行生态安全问题的探讨,营造教育环境。在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发地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学生社团,使大学生从行为养成入手,最终将生态安全意识付诸行动,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生态意识不强,生态行为滞后的现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1]魏彩霞:《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载《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2期。

[2]郑相宇张太平:《水体污染物“三致”效应的生物监测研究进展》,载《生态学杂志》,2004年第4期。

[3]施敏锋 徐惠红:《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浅论》,载《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周 红:《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视觉》,载《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陈甲斌:《发达国家资源安全供应模式及其借鉴意义》,载《天然气技术》,200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资源生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资源回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