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养工作创新实践的几点体会

2012-01-28 01:44刘玉新北京市新河劳教所党委书记所长北京102614
中国司法 2012年5期
关键词:劳教民警人员

刘玉新 (北京市新河劳教所党委书记、所长 北京 102614) ■文

劳动教养工作创新实践的几点体会

刘玉新 (北京市新河劳教所党委书记、所长 北京 102614) ■文

近年来,按照中央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北京市新河劳教所坚持以维护首都和谐稳定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为中心,以“建一流班子、树一流警风、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标准,一年一个台阶,成功地实现了连续15年“劳教执法零事故、社区管理零事故、信访化解零事故、生产监管零事故”,连续4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连续3年在全市劳教系统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连续2届荣获北京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争创奖,2011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及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单位”,全所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首都劳教事业的创新发展和首都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坚持“三个注重”,全力打造规范执法的“生力军”

新河劳教所以“增强动力,提升能力,激发活力”为着眼点,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民警的公正廉洁执法和为民服务水平。

一是注重政治建警。把“抓理论学习、抓思想解放、抓精神引导”作为每名民警的必修课,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公正廉洁执法警示教育等活动,在民警中深入开展公正廉洁执法大讨论,突出“四查四看”,倡导“五种意识”,全面增强民警公正、廉洁、文明执法的意识。举办科职干部轮训班,邀请专家讲课,开设读书论坛,组织参观交流,进一步坚定民警的政治信念,保持清醒头脑,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地保持了民警“三个忠于”的政治本色。

二是注重素质强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比武竞赛,组织“一周一课”、“一周一赛”、“青年讲坛”,举办教育矫治、应急处置、公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等专题培训班,大力支持民警参加高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使全所本科以上学历的民警比例达到78% ,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1/3以上民警取得了专业心理咨询师、注册安全师、专业教师、政工师等证书。2011年,在北京劳教系统第四届警戒护卫大比武中,新河劳教所认真组织民警扎实开展体能、技能训练,最终取得了总体成绩第三名、个人全能第一、第二名和8个单项前六名的较好成绩。

三是注重文化育警。坚持“三个一体”,即:把开展文体活动与增强队伍凝聚力融为一体,把促进民警成长成材与增强队伍战斗力融为一体,把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与增强队伍亲和力融为一体,在民警中大力深化文化建设,举办新春联欢会、“五月鲜花”歌咏比赛、民警职工运动会、车友会红色游,建立所内篮球队、乒乓球队、拔河队、合唱队等10余支文体活动队,建设了“新河之声”广播站、职工书屋、多媒体教室、党建论坛、工会之家等文化阵地。连续3年在所内扎实开展“为劳教所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大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激发了队伍的活力。

二、突出“四个创新”,积极寻求矫治育人的“金钥匙”

新河劳教所切实把“提高教育挽救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一切矫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探索矫治规律,积极改进矫治方法,努力实现了“四新”:

一是班组建设有新特色。针对当前劳教人员普遍性格孤僻、情绪较为消极的特点,把“促进人的自我转变”作为突破口,积极引入互动机制,鼓励劳教人员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参加陶艺、音乐、绘画、英语等兴趣小组,开通班组博客和个人微博,设立“心情之窗”,评选“劳教之星”,组织开展“爱读好书”、依法禁毒、感恩等系列活动,建立“班组活动日”制度,坚持“每日有歌声,每周有活动、节日有晚会、每月有比赛”,为劳教人员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使劳教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矫治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是规范管理有新举措。立足建立“规范有序、文明守纪”的矫治秩序,深入开展管理评估,探索建立“四步考核法”,通过“日考察、周汇总、月通报”,把所管人员个人纵向成长和横向对比的各个方面全部纳入考核范围,确定了15项考核标准及4个考核步骤,制定了《所管人员一日生活细则》,推行了《综合评比办法》,全面确保了所管人员违纪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出台《所管人员奖励复核办法》,成立3个复核组,明确复核程序及标准,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保证了执法公正。

三是课堂教学有新方式。针对入所劳教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素质修养亟待提高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门师资力量,切实加大对劳教人员文化基础、法律常识、人际关系、传统美德等专题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讨论式、指导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劳教人员学文化、学法律、学礼仪、学做人,自觉提升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促使所内劳教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文明、礼让、守法的氛围明显增强。

四是帮教衔接有新突破。紧紧围绕“降低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首要标准,以“帮教联系全覆盖、家庭走访常态化”为导向,尝试建立了“三联系、三走访”机制,即:及时与劳教人员户口所在街道、派出所联系、了解劳教人员成长背景、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矫治措施。采取“一封家书”、亲情电话、网络会见、 “DV对接”等形式,鼓励劳教人员与家人沟通,充分发挥亲情感化的作用。增设了“封闭会见室”、“网络会见室”、“亲子会见室”,与丰台阳光中途之家等10余家单位实现了双向对接,在辅助帮教、无缝衔接、信息通报等方面进行了密切协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实施“1231工程”,努力打造解教回归的“通行证”

近年来,劳教所立足本所资源,在劳教人员中大力实施“1231”工程,积极帮助劳教人员提高就业能力,为解教后顺利回归社会、合法谋生开启了一条“绿色通道”:

一是建成“一个基地”。以本所团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基础,与市内多家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高级技师、讲师组成了专业教师团,积极投入资金,创造条件,建设了集录像、幻灯、投影、挂图等多种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设备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室和美容室、健身房、面点制作等多个实操场地,努力把劳教所打造成为“读书育人、传业授道”的教育基地,为劳教人员学习职业技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是提高“两种能力”。把提高劳教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作为两项重点,紧密结合劳教人员的年龄、学历特点及社会就业形势,积极引进了电工、面点制作、调音师、美容师、按摩师等10余项培训科目,为全局劳教人员先后举办职业培训班20余期,培训3800余人,参加培训的劳教人员全部顺利完成了既定科目,其中96%的学员达到了国家劳动部门认证的职业水平,掌握了一技之长,有效地提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劳教人员的创业教育,邀请劳动部门教师为劳教人员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举办爱岗敬业、正确择业和企业选材标准、从业规范等讲座,帮助劳教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有效地强化了劳教人员理性择业、合法谋生的正确意识,促使其摆正自身位置,积极走向用人市场。

三是搭建“三个平台”。即积极搭建实操平台、试工平台和辅助就业平台。充分利用劳教所的食堂、俱乐部、会见楼等资源,购置炊具和美容床、足疗塌等设施,组织劳教人员进行技能实操,增强技术的实用性。结合劳教所现有的劳动项目组织劳教人员进行园艺、养殖、烹饪、维修等试工,充分利用内部网站定期发布就业指导信息,为解教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的辅助条件。

四是打造“一张通行证”。积极组织劳教人员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截至目前,已有3600余人取证,为顺利就业谋生打造了“通行证”。劳教所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做法也被司法部转发、被市司法局确定为了“2011年北京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创新亮点工作”。

四、实现“四个转变”,努力构建定分止争的“连心桥”

为了扎实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新河劳教所坚持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方针,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妥善地化解了大批信访问题。

一是强化信息预警机制,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加大所领导和信访工作人员定期下访、主动约访、上门走访的力度,开通了所长热线,设立了信访信箱,建立了130余人的信访信息员队伍,及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对各类可能引发信访矛盾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全部建立专案,实行专人跟踪办理和督查检查,有效地促进了各类信访矛盾的妥善化解。

二是强化风险评估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充分发挥信访风险评估在预防、处置信访案件中的积极作用,对每一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及时成立信访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反复论证、深入调研,提前预判潜在风险,细化工作程序,统一政策标准,制定应急预案。对决策涉及的相关重点人进行耐心的政策讲解和思想疏导,较好地防止了信访纠纷,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强化信访督办机制,变“单打独斗”为“综合治理”。紧紧抓住近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利契机,把信访工作全部纳入了综合治理“折子工程”,与各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信访督办,积极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信访责任新格局。同时,在全所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信访工作代理”和“结对帮扶”等,努力实现了“信访矛盾联调,信访秩序联抓、信访问题联治、便民实事联办”。

四是强化矛盾化解机制,变“被动盯人”为“主动盯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信访问题,劳教所有意识地将工作重点从“被动盯人”向“主动盯事”转变,着力在解难事上下功夫,在消积案上做文章,不断减少信访问题的存量、控制增量。通过多方努力,先后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全所先后接待信访群众845批次,较好地处理了信访问题409件,息访402件,未发生一起因处理不当引发的重大群体访、越级访事件。

五、健全“五项机制”,全力打好和谐维稳的“主动仗”

为了切实履行好维稳职能,新河劳教所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健全完善安全维稳“五项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生产监管机制。根据辖区安全生产点多线长、基础薄弱、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与民警和辖区承租户逐一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了点面结合、层层负责的安全责任网络,确保了辖区安全“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问、层层有落实”。建立安全生产排查制度、准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实行“四不放过”和挂账督办。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解决了一批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安全问题,使辖区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安全基础得到了有效夯实。

二是健全维稳联动机制。与周边派出所、武警部队、街道办事处等加强工作配合,实施“五个联动”,形成辖区维稳的整体合力。组建社区“红袖标”、辖区“联防队”,扎实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调解邻里纠纷,开展安保巡查,及时报告苗头性、倾向性的隐患信息,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三是健全打非防非机制。结合市、区“打非”专项行动,对辖区土地进行了全面摸排,排查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房屋4700余间,对证照不全、安全系数低、环保水平低的经营户及时清退,违章建筑及时拆除。对辖区内的外来务工、经商等人员实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每日核查人口信息,加强定置管理,有力确保了对辖区人口底数清、情况明。

四是健全综治联系机制。根据上级部署,与房山区长阳镇葫芦垡村建立了综治联系,先后3次深入葫芦垡村实地走访调研,组织开展“法律进村庄,携手创和谐,爱民实践青年行”主题活动,为该村援赠了电脑、对讲机等维稳设备,价值10万余元。目前综治联系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五是健全对口帮扶机制。以“警民共建、文明共创、和谐共享”为主题,充分利用本所资源优势,积极帮助大兴区贫困农村大黑垡村和郭家务村加强安全建设,开展了“文明建设手拉手、健康生活肩并肩、帮贫扶困心连心”系列活动,先后为村民捐衣捐物6千余件,捐款2万余元,为困难户赠送生活慰问品共计1万余元,举办法律咨询、便民服务、防病治病等知识讲座10余场,为村民捐赠安全防火、法律、社会治安等书籍100余册,发放宣传材料2400余份,有力地促进了首都新农村建设,为首都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张文静)

猜你喜欢
劳教民警人员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劳教终结
劳教制度的终结
终止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