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实现检察绩效管理的三大转变

2012-01-28 01:44张国臣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河南郑州450004
中国司法 2012年5期
关键词:检察工作检察科学

张国臣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河南郑州 450004) ■文

以人为本实现检察绩效管理的三大转变

张国臣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河南郑州 450004) ■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积极探索推进绩效考评,科学构建检察绩效管理文化,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管理理念必须实现向人本管理转变

(一)坚持科学发展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新形势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的检察绩效管理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针,才能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的检察绩效管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及时回答和应对检察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视检察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来自觉抵制错误理论的干扰,紧密联系我国法制建设进程和检察工作实际,深入探索检察文化发展趋势,努力遵循检察文化发展规律,真正使检察绩效管理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三是坚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围绕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尊重人、满足人、激励人、开发人这一主题进行。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各项检察工作,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把检察绩效管理的成效体现到检察工作和检察人员的大发展上来。

(二)坚持党的领导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检察绩效管理必须符合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检察院的要求,必须结合检察工作实际,通过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检察绩效管理,引导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争取政绩观要求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求体现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统筹各项工作考评,不断激发队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检察绩效管理建设,有助于探索扩大基层党组织民主的实现形式,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检察工作的绩效考评必须紧紧围绕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引导大家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

五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检察机关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必须在检察绩效考评中充分体现,以落实中央部署,倡导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三)坚持能力本位

一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传统的管理文化下,金字塔式体制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从最早的以标准化程序化设计为主的美国“泰勒制科学管理”、法国“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到后来美国的马斯洛、麦格雷戈等的“行为管理”,实际上都是金字塔式的“他控式管理”,把管理看作一种权力,管理者的个人意志成为决定人才发展命运的尺度,出身、门第、血统、身份等先天因素往往决定着一个人占有资源和拥有机会的多少,而勤奋、能力、素质、品质、业绩等后天因素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怀。

二是时代呼唤管理创新。发展要提速,干部要提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预示着传统金字塔式的“他控式管理”理念必然将被“扁平化”的“互动式知识管理”理念所取代。检察绩效管理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市场化为取向的能力本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以发展能力为己任。科学的检察绩效管理通过能力提升,促进能力发展,着力形成组织价值与个人价值双赢的良好格局。科学运作检察绩效管理对广大检察机关党员干部来说,也是一场智慧、能力和汗水的“大考”,是检验干部作风、能力的“试金石”。

(四)坚持公平正义

一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检察绩效管理,必须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始终把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始终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始终把检察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常抓不懈,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的执法公信力。

二是符合检察工作发展要求。检察绩效管理努力创造一种轻松、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张开想象的翅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设想相互碰撞,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思想相互交锋,闪光的思想、有价值的创意像涌泉一样充分自由地漫流①参见张国臣:《嵩山的流泉》(理论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32页。。检察绩效管理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措施,是切实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努力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树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良好形象的具体实践。

三是符合文化发展要求。公平正义是绩效管理文化生命活力的源泉。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只有不断与周边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才能保持与环境的适应性,才能保持组织和文化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时代呼唤管理创新。传统的绩效管理过多地强调控制,科学的检察绩效管理的首要使命,将是围绕着知识管理进行组织的设计和体制的安排,为知识工作者充分发挥其个性和创造力提供制度平台。公平正义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科学绩效管理把人看成是最重要的财富和文化生存的根本,以此营造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舆论氛围,进而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的创新与共享。

二、管理模式必须实现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一)以业务为中心,保证效果导向

一是正确履行检察职责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的基本途径。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胸怀大局是前提,立足本职是基础,正确履行职责是关键。检察机关开展业务工作,必须找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实效作为积极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业务工作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业务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根”和“本”,离开了执法办案,队伍建设、检务保障等其他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在绩效考评分值的分配上,加大业务工作权重,突出法律监督工作在绩效考评中的绝对地位;在业务目标的设定上,树立争先意识,强化赶超先进、勇争第一的信念,推动各项业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考评的方法上,加强精细化管理,认真进行任务分解、流程分解、责任分解,通过考察具体工作的落实,推动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以队伍为根本,保持发展动力

一是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增强团体学习力。更新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突出学习重点,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知识来丰富和提高自己,不但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做一名合格的检察工作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特别是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二是形成工作学习化氛围,不断增强工作互动力。努力克服学风不浓、知识浅薄、知行脱节等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有的干部虽然也学习,也读书,但说一套做一套,不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结果思想意识出了问题,到来不可救药的地步。构建检察绩效管理文化,要求我们将每项工作都视为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学到新知识、新方法,并通过全面绩效考评,强化“鲇鱼效应”③管理学术语,是指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在喜静的沙丁鱼中放入好动的鲇鱼这样一个“异己分子”,加速沙丁鱼游动频率,从而大大提高沙丁鱼的运输成活率。在组织中引入鲇鱼效应,做鲇鱼型领导、鲇鱼型团队、鲇鱼型员工,是激活员工队伍、激发竞争活力、提高工作业绩的有效措施。,提升动力,激发活力,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经常性互动,营造一种“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处”的文化氛围。

三是形成与时俱进品质,不断增强进取创造力。倡导学以致用,通过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营造勇于创新的环境,不断培养和提高队伍超越自我的能力。当前,对于每一个检察工作者来说,坚持学以致用、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检察工作绩效的实际问题,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增长实际才干,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把学习、创新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转化为推动法律监督工作的能力。

(三)以信息化为手段,保障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绩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检察绩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分析工具支持。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对绩效管理而言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包括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在内的整个检察工作模式的深刻变化。

二是加强信息化工作机制建设。建立信息预警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时收集检察工作绩效信息,建立考评信息指标预警网络,有针对性地发出预警信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帮助有关部门尽快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工作薄弱环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作失误的发生。建立绩效管理信息数据库。加强对信息等相关内容的汇集、储存,建立被考评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绩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之间的网络对接,形成动态信息管理模式,从而实现考评资料传输、分流、办理、备案、反馈的网络化管理机制。

三是加强绩效管理队伍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选好配强适应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建设一支既精通检察工作,又掌握管理知识、信息化知识和其他知识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结合大规模推进检察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层次、多途径开展交流培训。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始终以高度负责、科学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具体的绩效考评工作。把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切实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防止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三、管理机制必须实现向整体开放型转变

(一)建立争先创优机制

适度竞争促发展,鼓励竞争,实现从“伯乐相马”向竞争转变。“伯乐相马”用人体制会造成优秀人才受到压制,使人才资源严重浪费。保持检察工作的活力,必须大力倡导争先创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争”,而不是“养”;“养”带来的只能是惰性、惯性和奴性,而“争”可以产生压力、动力和活力。

(二)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全方位考评,全员参与,实现从封闭式决策到参与式决策的转变。传统金字塔式的决策理念和决策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必然被现代的“扁平化”的互动式、多维式的决策理念和机制所取代,建立群决策支持系统④本部分主要参考了作者的博士论文《中国省会城市治安防范管理模式研究》。,在决策过程中引入多个决策主体集体参与,通过集体的交流、磋商、讨论,有效避免个体决策的片面性和可能出现的独断专行等弊端,真正实现决策主体之间的信息、智力和智慧的碰撞与整合。全员参与的群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有力推动决策及实施过程的开放性,有利于广泛接受监督;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智力共享,扩大了干警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增强了主人翁精神,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工作向主动地勤奋工作的重大转变。

(三)建立效果反馈机制

注重过程管理,动态管理,实现从效率导向到效果导向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文化追求的是效率价值,而对效果问题关注不够。我们认为,效率是在方向、目标一定的前提下,来解决组织如何把决策执行得更好的问题;而效果是解决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等根本性问题。效率只有高低之分,效果则有好坏之分。效率只是达到效果的手段,它本身并不是目的。检察绩效管理关心效率价值,更关注效果价值。通过在具体检察工作中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必须认识到,一切管理文化都有既定的条件约束,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通过有效的效果反馈机制,在妥协中达成折中和平衡,在博弈中实现双赢、互利与共生。这就是“效果导向”,也是绩效管理所要追求的目标。

(四)建立激励运用机制

强化管理结果运用,激发动力,实现从单一激励到激励多样化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文化往往缺乏对人的需要的多样化研究,对人的激励方式多流于简单化、单一化。或者把人看成是经济动物,只是用纯粹的物质手段进行刺激;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灌输所谓的完美理论,片面地强迫人事事处处无私。但是实际上,人既不是简单的“经济人”,也不是纯粹的精神动物,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广泛性,是由物质、精神等各种需要组成的生命有机整体。因此,只有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才能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适时运用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奖惩并举等多种手段,来鼓励、强化人的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赵海鸥)

猜你喜欢
检察工作检察科学
以“数字革命”助力新时代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推进信阳检察工作转型发展
创新载体 深度融合 推动全媒体背景下检察工作务实发展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