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主普适性的几点思考*

2012-01-27 22:28魏黎波侯文娜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民主化民主国家

魏黎波 侯文娜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01)

民主是当今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学术界对民主问题的探讨从未止步,尤其是关于民主的普适性问题,历来存在颇多争议,致使当前思想观念比较混乱。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了解民主及民主的普适性问题。

一、作为价值形态的民主具有普适性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理想形式,具有普适性。这种普适性集中表现在对民主的追求上,是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共同追求和价值目标。

(一)古希腊民主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斯巴达和雅典城邦民主。在古希腊各城邦中,公民是政治的核心力量,由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因此,开创了有史以来实行民主化程度最高的“直接民主制”。但是,古希腊城邦中公民的“民”只是贵族,公民大会是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年男子组成的一个机构,而广大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根本没有公民权利。因此,古希腊民主是奴隶主内部的民主,和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是个历史的进步;但古希腊的民主概念与当今民主概念有很大区别,今天的民主是实现大多数人的统治,而古希腊的民主概念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扩大的专制。

(二)近代民主的产生和发展

民主虽然不是资产阶级的首创,但近代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却得益于资产阶级。针对封建专制制度,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破除封建专制,反对封建制度的口号,与专制主义相对抗,而近代民主正是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近代生产方式反对封建阶级和制度的一种需要。由于近代民主是在反对中世纪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西方资产阶级把近代民主解释为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民主起源于英国的议会制度,之后经过美国、法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民主政治体制,包括三权分立、定期大选、政党轮流执政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民主一直被当作民主模式的典型,直到马克思主义的问世,苏联和新中国的建立,才出现了新的民主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民主的概念更加广泛,更具包容性,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所无法比拟的。

(三)科学社会主义对民主的探索

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追求民主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者的诉求与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领导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列宁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追求者和实践者曾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明确提出:“只有民主才能救中国”。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改革开放后,我国更加注重民主化的建设,历届人大都对民主问题作了重申和提升。十二大提出发展基层民主的目标,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十四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十五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六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因而,民主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始终是社会主义者追求的政治目标。

(四)亚非拉独立国家走民主化道路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摆脱殖民控制的亚非拉国家,兴起了建立民主化政权的浪潮,走民主化的道路。经过这场民主化进程的洗礼,绝大多数国家的各种个人独裁、军人统治、威权政体和极权政权相继被民主政权所取代;虽然有些专制政体的国家还没有完全实行民主政体,但都不得不打出民主的旗号,由此可以看到,追求民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据统计,70年代中期,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被称为权威主义国家,如今,民主化的国家在急剧的增加,而权威主义的国家屈指可数,民主已成为当今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标准。尽管各国对民主问题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民主是值得追求的,因此,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已得到世界的认可,不仅发达国家要追求民主,发展中国家也要追求民主。

二、现实中民主各具特色

民主作为一种抽象性的价值形态,作为封建专制的对立概念和新式政体,为近代社会各民族国家所认同,具有普适性;但在实践中,民主作为一项政治制度,是具体的,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相联系,具有特殊性。世上从没一种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制度和模式,即使同是资本主义的美欧发达国家,也有总统制和内阁制、保留君主和废除君主之分。具体影响和制约民主特殊性的因素有:

(一)经济基础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的实质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属于一个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为这种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指出:“任何民主,和一般的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这种上层建筑自在阶级消灭之前,在无阶级的社会建立之前,是必然存在的),归根结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结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3]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其民主的形式和内容。

东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甚大,必然造成民主化进程的东西方差异。西方大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经济决定政治,先进的经济条件为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是实现工业化较早的国家之一,发展经济的基础良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为美国民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民主化的进程正在进行中,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亟待发展。纵观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经济的不平衡决定了政治的多样性,因此,不能用统一的民主模式来要求所有的国家,西方国家有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东方发展中国家也有自身的民主模式。再者,西方民主化起步的时间比东方早,其发展的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如果东方国家生搬硬套西方民主,不仅造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协调,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引起政治恐慌。

(二)条件限制的差异

在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人人都有普选权的,选民资格要受到居住年限、性别、财产状况、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多方面的限制。美国宪法规定,竞选总统和副总统的候选人必须是美国出生的公民,年满35岁,在美国居住至少14年。有些国家限制妇女参加选举,对妇女进行严格的限制,瑞士妇女1971年才获得参加议会选举的权利,而沙特阿拉伯妇女直到去年才获得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此外,虽然财产资格限制在国际上已取消,但在不同的国家,资产仍起着隐形的后盾作用。“在西方国家,选举常常被金钱、财团、媒体和黑势力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和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5]法国法律明确规定,总统候选人在提交候选人资格的同时必须向宪法委员会申报个人及家庭财产,当选总统的财产状况以政府公报形式公布。如今年奥朗德在竞选总统时申报了个人财产,共计超过117万欧元,其中大部分为房地产,法国政府于5月11日公布了新任总统奥朗德的个人财产申报清单。美国报刊供认:金钱是哺育政治的亲娘乳汁。[6]2004年美国大选的费用接近40亿美元,较2000年大选多出近10亿美元。2008年总统大选花费超53亿美元,成为史上最昂贵的选举,因而有人预测2012年大选将超60亿美元。因此,西方选举是金钱控制下的选举,民主的实质是金钱民主。

有些国家不仅对本国公民进行种种限制,还对外来移民设置重重歧视和制约。在美国,生活在底层的黑人在司法、就业及受教育等多方面受到严重的歧视和限制,如黑人被囚禁率是白人的7倍,失业率是白人的2倍之多,受教育率仅占40%,饱受不公正的待遇。除黑人种族受到不平等的歧视待遇外,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华人团体毫不例外地也受到了排挤。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限禁外来移民的排华法案,该法案对华人进行种种限制和歧视,例如不得给予华人美国公民身份,禁止在政府就职,禁止与白人通婚和对簿公堂等,剥夺华人的美国公民权,从而使华人永久孤立。该法案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2011年10月6日,美国参议院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道歉法案,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为美国华埠结束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

即使在雅典最兴盛的时期,民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权利。在古希腊的民主体系中,享有参政权的,仅限于父母双方都是本城邦自由民的男性公民,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占人口半数的妇女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外邦人只能参加一般社会和文化活动,而没有公民权。最不合理的是,广大的奴隶只是作为“会说话的工具”,与牲畜一样成为奴隶主的财产,没有人身自由,更谈不上享有政治权利了。所以真正拥有公民权的仅仅占到总人口的1/10。虽然希腊人开创了民主,但是他们的民主仅将公民自由赋予极少数具有公民权的男性而已。

(三)具体国情的差异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由于各国国情的巨大差异,民主在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现。因此,各国民主必须与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环境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才能确保国家的各项政治制度充满活力。

东西方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历史文化条件及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等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历史任务和民主制度存在差别。西方国家大多数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强,在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国家安全能够得以保障。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足以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不管是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还是2001年的“911”事件,都只是部分的动乱和不安,整体性的混乱不存在,所以,他们可以把保障国民的人权放在首要地位。而我国近代100多年一直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即使在独立后的60多年间,也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安全一直受到威胁,这就要求我国人民必须为了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牺牲一部分个人利益,所以,我国更强调国家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苏联解体后的20年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口号,实质是在全球为推行自己的民主制度,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结果不仅没有成功实施美式民主,反而使这两个国家持续混乱至今,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了自身民主的种种弊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非洲兴起了一股多党民主化浪潮。以美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将经济援助与民主挂钩的方式,强行要求非洲大陆推行西方民主,走多党制道路。“众多非洲国家经过近20年多党制民主的发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国家民主化初期便发生种族冲突,甚至包括种族屠杀。具体地说,在推行多党制民主的过程中,1992年3月布隆迪揭开了部族屠杀、政局动荡的序幕;卢旺达于1994年爆发内战,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部族仇杀惨剧,直接导致了近50万人死亡。”[7]因而,将西方民主普适化的政治理念开始遭受质疑。在非洲民主化道路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偏离西方预设的轨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像南非等众多国家采用一党主政、多党参与的模式,乌干达所采用过的‘无党制’,都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充分说明西方意义上的多党民主制并不是非洲国家唯一的选择,有时甚至难以与其国情相适应。”[8]非洲国家的确需要民主化,但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盲目照搬西方的“多党制民主”。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民主模式只有适合国情才能有望发展,照搬照抄他国的民主模式是行不通的的。任何国家企图以强制手段把自己的民主模式推行到其他国家去,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我们认为,没有哪一种民主模式是具有普适性的,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民主化发展道路。

总之,民主作为人类的普遍追求,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民主发展模式,任何国家无权把自己的民主模式强加于他国;并且由于各国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国情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决定了各国只能采用适合自身的民主制度。没有适合于全世界的民主模式,民主模式多种多样,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资本主义民主发展了三百多年,其有益成果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照搬。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2.

[2]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5]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的民主制度[J].求是,2006,(1).

[6]王连城.无产阶级民主的基本要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7][8]周志发.论非洲国家民主化范式——基于容错性民主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1,(6).

猜你喜欢
民主化民主国家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如何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律化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