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重视域解读*

2012-01-27 22:34张友群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现代化特色

张友群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学界从各自不同视角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本文拟从历史视域、逻辑视域与开放视域三重视角入手,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地研究工作。

一、历史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明确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满足该国家或民族的需要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的回应,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拓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重大历史课题而铺陈开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对上述三大规律的认识,最终形成了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其中并未包含毛泽东思想,但是其产生和发展与毛泽东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们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可直接追溯到毛泽东时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弊端不断暴露,毛泽东及时提出要“以苏为鉴”,号召人们要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这一正确指导思想的提出,为我们党继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实践指导和理论追问,才形成了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理论成果。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我国遭受了连续不断的巨大波折,特别是十年“文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几乎陷入崩溃的边缘。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党是在徘徊中缓步前进的。曲折使人反思,痛苦使人警醒。巨大的灾难使中国共产党开始思索,我们到底错在哪里?如何才能纠正错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承勇于担起痛定思痛、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经过对建国以来的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他明确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长期的徘徊,曲折,甚至是倒退,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要问题认识还存在很多不足。邓小平以此为切入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深入探讨,从而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十五大将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理论成果统称为邓小平理论。并认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可见,邓小平理论并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而未能有效完成的这一历史重任地进一步继承与发展。

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也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前进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良好机遇,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及党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苏东事件”的发生,许多国家共产主义政权纷纷易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度陷入低谷。在国内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任务以及所处的地位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2]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尚不完善,党内的腐败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遏制,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危害了党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任何困难都不会阻止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脚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畏艰难,逆流直上,在继续深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思想,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改革开放之后,经过我们长期的艰辛探索,我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变,同时也已经形成了一条高速工业化的道路,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制约社会发展的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地区平衡问题等,无不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反思我们自己的社会发展历程,审视、总结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平衡现象——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如果放任这些不平衡的长期作用,则会造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与停滞状态,而这种状态一旦形成,就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解决。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既抓住发展的机遇又保持发展的自主性持续性,就必须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正确处理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等,使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最好的配置。“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3]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认真研究和回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问题,不断寻求理论突破和创新,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发展脉络总体趋势的精确把握。

实践永不停步,而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因而理论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进程地审视,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我们党在实践上的锐意进取、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并始终紧扣时代主题与中国特色,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进而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对现实实践需要的回应,其产生与发展有其内在历史必然性。

二、逻辑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合理性

黑格尔指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带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就在于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并且统一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既不是“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的表述,也不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它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而日益发展和丰富,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我们看来,之所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称之为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基于以下两大方面考量:

从其基本内容而言,主要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唯物史观这一观点和方法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之中,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果。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形成和解决,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正确处理组成社会有机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要素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作为社会主体力量的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阐释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但是如何领会、把握、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则又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同时也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树立了光辉典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唯物史观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又一光辉典范,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逻辑原型就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它的唯物史观。当然,我们说,唯物史观是它的逻辑原型,并不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唯物史观本身,它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可以说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实践在发展,理论也应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因此,毋庸讳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唯物史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与时俱进的理论产物。

从其形成的逻辑方法而言,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无庸置疑是创新理论在方法上的科学性,这就是我们党自己概括并始终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并将其落实到我们党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之中。正是因为我们党正确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贯彻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才有了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纵观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内容,特别是其形成发展的主要历史进程,可以发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是其不断前进和超越的指导思想和逻辑旨归。反之,要么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么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甚至是两者兼而有之的错误。

十六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而这种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其方法和思路上,也体现在其逻辑精髓上。正因为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一致性、整体性,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唯有如此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才能有整体逻辑上的合理性。

三、开放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的进程虽然有着一定的顺序,不同的国家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似乎无不在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他们的历史发展进程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这似乎也是一种“共同”的历史现象。中国社会历史“反质子”道路的选择就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旧中国社会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应该”首先建立一个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在经历资本主义的长足、充分发展之后,资本主义不能“照旧”发展下去,资产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的时候,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但中国实际的社会发展进程并非如此。近代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甚至其他一些非政治社会团体都曾经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结果都是惊人地相似,均以失败而告终。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种历史选择,既是“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使然,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使然。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代表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权。但是,对于如何巩固新政权,以及如何发展新中国,我们党仍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我国虽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刚刚建立的新政权毕竟是在一贫如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依然处在反动势力的内外夹击中。从国内看,政治上,政权还不很巩固;经济上,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和发展还未开始;文化上,传统的意识形态依然根深蒂固;社会发展上,传统社会的各种习惯势力仍旧占据着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残留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行动时有发生;以资产阶级为主的中间势力对新政权仍然持有怀疑的态度,处于摇摆不定和观望之中。从国际方面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军事干涉,利用经济封锁、政治孤立的等方式,企图将新生的中国扼杀于摇篮之中。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通过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坚决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所明确指出的:“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6]这是反思历史考量现实得出的结论,也是唯一可能的结论,历史也已证明是正确的结论。

“一边倒”虽已被史实证明在当时是唯一可能并且是正确的结论,然而随着大规模社会建设的开始,为我们照抄照搬的“苏联模式”的弊端也在日渐暴露出来。经济上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扼杀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活力;政治上高度的中央集权,使地方和个人逐步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开始形成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不但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严重违背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从根本上与“双百”发展背道而驰的。“苏联模式”不但给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国际方面,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等爆发,可以说是“苏联模式”弊端的集中体现;在国内方面,经济失衡、官僚主义抬头等也是“苏联模式”运作的主要表现。在现实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苏联模式不是一种完美的社会发展模式,一味照搬照抄苏联模式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势必会导致中国的发展陷入困境,我们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思维的产物。然而,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这一既吸收国外经验又充分尊重本国实际的科学思想并未能坚持下去,毛泽东晚年陷入了“关门搞社会主义”的思想与实践误区之中,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恩格斯曾经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都是从自身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比较快。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吸取毛泽东晚年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明确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开拓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非常明确地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一方面在于他正确反思了我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更在于他以宏大而开阔的历史视野深刻洞察了当今世界的特点及其历史走向。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7]正是邓小平对当今世界特点的准确判断和科学定位,才能明确提出最能彰显邓小平理论特点和主要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是开展其他各项社会建设的基础,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所谓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也将无从谈起。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任何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政策、行为都只能阻碍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总之,没有开放的政治视野和理论视野,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概,是无法成就理论上的巨大突破的,也是无法形成最能彰显时代精神的邓小平理论的。

历史总是在波澜起伏曲折跌宕中向前推进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政治上的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深,思想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两极对峙时代形成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世界格局被打破,这不能不影响到各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施政方式,乃至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当代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原先长期执政的各国共产党先后丧失政权,国家改弦易帜。在这极其严峻的形势面前,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通过反思历史,审视现实,比较各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明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重新认定和概括,从其主要内容来看,不难看出:以苏联共产党为代表的其他共产党之所以丧失在各自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三点。首先,以苏共为代表的各国执政党脱离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和发展生产力,所制定的思想、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始终必须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结果却并非如此,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名为解放生产力,实际却阻碍了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其次,以苏共为代表的各国执政党,在长期执政之后,丧失了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教条主义泛滥,经验主义盛行,各种打马克思主义旗号的非马克思主义甚嚣尘上,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真理与谬误相混淆,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使党的建设进入盲区。再次,以苏共为代表的各国执政党脱离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高度的中央集权使民主成为口号,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单一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制度本身无法关注民生,大一统的思想文化控制,使民众的意愿无法表达,民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民众的创造力被遏制。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倾听民众呼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是引领时代、引领群众前进的执政党,才是先进的执政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诚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所说的,“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那就是教会我们不要再走过去的错误的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党以往执政经验和其他国家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基础之上。当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绝不仅仅是对国外共产党历史教训的总结,它还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进一步回答,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直接回答,是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始终以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己任。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同路径和不同模式的利弊得失,同时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功与失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和曲折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思想。这一科学思想的提出,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关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又一伟大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当今世界从根本上而言是由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它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众共同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指导下,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奢侈享乐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十分合理的观念和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环境的恶化,社会生活的奢靡之风盛行。未来社会究竟向何处去,我们的子孙后代依靠什么继续生存,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资本的本性注定了它对自然的关系总是掠夺式的,资产阶级作为资本的化身也注定了它对自然的关系是掠夺式的,阶级的差异,阶层的差异,同样注定了他们的关系是掠夺式的。所有这些最终也就注定了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两个必然。理论的深厚底蕴,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昭示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的诞生。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诞生还有其深刻的国内历史和现实背景。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有过许多不同的提法,改革开放前是“四个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后的邓小平时代,我们提得比较多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时代则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法比较普遍,我们如果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就不难发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迈进,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缜密,不能不说是对社会实践进程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概括的结果。但是,实践永远不可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原先未曾出现的问题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概括总结和提升,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就是与时俱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正是秉持这样的理论品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明确提出了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以往注重经济忽视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纠偏,标志着我党执政理念实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并必须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提升。可以说,没有关于各国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没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没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洞察,没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没有博大的胸襟,要想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不可想象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它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产生的,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与时俱进的实践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唯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的引领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稳步前行;唯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我们党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才能为人民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因此,可以说,我们党选择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审时度势、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产物,并且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主要内容内在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特殊规律,是我们党对主要历史任务所进行的理论解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导,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然而,历史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潜在的矛盾,新产生的矛盾还会不断地显现出来,有的甚至会转变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的引领下,不断进行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从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2][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6-537、537

[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6.

[5]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12.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2-147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6.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现代化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