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的方法论思考*

2012-01-27 22:34甘文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区域企业

甘文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江苏 南京 210001)

100多年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把创新从发明创造等智力活动中提取出来,并对创新重新定义,认为创新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了生产体系”。[1]美国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继而将研究方向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第一次使用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一词,以此为理论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全球竞争力研究报告(2007)》更把创新驱动作为国家发展的最高境界。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把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当前,我国诸多省区和城市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为赢得未来积极布局。创新驱动的大战略,既继承又区别于作为商业过程的创新活动,在方法论上有着重大的创新。

一、从封闭创新到开放创新:全方位配置创新资源

传统创新理念确信,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构成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为此,众多大型企业都建立起了企业实验室,如杜邦公司的杜邦实验室、朗讯科技公司的贝尔实验室、IBM公司的沃森实验室、HP公司的中央实验室等。同时,企业必须严格保护、控制其研究团队和研究成果,以确保技术保密、独享和垄断。在这一封闭的模式下,企业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市场份额、生产周期、景气指数、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众多企业也凭借这一模式,取得市场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回报。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在造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封闭创新模式也导致了“硅谷悖论”,最善于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往往也是最不善于从中赢利的企业,一方面是高额的研发投入成本,另一方面是竞争者快速跟进。尽管企业内部拥有许多研究人员,他们不知疲倦地研究创新项目,但是依然难以用创新来实现持续的增长,研发成本持续增长,产出却越来越下降,企业深陷“创新困境”之中,企业如果不创新,就难以生存;如果创新,则面临巨大风险,甚至陷入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放式创新逐步取代封闭创新模式,在企业内部和外部配置和运用创新资源日益成为企业创新的新模式。

首倡开放式创新的是哈佛大学技术学系和企业学系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Henry Chesbrough),他强调,企业竞争的优势往往来源于更有效地利用其他人的创新成果。[2]企业应把合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不仅仅把创新的目标寄托在自身的研发机构上,还应积极寻找外部的合资、技术特许、委外研究、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尽快地进行创新并把创新思想变为现实产品与利润。为了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与更强的创新竞争力,开放式创新不仅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而且迅速成为国家驱动战略的重要方法。

打破企业边界和国家疆域,搜寻外部可能的创新源,是开放式创新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开放式创新强调创新的开放性和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即使是研发能力很强的企业,也不再满足于关门研发,而是试图打破自身的研发围墙,或创新外包,或在异地甚至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不应该只来源于企业内部,还应来源于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关联单位等。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对竞争情报的关注,竞争者的资源和能力分析,竞争者的可用信息技术分析,可以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部乃至全球资源,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地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使公司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超群的收入来源。

组建创新网络,零距离对接世界先进技术,是开放式创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开放式创新强调知识的流动及合作创新,以及企业整合各种创新要素的能力。伴随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组织网络化成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特征。通过搭建“创意集市”,“网络智库”,零距离对接世界先进技术,全球借力,以最小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实现创新价值,并获得最大化的创新收益。同时,组织内部结构柔性化,改变不信任的内部环境,消除部分分隔和人员隔膜;在组织外部,利用互联网实现创新资源的异地共享和充分合作,缩短时空距离,利用时差,以保持创新的持续性。

开放式创新改变了三次科技革命中先后形成的单极的“全球创新中心”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由多中心、多节点组成的创新全球化。创新全球化,一方面使得创新活动打破了国家的界限,破除了知识的垄断,世界被信息化、网络化推平。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布局,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创新资源,在全世界创造“平坦世界中的尖峰”。2010年,硅谷指数更提出“全球链接能力”是硅谷核心竞争力。在我国不少企业仍然在进行封闭式创新,以及进行重复研发投入,这不仅导致了恶性竞争,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开放式创新,是我国企业和各级政府亟需汲取的新理念,更是创新驱动的重要方法。

二、从单个企业到区域聚集: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在世界经济凸现区域化特征的今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这里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或一个省区,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地理边界、流域或语言区,也可以是某些资源采空区、传统工业区等具有某种共有属性的区域,如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美国硅谷、意大利的“第三意大利”。这些区域的重要要素有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与创新相关的其它机构、部门。区域创新的关键,就是通过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及银行、协会等的有效联系,促进区域内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商业化。同时,政府在区域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繁荣作用。

区域创新是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现象。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共同的合作规范、文化心理和社会认同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区域内人们的信任程度、相互依存度,使得技术外溢在区域创新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创新成本。硅谷是区域创新的典范之作,尽管世界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复制硅谷模式,但是,硅谷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集聚各方创新资源和发达的区域创新网络是无法复制的。在区域之内,技术外溢是重要的流动的创新资源,通过创新网络得以实现。因此,政府在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如何体现和促进技术外溢,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内容。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机构不仅要直接资助公益性或基础性的研究项目,还要发挥在区域内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方面的相应功能,为区域创新系统内其它行为主体充分高效的互动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一些非赢利性组织能够加强本地网络及与网络外部的各种联系,促进区域内的知识交流和信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区域范围内,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政策体系及其互动关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产业集群带来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必然会导致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或者生产它们上下游产业产品的企业集中连片布局,其结果是在集聚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城镇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而集聚成群。对于企业而言,产业集聚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容易获取配套产品和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公共服务,产生人才磁场效应,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知识技术外溢的好处,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发现市场机会,研发新的产品。

三、从“硬创新”到“软创新”:创新的人本化

商业社会无时无刻都在探讨“创新”或“技术进步”。但是人们所谈论的创新,更多的是科技和技术方面的硬创新(hard innovation),需要工程师、博士和实验人员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苦思冥想。但是现在,创新正在超越纯技术性范畴,关注和强调创新的非技术性因素和非技术性创新,2009年,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在其报告中称之为“软创新”。

所谓软创新,是相对硬创新而言的,指的是创新的非技术性因素和非技术性创新,包括机制、体制、制度、管理、政策、组织、市场、生产流程、业务模式等多方面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有大量的非技术性要素,甚至在一定条件下非技术性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共同愿景、组织结构、团队学习、创新文化、市场营销等。而非技术性创新大量发生在服务业当中,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在某些情况下,“非技术性创新”的作用和影响要大于技术性创新。

软创新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创新的人本化。软创新必包含美感、故事、文化等软性元素。一部《喜洋洋与灰太郎》不仅带动了动漫市场,更带动了服装、玩具等多个行业。作为美国的标志之一,ZIPPO打火机只是一个打火机,虽然其简单的设计、卓越的性能,以及打开时的脆响都为人们所喜爱,但是关于ZIPPO打火机的故事,如战火硝烟中的士兵,用它点上一根香烟,用它照亮去写一封家书,或者在寂静的夜里把玩消磨时间,或者放在口袋里挡住了子弹拯救性命,危急时刻引导救援等,使得ZIPPO打火机拥有英雄一样的传奇色彩,被当作是男人的精神典藏。

其次,软创新讲究的是生活体验的改善。软创新并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变化,它是在某一细分市场上,更加关注消费者体验、更卓越的产品品质与性能、更优越的销售流程等。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星巴克(starbucks)。这家1971年诞生于美国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的咖啡公司,自1985年正式成立,其创造的奇迹让全球瞩目:平均每8小时就会有一家新的星巴克开张。星巴克的成功奥妙在于:出售的不只是咖啡,而是人们基于咖啡而产生的综合体验。通过咖啡,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人们的生活有两大场所,一是家里,二是公司,它们分别代表了休息和工作。但是人们还有社会交往的需求,社会越进步,人们对交往的需求就越高,星巴克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舒适的社交场所,营造“第三生活空间”。

再次,软创新从客户需求中寻找创新动力。“软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或者“硬创新”不同,软创新是一种改良,它源自市场或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工艺流程或商业模式的创造发明。这些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新,但是会变得日益重要。很多人对乔布斯的去世扼腕叹息,认为世界从此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创新领袖”(奥巴马语),但是乔布斯却没有发明新的设备,他所做的都是在原有的产品的细小的改变。由iPod到iPhone、iPad,只不过是在iPod内加入通话模块及拉大了iPodtouch的屏幕。就这样从iPod开始,每一个微小的创新,持续改变,都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产品。这些细小的改变,集腋成裘最终由量变而引发了质变,这才使苹果拥有了完整的客户体验和更大的商业机会。

软创新概念的出现,是对创新理论的重大修正,它极大拓展了创新的视野,全面概括了创新的内涵,准确反映了创新的本质,也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各国新世纪制定新创新战略的重点内容。

四、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创新活动的自组织状态

正如地球上一切生命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创新也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创新型国家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指的是把创新要素间的复杂交互关系看作为一个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04年12月在《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实现繁荣》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来的。报告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创新主体、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环境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家之间和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出现了新的竞合态势,因此,“企业、政府、教育家和工人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形成一个21世纪的创新生态系统”。[3]

创新生态系统里的不同栖息者,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群落:研究、开发和应用。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它是由诸多参与创新的主体构成的,主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且时常发生复杂的动态交互过程。朱迪·埃斯特琳在《美国创新在衰退?》一书中用即时贴等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发展、创新的意义。1968年,3M公司实验室里一位科学家正想方设法提高胶带黏合剂的黏度,却误打误撞地捣鼓出了一种新东西:这种胶能附着在各种物体表面,又能轻易揭下再次使用。由于公司里允许搞实验的研究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放式探索,不一定非要实现预订结果,所以这一技术创新并没有被放弃,5年后,这一发明被改造成为我们如今使用的即时贴,1977年即时贴最终上市,如今,即时贴成了每个家庭的必备产品,不管是上班、上学,还是在家休闲,各个年龄段的人都爱用它——连个人电脑上都出现了即时贴软件。这些颜色各异的小纸条正是创新生态系统欣欣向荣带来的结果:科学研究发现了新型的黏合剂;公司开发了即时贴产品线;消费者不断为它寻找新用途。3M的领导层理解创新的基本原则,为顽强的天才员工们携手工作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本书指出,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研究、开发和应用三个群落之间实现健康的平衡,研究群落以长远的眼光发现新知和观念,开发群落推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交付,应用群落把这些技术进步散布全世界。[4]

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系统的更加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系统的“结构化和具体化”,运行在结构和程度平衡点的创新系统才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强调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各个主体之间的创新活动和经济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理性有序地展开;任何一个创新系统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下生成,不能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简单地移植;创新主体之间共生共荣,企业、政府、科研主体及中介机构、科技产业孵化器等,上下游相互支撑、相互配套,围绕技术集成、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形成而展开的多种形式的连结和合作,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链,任何一个链条或者环节都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绩效;当创新系统遇到强烈的外部干扰偏离平衡临界点而失去或削弱自组织功能时,政府则以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发挥平衡器的作用,以使创新系统重新回到平衡状态,从而化解创新系统的风险。

创新生态系统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保持创新活力和动力乃至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一个适宜创新的自由的、宽松的环境,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享受创新创业成功的氛围。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创新生态系统,即政府部门、产业界以及学术界如何携手共建一个系统,为彼此提供支持。

创新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论视角,不仅在实践上拓展了企业、地区和国家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更在理论上为创新设置了一个动态、开放、发展的系统模式。不仅对于我们构建促进创新的官产学研合作体系具有指导意义,更对创新体系形成以后的合作方式、合作深度、合作强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框架。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3.

[2]Chesbrough,H.W.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P.xxiii.

[3]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鼎力打造首都创新生态系统[J].前线,2006,(10).

[4][美]朱迪·埃斯特琳.美国创新在衰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8.

猜你喜欢
区域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分割区域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小区域、大发展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