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2-01-27 22:21李小辉罗春梅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小辉,罗春梅

(1.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与经济系,云南临沧677000;2.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法系,云南临沧6770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人民群众,真正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由深奥到浅显、由官方到民间、由学者到民众、由非日常生活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理想与信仰,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既来源于日常生活,又扎根于日常生活、服务于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以日常生活为基点,研究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内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多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视野、引领方向及其认知模式等方面,忽视了这一论题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朝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生活叙事,其核心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本文将在分析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阐述日常生活中马克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与途径。

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研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论题的前提和基础,是首先要理解“生活”的概念,并区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关于“生活”,中国生活学的首倡者黄现璠对它的定义和分类是:“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1]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永不停息的生活史。生活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人类形形色色的生活历史构成了人类的整体发展史。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活动领域和活动图式的不同:在活动领域上,“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2]都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反之则是非日常生活领域;在活动图式上,日常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休闲活动、日常交往等,非日常生活则是以“社会总体或类的存在与再生产为宗旨”[3]的活动,包括社会生产、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这里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指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日常生活对于非日常生活起着主导、决定和制约作用,是一切非日常生活的基础,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行着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日常生活领域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领域,只有少数人主要活动在非日常生活领域,即便如此,也自始至终脱离不了日常生活领域。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日常生活领域而孤立存在。所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关注的主要领域,是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和赖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领域和重要传播平台。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切实发挥了指导和引领作用,并有效落实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完全地实现大众化。

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和传播主要偏重于非日常生活领域,自觉的非日常生活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领域和重要发展平台,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基本领域的自在的日常生活却往往被忽视,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得不够理想,出现了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

一是部分人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至今,受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利益诉求等业已多元化的影响,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潮日趋多元,由此导致人民群众认知和信仰的多元化趋向,甚至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的情况。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变得只关注获取私利并以之为生活目的和价值追求,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些空洞的理论和说教,与执政党密切相关,与自己相距甚远,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甚至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种思想倾向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分隔成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是部分人偏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偏差,成为“物化的人”和“单向度的人”。在他们看来,商品不只具有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单纯的使用价值,更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开始不遗余力地追求物的享受,最终成为物的奴隶。过度追求物欲享受也导致了部分人对利益的无限欲求和对金钱的疯狂追逐,将对金钱的占有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为了金钱不惜背叛亲人、朋友甚至危害社会,从而使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这些人沉湎于私利、私欲,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一旁,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是天方夜谭,严重偏离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三是部分人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使部分人开始笃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只强调和关注个人利益,想问题、做事情总是从自身出发,不考虑他人利益,漠视集体利益,损害国家利益。还有一部分人受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盲目攀比,骄奢淫逸,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标准并加以模仿。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和网络传播的助推,西方意识形态更是以形式多样的隐性手段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观念和价值判断,使一部分群众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动摇。

三、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彻底、完全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现实,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民群众心中,引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向,规范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指导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重视思想理论层面的研究,更要着眼于生活实践层面的操作。

1.思想理论层面的研究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揭示其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根本性、普遍性指导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只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立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正确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才能使之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指导其日常生活,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简单的马克思主义的世俗化、庸俗化,不能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播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否则将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甚至扭曲,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最终使人民群众远离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既是日常生活的主体,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属性的把握情况,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在人民群众中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只有是民族的、大众的,反映现实、体现时代精神、解决时代问题,与时代有机结合,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走进人民群众并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进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运用,真正实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寻找马克思主义三种形态的有机结合,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的、学术的和大众的三种形态。无论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之指导思想的政治形态,还是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学术形态,在实践上最终都只有落脚到被人民群众所掌握的大众形态,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果只是作为意识形态停留在文献中和报告中,或者只是作为专家学者的专利停留在书斋里,而没有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掌握,那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大众本性。[5]深入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努力寻找当代马克思主义三种形态的结合点,有利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研究,打破以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单向性和局限性,促进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可,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分析日常生活中人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等,才能在日常生活领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指导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2.生活实践层面的操作

(1)切实关注民生发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业务水平。民生发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程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着想,立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关注和关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与支持,人民群众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践行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程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业务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要切实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重点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其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真实,忠实于原著,以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理论视野,借鉴、吸收相关研究的优秀成果;最后,通过组织举办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会、研讨会和交流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和平台。

(2)完善并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制度,着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良性运行。规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制度是保障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必要条件。第一,以制度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地位和指导地位不动摇。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比较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法规,因为这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政府明文规定、法律予以保障,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转化并反映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法规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对象之中并最终转化为普遍政治信仰。第二,国家的各项工作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目标,凸显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点。第三,设立专门负责管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部门,规范化管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内容符合而不是偏离或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工作的长期性、有效性、持久性和连续性,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而不是相互脱离。

良性、健全的民主政治是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保障。良性、健全的民主政治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使之可以通过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解,并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内化到自己的政治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要与民主政治的推进过程相结合,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只有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了,真正开始关心政治了,才能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加快推进马克思主大众化的进程,进而真正、彻底、完全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编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亲近性文本。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等的多元化趋势将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并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就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应始终依靠党和政府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组织、教育和管理工作。其次,应继续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借助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确保马克思主义能深入到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再次,可借助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带有教育宣传意义的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寄寓其中,用寓教于乐的隐形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后,可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马克思主大众化宣讲队,探索出集中宣讲、分散宣讲、主题宣讲、专题宣讲、入户宣讲等行之有效的宣讲形式,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街道、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缜密、逻辑严密,有些甚至高度抽象、晦涩难懂,其研究人员多为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难以学习和理解,这也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人民群众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多样差异,其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各不相同,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传播,一定要针对不同界别、不同层次的大众群体,采用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简洁直接的语言来概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情况,结合当今时代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亲近性文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才能够实现与时代的结合从而引起大众共鸣。

[1] 黄现璠,甘文杰.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7(3):1.

[2]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1990:3.

[3] 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J].求是学刊,2005(6):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5]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N].光明日报,2009-08-04(9).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