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国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因此,对邓小平思想生平的研究是中共党史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思想生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1975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时期,对1975年以前,特别是对邓小平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时期思想的系统研究明显不足。《邓小平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和实践研究》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该书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对邓小平在晋冀鲁豫根据地时期的主要思想和实践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阐述了邓小平革命时期思想与作为我党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读后使人耳目一新。
应该说,晋冀鲁豫时期是邓小平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邓小平一生中辉煌的时期。从1929年领导百色、龙州起义,一直到1950年指挥解放大西南,邓小平一直置身革命军事斗争的第一线,经历了我们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过程。而抗日战争时期则是邓小平军事生涯走向辉煌的重要时期。作为八路军第129师政治委员,邓小平同师长刘伯承率部在华北前线坚持抗战,创建了华北最大的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邓小平到太行山时,一二九师已打退日军在正太路南部晋中区对初创的太行根据地的六路围攻,奠定了创建根据地的基础。邓小平担任129师政委后,除了密切配合刘伯承做好军事斗争的工作外,在创建和领导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他还立足根据地现实斗争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总结根据地建设的建设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形成一整套关于根据地建设的理论,为把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设成为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立马太行,影响全国”就是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和实践的生动写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期邓小平关于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对他30年后领导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改革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政策和措施都可以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建设的经验中找到源头。因此,对邓小平在该时期的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不仅深化了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而且对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进而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在军队建设方面,邓小平非常善于抓部队的政治工作。他到129师后,首先抓的便是贯彻落实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使部队迅速打开了敌后抗战的局面。他高度重视干部教育,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总是亲自给部队作报告或写文章,引导广大指战员认清形势和任务。他坚持不懈地抓部队经常性的政治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政治工作的组织和制度等。在根据地建设方面,他善于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从实际出发,适时提出根据地建设的指导方针,不断开创新局面。1940年底,他提出了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及党的建设“三大建设”的著名论断。1943年1月,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干会议在涉县下温村召开,邓小平作了《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与今后对敌斗争的方针》的报告,对敌后抗战和根据地斗争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总结,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抗日根据地建设的规律,提出了“一个革命根据地除了必须具备的地理、敌情、时机等条件外,其本身必须具备着革命的武装、政权、群众组织和党四种力量”的科学论断。他强调指出,党在领导根据地的斗争中,要特别注意使各种革命力量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顾此失彼和胡子眉毛一把抓。而只有正确地掌握根据地的规律,加深根据地的巩固程度,才能使之成为抗日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依托,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邓小平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根据地建设的规律,正确地回答了根据地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丰富了我党关于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在党的建设方面,他领导了129师和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整风运动。他特别强调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在1943年11月,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整风就是把全党从思想上、行动上统一在布尔什维克——毛泽东思想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该书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式,全面展示了邓小平关于根据地建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群众工作等思想,客观上诠释了邓小平革命思想乃至改革开放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一脉相承关系。
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和实践的系统总结,不仅对深化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渊源。邓小平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任何一种思想都建筑于长期实践之上。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雏形。从邓小平思想生平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实践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无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晋冀鲁豫根据地时期,邓小平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指示精神,结合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在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党的建设、群众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最终成为贯穿邓小平思想生平的主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勇于打破长期的思想桎梏,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这一理论的精髓。可见,根据地时期的建设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思想基础。
对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的系统总结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独特的创新思维品格:面向现实本身的理论思考,尊重实践的思维方式,多维开放的实践视野,唯物辩证的哲学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理论态度。这使邓小平能够始终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紧扣时代脉搏,与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相通,因而能够不断吸取群众的智慧,不断汲取实践的营养,始终处于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领域和理论空间。新中国成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然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解决这些课题,不可能指望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去寻找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照套、照搬别国的模式。只有以攻克难关的创造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形成新思想,拿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推动我们全新的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为推动社会和谐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对邓小平晋冀鲁豫根据地思想和实践的总结,深刻地体现了邓小平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风范。邓小平始终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胜利前景,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他求真务实,不尚空谈,善于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地作出克敌制胜的作战方案和根据地建设的方针政策;他具有博大的胸襟和气度,善于团结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等等,这些高尚的精神品格与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内在的契合与一致,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是我们今天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该书依据历史事实,对邓小平的实践加以提炼并进行理论总结,构思新颖,史料详实,内容丰富,且思想性强,充分反映邓小平晋冀鲁豫时期伟大贡献和深邃思想、杰出品质,是全面深入研究邓小平思想生平的一部极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作者系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