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的中外文化观*

2012-01-27 21:51陆亚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化观文化

陆亚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毛泽东早期的中外文化观是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毛泽东在他的读书求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早期的文化观。毛泽东早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青年时期,则大规模地学习了西方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引导毛泽东走向世界,以开阔的视野将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对他早期形成民主主义的立场产生了促进作用。

一、青年毛泽东中外文化观的产生

毛泽东早年中外文化观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变化、确立的过程,以五四运动为界,可粗略地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毛泽东主要接触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外文化观尚未明确。毛泽东最早是在私塾念书,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他还爱看中国的古典小说,特别是关于农民造反的故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受到这些书的很大影响,要“学梁山泊好汉”。

1909年,毛泽东第一次间接地接触到西方文化。他读到资产阶级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著的《盛世危言》一书,留下深刻印象。他后来说:“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1]此后毛泽东思想有所转变,逐渐关注外面的世界了。1910年,毛泽东读了《列强瓜分之危险》一书,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毛泽东直接接触西方文化,是在湘乡的东山高等学堂。在这里,他读了一些介绍西方的书籍,如《世界英雄豪杰传》,知道了一些外国伟人。他还阅读了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对西方文化有了初步了解。西方文化的因素,正在逐渐地渗透进毛泽东的思想中。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是在1912年下半年至1913年初。他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名学》,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等一批反映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科学成就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毛泽东除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还受到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中西文化比较观的深刻影响。他的许多观点直接来自严复和梁启超,逐渐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具有了一定的世界眼光。

第二个阶段,毛泽东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研究重点转向西学,其早期文化观基本形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关于东西文化问题的论战。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梁启超等人都参加到这场论战之中。这一时期,毛泽东进入湖南一师学习,受到李大钊、陈独秀和杨昌济等人的重大影响。1918年毛泽东到北京,经老师杨昌济的介绍认识了当时在北大任教授并兼任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毛泽东被李大钊安排在北大图书馆当一名助理员。李大钊的一些观点,如呼唤大道德家、大哲学家,高度赞扬托尔斯泰等,在毛泽东的早期思想里都有明显体现。李大钊主张中西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这一思想也影响了毛泽东。

陈独秀倡导了新文化运动,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十分喜欢读《新青年》,每期都认真翻阅。“可以说,毛泽东从1915年起的新思想的成长,与陈独秀对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2]他曾热情颂扬陈独秀,称他为“思想界的明星”,其精神“至坚至高”。

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在中西文化观上也对毛泽东产生了重要影响。杨昌济曾到日本留学,主要学习教育学,后到英国学习哲学和伦理学,毕业后又到英国和德国进行了数月的社会考察。杨昌济对西方学术和文化有着深入了解,同时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化和学术思想。他主张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吸取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以此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他反对全盘西化的观点。杨昌济在中西文化观上的观点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青年毛泽东的中外文化观是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之下逐步形成的。他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受到多位思想界名人的影响,经过比较选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外文化观。

二、青年毛泽东中外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在早年对中外文化做了一番认真的考察与分析,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得出了两者之间的一些差异。

第一,中国文化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是专制的文化,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价值,相对民主自由。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儒家文化强调严格的封建等级制,以家族主义为基础,要求人们之间遵循绝对的服从关系。青年毛泽东激烈批判了以孔子思想为中心的封建文化。康有为反对拆毁明伦堂,并斥之为“遍游各国,未之前闻”。毛泽东针对此事讽刺道,康有为的话不错,因为别国根本没有孔子、明伦堂这些封建的东西。他提出要废除“君为臣纲”、“君君臣臣”这些封建残留。关于反对孔子的原因,毛泽东认为其中一条是专制,“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3]毛泽东反对中国的专制文化在其评论赵女士自杀一事的文章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认为赵女士不满父母包办婚姻而自杀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的黑暗,恋爱不能自由。赵女士由于其父母,意志不自由,而西洋社会就显得自由得多。西洋的家庭组织,父母承认其子女有意志自由。赵女士因不肯上轿被其父打了嘴巴,如在西洋社会,便可在法庭提出诉讼,或可采用自卫的抵抗方法。西方文化重视个人价值、主张意志自由的人本主义思想得到青年毛泽东的认同。

第二,中国文化缺乏科学精神,相反,西方文化具备这种精神。中国人缺乏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迷信。他指出:“中国的四万万人,差不多有三亿九千万是迷信家。迷信神鬼,迷信物象,迷信运命,迷信强权。”[4]青年毛泽东感叹一些人没有科学常识,把打雷看成上天的惩罚,指出迷信的危害,“不信科学便死”。中国的迷信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婚姻上就是“婚姻命定说”。毛泽东倡导改革婚制,打破婚姻的迷信,最要紧的是打破“婚姻命定说”。中国文化中没有科学精神的原因之一,青年毛泽东认为是中国人没有科学脑筋,不知分析与概括的关系,没有科学的方法,因此知识过于笼统。此外,中国人务虚而不务实,也是一个原因。

第三,中国人的权利意识、组织性不如西方。西方各国工人的政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如果利益受到危害,他们会联合起来,进行抵抗和斗争。针对我国一些人以不懂政治法律为由不议政,毛泽东举例说,意英法美的劳动者也不都懂政治法律,却声称取现政府而代之,俄国的政治全是俄国的工人农人在办理。由于缺乏权利观念,中国人就不能组织起来共同抵抗。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一点没有组织,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看不见,一块有组织的地方看不见。”[5]大规模有组织的事业,都要依靠洋人。毛泽东还分析道,没有权利意识,在于中华民族几万万人,几千年来“都是干着奴隶的生活”,奴性严重。组织散漫在于中国人与国家关系不紧密,只有讼狱、纳赋而已,因此缺乏国家观念,不如西方。建立在国家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不以家族主义为本位,而以国家主义为本位”。[6]第四,中国文化重综合,西方文化重分析。毛泽东指出,学习的方法在于有条理,而“我国古学之弊,在于混杂而无章,分类则以经、史、子、集,政教合一,玄著不分,此所以累数千年而无进也。”[7]西洋则与我国相反,对于一门学问,它将其分为“纯正者”、“说明者”、“规范者”,将各门学问划界分立为科,在一科之中,再划分为界、为门、为纲、为属、为种,“秩乎若瀑布之悬岩而振也”。毛泽东认为我国传统文化过于混杂笼统,不利于文化发展,他赞同西方文化中科学分类,形成体系的思想。

毛泽东分析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研究了中外文化的某些共同点。他经考察发现,中外文化中存在一些相通的思想,如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毛泽东认为孔孟的人性论与康德的意见是一样的,宋代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与康德也是相同的。他认为“各国教育,无性的差别,所留成绩,业已证明”。[8]他还指出欲望因性的差别、年龄的差别、职业的差别、信仰的差别而各不同,而以因年龄有别欲望因而不同一点最为显著。东西方都是如此。此外,毛泽东认为,中外文化中也有一些共同的弊端,如是古非今的思想。

三、青年毛泽东对中外文化的基本态度

第一,实事求是的态度。毛泽东对中外文化作了冷静的分析。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之下,崇尚西学之风盛行,而青年毛泽东没有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他根据自己阅读和接触到的资料,力求对中外文化进行客观的评判。他认识到西方文化中存在一些弊端。在同张昆弟等人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认为,西方人物质文明极盛,因此被衣食住等所约束,仅仅是供身体欲望的满足。他认为这样的人生“太无价值”,人类理想的状态应该不为物质所束缚。

青年毛泽东虽然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也毫不讳言。他反对封建统治者大倡尊孔读经,用封建礼教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他嘲讽当时的国文先生和官立学校仍然固守古法,不能跟上时代。他也批评了我国历来重文、轻视体育的传统。在《讲堂录》里,他写道,我国“文弱者多,国用不振”,因此无法与外国竞争。笔记还举例说日本的学校最重运动,运动的方法也多样,庭球、野球、弓拔、击剑、柔道、短艇、游泳、徒步、远足等等,西方国家也是如此。这些记录旨在勉励国人改变旧观念,健身强国。

第二,辩证的态度。青年毛泽东认识到中外文化各有优劣,都具有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两重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毛泽东是持认同态度的。他推崇国学,重视学习国学,认为“国学则亦广矣,其义甚深,四部之篇,上下半万载之纪述,穷年竭智,莫殚几何,不向若而叹也!”[9]他认为国学常识是国人急迫需要的,因此提出学习国学的方法贵在书籍的选择。另一方面,毛泽东强烈反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因素,指出了中国文化中的种种弊端。这在上文已有述及,此处不再赘言。对于西方文化,毛泽东同样是抱着辩证看待的态度。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前面也有论述。从微观上看,他肯定了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泡尔生伦理思想的价值,也高度评价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学说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他指出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如受物质文明所累,精神追求有所欠缺。他对中外文化的辩证态度集中体现在《讲堂录》中对中西医的论述中。他对中西医进行了比较评判:“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10]他注意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偏”,应当全面辩证地对待中外文化,不可片面武断。

第三,要求改造的态度。由于看到中国文化的弊端,毛泽东提出要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以培养新国民。毛泽东指出,不但中国没有新文化,全世界一样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发展得好坏,仍是未知。毛泽东说:“怀中先生言,日本某君以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诚哉其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11]他认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各占半壁,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因此中外文化都要改造。由此他提出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发刊的目的,在于联聚同人精神,商榷修学,立身,与改造世界的方法。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的改造充满信心,他认为如果实行了民众的大联合,铲除了封建专制,实现思想的解放,那么中国的旧文化就会得到改造。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因此他鼓励我们努力向前,因为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

四、青年毛泽东中外文化观的主要特点

第一,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现实斗争服务。青年毛泽东对中外文化进行分析比较,目的不在于仅作纯粹的学术研究,而在于为现实需要服务。他说:“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12]“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后观亚洲史乃有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13]研究中外文化,是为将二者进行比较,应该立足中国,且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中国,为中国提供借鉴。因此毛泽东曾设想略通国学大要后,出洋求学,得西学大要后仍返于私塾生活。毛泽东虽自己没有留学,对留学也不迷信,但他还是积极支持周围的同志出洋留学,把长沙的留法看作湖南教育界的“一个新生命”,因为他认为留学对中国是有益的。

青年毛泽东常常以西方文化为借鉴,为中国的改革寻找依据。毛泽东指出,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解放,民族联合斗争,打破了宗教强权、文学强权、政治强权、社会强权、教育强权等,因此他呼吁学习西方,联合起来,打倒强权。他指出,西洋各国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无一不起于市民运动。他赞扬市民的力量,号召湖南的市民联合起来。他倡议半工半读,举出国外的例子,说俄罗斯的青年为传播社会主义,多入农村与农民杂处;日本青年,盛行所谓“新村运动”;美国其属地斐律宾,亦有“工读主义”流行。毛泽东在考察西方文化时,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他总是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情况结合起来,不会孤立对待,他希望西方文化为我所用,服务于中国的现实需要。

第二,力求中外融合,取长补短。青年毛泽东对中外文化持辩证的态度,在看到两者的长处时,也没有忽视两者皆有其短。毛泽东早年虽接受了大量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他并不是固守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他的早期文化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突破传统文化的过程。辛亥革命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影响了他的文化建构,导致西方文化在他的文化观中逐渐处于重要的地位,于是“中西文化兼收并蓄,使他的文化架构上的诸要素发生明显变化,传统文化在头脑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14]五四运动以后,俄国的十月革命又深刻地影响了他,使他实现了“以西方为师”向“以俄为师”的转变。但是毛泽东并不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向俄国学习也不是盲目的。他对传统文化仍然很重视。他所希望的是通过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融合,取长补短,创造出一种适合于现代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曾在《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把东西文明会合这一问题列入该会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可见他重视东西文明的融合,而非将两者割裂。他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希望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以改造中国文化。因此他将中外各种学说和思想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取舍,力图能够“汇百家之说为一学”。

第三,具体深入,区分中外文化各自内部差异。青年毛泽东不仅从宏观上了解中外文化各自的特征,同时也在微观上区别了中国文化、国外文化各自内部的差异。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文化有其特殊性。毛泽东曾感叹研究别国学问容易,研究中国学问则较为困难。究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历史半万载,地方七千里,政教若是其繁邃,人情风俗若是其广复”。各地情况不一,极为复杂,且历史悠久,不像日本疆域狭小,德国历史较短。毛泽东指出,地域上的差异,导致地域文化在近代以来存在着不平衡性。有的省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有些则相对落后;有的省风气比较开放,有的省则较为闭塞。基于这些情况,毛泽东认为,各地的改革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他不主张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改革,而是应当各省自治,从小块着手。正是根据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特殊性,毛泽东早年竭力倡导湖南自治。

对于外国文化,毛泽东也敏锐地注意到了其内部的差异性。他发现各个国家之间的国民性格是不同的,如德国人“有一种倔强的特质”,法兰西民族则“素负豪气”。此外,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受到深刻影响,不再以西方为榜样,而开始推崇俄国。他认为全世界仅在俄国有“一枝新文化小花”,“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并打算组织一个游俄队。他将俄国文化同西方文化区别开来,希望学习俄国。

毛泽东早期的中外文化观尚未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有时出现以偏概全的倾向,并且他的文化观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强烈影响,因此在总体方面没有突破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思想的基本框架。但是毛泽东的中外文化观不全面否定传统,也不主张全盘西化,而是力图融合中外文化,以创造一种新文化,服务于中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要求文化服务于中国现实的思想,此后也一直贯穿在毛泽东的文化观中。

[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109.

[2]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6.

[3][4][5][7][8][9][10][11][12][13]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68、305、530、82、422、24、597、86、7、22.

[6][14]黎永泰.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41、39.

猜你喜欢
文化观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谁远谁近?
论李大钊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