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设备科,湖北 襄阳 441000
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的故障分析及检修
赵胜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设备科,湖北 襄阳 441000
本文主要阐述SyamexKX-21血细胞分析仪吸样针滴水,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不能计数和WBC本底错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过程。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故障;医疗设备维修
日本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每小时约60个标本的处理能力,并将所测量的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的粒度分布曲线和18个项目的测量数据作为测量结果显示在LCD画面上,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性能稳定,重复性好,故障率低,维护方便等特点。现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检修过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1 故障现象
开机做空白测试时,吸样针内部滴水。
1.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开机仪器做空白测试时,无压力报警,但清洗杯上移时,可见到吸样针内部滴水。清洗吸样针的工作过程为:清洗杯下降,同时注入清洗液,吸样针外周的血,并随清洗液一起被吸入废液瓶,当清洗杯到达吸样针的底部时,清洗液(包括血液)从针尖冲出并被吸引到废液瓶中;当清洗杯往上移时,清洗液不会吐出也不会吸引到针内。结合该工作过程和管路分析,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分血阀松动,导致压力泄露。
(2)原始负压不足。
(3)MV21-1阀出故障。
拆开分血阀,清洗后重新安装。做空白测试,故障依旧。打开仪器外壳,拔掉仪器的负压,进入仪器的状态显示界面。拔下负压调节器下端的三通连接管,堵住与负压调节器的端口,观察仪器的原始负压为615mmHg,(一般>600mmHg均为正常),原始负压正常。进入维修模式,通过仪器的软件来控制MV21-1号阀的开启和关闭,可以看到该阀的指示灯亮熄,但仔细听该阀的动作声音。与其他的电路阀对比,该阀开启关闭几乎听不到声音。关机拆掉MV21-1号阀,可以明显的看到阀芯有多处结晶,造成MV21-1号阀关闭不严,导致当清洗杯上移时,冲洗吸样针内部的清洗液由于MV21-1号阀关闭不严,清洗液又注入到吸样针内,从而导致了吸样针滴水的故障。去除阀芯内的结晶,安装复原。开机测试,清洗吸样针时,无液体漏出,故障排除。
2.1 故障现象
仪器报WBC***不分类,HGB错误。
2.2 故障分析与处理
仪器提示WBC***,HGB错误,但分析RBC及PLT均为正常,WBC计数池计数时可以看到液面明显下降,液面下降太多低于小孔,WBC计数池被吸空了。因此,可以判断加入WBC计数池的液体总量少了。结合HGB错误,初步判断为1mL溶血素没有加入或加入量不足。于是尝试用注射器加入1mL溶血素,在样本分配WBC变色时将1mL的溶血素加入到WBC池,WBC、HGB计数正常。由此可以判定为1mL溶血素未加入到WBC计数池。分析管路发现,在溶血素和WBC池之间有一个MV4号阀,把MV4号阀的下口管道拔掉,测试观察液体排出,接好下口管道,再把MV4阀上口管道拔下,测试观察无液体流出。由此,可判定为该阀出故障。拆开该阀可看到阀芯的弹簧已锈蚀,将阀口堵死,最终导致在WBC及HGB计数时溶血素不能通过该阀,最终没有加入到WBC计数池,进而出现该故障现象。更换一个新的MV-4号阀,连接好相应的管路,开机做标本测试,WBC、HGB计数正常,故障排除。
3.1 故障现象
仪器做空白时,报WBC本底错误。
3.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导致该错误可能有以下原因:
(1)使用的试剂,仪器的计数孔、管道有污染。
(2)WBC检测部堵孔。
(3)电极有渗漏或外电极受潮。
清洗SRV分血阀,更换稀释液,并用cellclean清洗液浸泡WBC池15min,用专用小刷清洗WBC红宝石小孔,并进入维修模式。执行排除堵孔程序后,故障依旧。观察电极均完好,并无缺损。考虑到最近一周连续下雨,房间的湿度比较大,怀疑为外电极受潮,导致电阻过大,致使WBC本底偏高。用吹风机热风吹WBC外电极3min后,待温度降低后,做空白测试,WBC空白正常,故障排除。
在维修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仪器的故障,同时,也不能忽略仪器工作环境,因为环境的温度、湿度、电磁辐射将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仪器的性能和参数。
[1] 郭秋燕,王晨.KX-21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2006,5(3):56-57.
[2] 朱根媞,沈霞.现代检验仪器分析技术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3] 刘正轩,王侠.Sysmex 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WBC不计数故障[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81.
Fault Analysis and Trouble-shooting of Sysmex KX-21 Hematology Analyzer
ZHAO Sheng
Equipment Department, Xiangyang No.1 People's Hospital, Xiangyang Hubei 441000, China
10.3969/j.issn.1674-1633.2012.02.043
2011-09-24
作者邮箱:zhaosheng5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