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飞,彭红雷,管素叶
(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zhyfree@163.com)
提升医学院校青年新媒体素养的思考*
郑燕飞,彭红雷,管素叶
(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zhyfree@163.com)
医学青年新媒体素养的现状表现为以下方面: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为医学青年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传播形态;网络交流和娱乐休闲为医学青年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医学青年对新媒体有自身的认知态度;新媒体也对医学青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医学院校青年新媒体素养培养工作的机制包括:明确医学青年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动机;提升医学青年对新媒体知识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提高医学青年在道德与自律方面的方式;规范医学青年参与或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能力。结合医学伦理学理论,从健全医学院校新媒体素养的培养体系、创新教育主体自身新媒体素养的提升途径、完善医学教育客体新媒体素养的培养方式等三个方面对医学院校提升青年新媒体素养的具体方案进行补充。
医学院校;医学青年;新媒体;医学伦理学
社会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和期望值在不断提高,医学院校对医学青年的教育也面临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巨大挑战。一所合格的医学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不仅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高水平的教学,也取决于其培养的医学生是否具备适应高科技网络时代的伦理素养。而良好的新媒体素养是新时代下医学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过程是一项塑造医疗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学院校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医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提升。
西格里斯曾提出,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不仅要防治疾病,使机体得到康复,还要使人身心得到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1]医学的两重属性决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人文科学素养培育的具体课程主要包括哲学、历史、法律、伦理、艺术和行为科学素养等。新媒体素养的概念则是伴随着新技术高速发展而产生,[2]其具体概念为:人们正确判断和理解网络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制造和传播网络信息的素养。[3]
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是新媒体素养的必要前提,而媒体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对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倡导网络媒体积极健康的传播医疗卫生知识,从而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坚守职业道德;通过对重大成功医疗事例正面的网络媒体宣扬,从而增强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尊严感;[4-5]通过医护人员与人民群众的网络媒体交流,使医疗卫生人员更好地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而体现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
笔者以浙江省医学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医学青年新媒体素养的现状。研究以温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中的医学青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医学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统计分析结果。
在新媒体所有的媒体形态中,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搜索医学相关知识比重分别为94.4%和87.3%,其中多以微博、博客、飞信等交流方式进行网络沟通;其次是数字视频(53.4%)、移动电视(12.6%),而传统媒体电视、报纸等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低,分别为2.5%和3.47%。与传统以医学杂志等为主体媒体素养形式完全不同,被抽样的医学生多数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获取医学影像资料或医学信息。
尽管医学专业的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于其他专业更为繁重,但各种交友类网站和网络游戏还是占用了医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占71.3%;而选择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医学学习的学生较少,仅为11.5%。由此可见,医学生借助于新媒体进行积极主动式地接受与学习相关知识的情况较少,表明医学青年还未从理性上真正理解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大多数医学生能正确分辨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真与假,好与坏,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学习对自身健康有益的知识,自觉抵制各种垃圾信息和非文明媒体内容。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其对人的身心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较高,有74.8%的医学生认为媒体传播的垃圾短信或非健康内容对自己影响不大,多数医学生能理性面对各种非健康媒体内容,但仍然有17.5%的医学生认为其对自身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认为其部分内容违背了社会公德和医学伦理,建议相关部门严加管制。
大部分医学生对新媒体给社会医学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持肯定态度。80.3%的医学生认为通过新媒体进行医学知识交流,有利于患者快速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缓解医患矛盾。各种交流类网站,如微博等的兴起,使疾病咨询可通过网络进行。因此,患者无需到医院,就能在任何时间在网络上清楚地将自身的疾病情况讲述给相关的医生,通过网上咨询得到医生的指导。这种公益性质的治疗给患者的就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医学伦理的人道主义精神。
对医学院校而言,新媒体是其管理体系中的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医学青年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对医学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医学院校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特征和传播方式还缺乏了解与判断,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辨别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升教育对象的新媒体素养,是目前医学院校教育主体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新媒体对医学青年产生的各种影响,医学院校有必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建立相应机制,而目前已有的机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新媒体参与动机是衡量受众媒体素养高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参与过程中,应明确医学青年“维护人类健康利益”的新媒体参与动机,在医学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课程,引导其努力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提升医学院校新媒体素养的基础。[6]
我国多数医学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专业背景多为医学,知识结构相对欠缺,学生接受的新媒体知识渠道较窄。因此,对于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医学青年来说,除了相关医学技能的培训,还应加强其对新媒体知识多重属性(包括新闻信息、娱乐、宣传等)的理解和学习,以医学守则、医学宣言等形式明确医学生“哪些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这是医学青年是否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医学青年接触患者的机会较多,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青年的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到各教学点和医疗单位,医学院校应积极给医学生灌输“防病治病、救死扶伤是所有医务人员的天职”这一医学道德思想,规范医学生的媒体传播途径,正确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以达到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这是衡量医学生是否具有较高媒体素养的重要指标。[6]
当前新媒体发展还处于比较自由的状态,网络上充斥着未经审核筛选的不健康信息和各种网络咨询健康或疾病的问题,如何通过“尊重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等医学伦理原则,准确地、有选择性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也是医学青年必修的一门课程。如何提高医学青年的自我道德认知与自律能力,关系到其自身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对其进行必要的道德和法制教育是有效杜绝新媒体负面影响、提升其新媒体素养的最终体现。[7]
尽管现有医学院校新媒体素养的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操作价值,但是在培养体系、教育主体提升途径和教育客体培养方式等方面还有欠缺。鉴于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方案进行补充。
医学院校的新媒体使用对象为教育者主体和被教育的医学青年两类,新媒体素养直接关系到全体师生的综合素养,其新媒体素养的提升过程具体包括对这两类对象分别进行道德伦理素质、网络操作技能和传播技能三个方面素质的提高。其中,道德伦理素质决定大众传媒的基本方向,医学青年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伦理素质,从“遵守医德权利和义务、树立医德良心和荣誉、保持医德情感和理智、维持医德胆识和审慎”四个医学伦理学角度恪守自身的道德和操守,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网络操作技能的掌握是社会发展对大众职业技能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医学院校最缺的内容,加强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是保证医学青年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同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媒功能,提升医学青年的传播技能、提高传播者的素质也是新媒体素养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医学院校加强对传播者传播学等知识的教育,才能建立良好的网络传播舆论机制,高效合理地运用传媒信息,并进一步提升医学青年的新媒体素养。总之,道德伦理素质是前提,网络操作技能是内在要求,传播技能是外在条件。[8]
高等医学院校要切实提高医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一定要从教育者主体抓起。教育主体根据临床教学工作的法律道德特点,本着“既要关注教学,又要重视医德;既要发挥医学教学的主导性,又要调动医学生媒体学习的主动性;既要维护患者利益,又要兼顾社会公益;既要开展躯体疾病服务,又要开展心理和社会服务”的原则,掌握新媒体相关知识,灵活地对新媒体信息进行筛选,从而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权威的地位,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地组织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的网络技能比赛则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对其工作职业的积极性,进而强化其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新媒体素养。[9-10]
医学生是医学院校教育的对象,良好的医疗人际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新媒体资源对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护际关系、医护关系等进行了解极为重要。对于已有的新媒体传播活动内容,在医学青年群里中普及程度比较高,且技术成熟,医学生可积极利用此类新媒体技术对社会医疗人际关系进行熟悉,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上建立起真诚负责、平等合作、客观公正的医患关系。
[1]顾鸣敏.医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8-20.
[2]张婷艺美,罗忆.论提升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J].新闻世界,2008,(12):121-122.
[3]杨晓强.医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四川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J].魅力中国,2010,(13):252-253.
[4]刘海容,余志海.医药卫生信息传播的伦理学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41-43.
[5]康芳琴,董淑彦.医院对外宣传的探索与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536-537.
[6]王勇安,张建耕,吴洁.论大众传播医学伦理评价的四个关键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67-768,785.
[7]卢丹萍,王晓萍,公立医院新闻宣传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68-69.
[8]刘琳,李英.高校学生使用微博和社交网站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调查[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73-77.
[9]王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传媒素养建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0):58-59.
[10]黄岩.当代大学生媒介接触与价值观现状调研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0):75-77.
〔编 辑 李恩昌〕
Thinking on Improving the New Media Literacy in Youth of Medical College
ZHENG Yan-fei,PENG Hong-lei,GUAN Su-ye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This paper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media literacy in medical youth as following aspects: mobile phone message and the Internet are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new media forms for medical youth;network speech communication and recreation are the main purpose for medical youth to use new media;medical youth have their own cognitive attitude on new media;new media also has certain effect on medical youth.At present,the mechanisms of new media literacy cultivation in young medical college youth includes:making clear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medical youth in the process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promoting the reading and critical ability of youth to new media knowledge;expanding the ability of youth in medical morality and self-discipline;specifying the ability of medical youth in participating or using new media in dissemination.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medical ethics,this paper provides supplements to the specific programs for promoting new media literacy in medical youth through three aspects,including perfecting the training system in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improving the promotion ways for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promoting the training mode for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on new media literacy in medical youth.
Medical College;Medical Youth;New Media;Medical Ethics
R192
A
1001-8565(2012)06-0811-03
* 资金项目:2011温州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立项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自主-互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2;2011年度浙江省青少年工作重点研究课题《共享社区新媒体时代吸引凝聚青年的新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D20110228;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跟踪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实证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10JDSZ3074
2012-08-07〕
20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