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信息化在我国建设施工企业推行的时间并不短,但是取得的成效并不多。尤其是项目管理软件在我国起步较早,80年代初期就有建设单位开始使用。然而推行信息化实际上是改造企业的一个过程,也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是关乎企业未来的重要战略之一。
随着全球建筑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大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研究、开发项目受到各大建筑企业的重视,如今各大建筑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系统,在实际运作中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得到了良好的回报。系统结构和处理模式正在向高度集中化、智能化趋势发展。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属于高科技应用范畴,其知识运用涉及企业现代化管理、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自动化信息处理等学科领域。对企业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自动化生产水平和资金积累水平整体上有很高的要求。
福布斯媒体集团旗下的订制研究部门 ——Forbes Insights近日发布信息管理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年收入5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每年由于数据相关问题造成的损失超过500万美元。事实上这些企业都认为确保企业上上下下都能获得准确、可信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但他们在改善数据质量和可访问性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信息化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信息化中关于协同还存在问题。名为《管理企业信息:为企业领导出谋划策》的研究报告,全面审视了世界一流企业的信息技术(IT)与业务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寻求最佳数据管理模式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揭示了改善信息管理的主要趋势、错误观点以及潜在障碍。基于对全球200多位企业IT和业务管理人员的反馈调查结果,Forbes Insights报告发现很多企业的IT专家和业务管理人员对如何最好地管理信息存在很大的分歧,包括在谁“拥有”数据(业务用户还是IT人员)问题上双方也缺乏共识。
显然,很多全球最大的企业正在为不一致或不准确的数据付出代价。在调查研究中,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与数据相关的问题每年会给他们造成500多万美元的损失。此外,18%的受访者估计所在公司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超过2000万美元。而这仅仅是数据协同中一项的损失。
现在企事业单位对协同的认知度、认同度都已足够,在协同方面的需求正呈现大规模爆发的态势。在未来5年,协同软件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有可能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平台和展现窗口。在企业信息化的终极蓝图中,将会出现一个统一的平台和窗口。这个平台和窗口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目前两个系统比较有可能,一个是以ERP为代表的核心业务系统,另一个就是以协同软件为代表的办公系统。在云时代,协同软件是可以很方便向云迁移的软件之一,也是企业尝试使用云计算的突破系统之一。
IT技术发展到今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工具,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企业能否建设出有成效的信息化,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否成功上线,信息化能否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价值,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