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芳,张 荣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7)
校企联合办学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教育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结果,它不仅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国校企联合办学在制度上、管理体制上等大胆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丰硕成果,这给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地借鉴机制。然而,在联合办学的发展过程中,诸多阻碍教学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需要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逐一发现并且妥善解决。本文将通过对校企联合办学所存在的问题剖析以及解决对策的提供,对校企联合办学进行一个比较完善的说明。
任何管理体制以及政策的实行都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市场的接收,只有这样,才能在更有保障的前提下健康发展。然而,关于企业参与办学税收优惠、减免等方面国家政策都没有具体落实到位,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够成熟和完善,这使得校企联合办学在大多情况下都无章可循、无规可依。
当企业还处在家庭作坊式的阶段时,由于其小规模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对职工素质要求不高,因此,对校企联合办学也不那么重视。可是当企业发展到集团公司的阶段时,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管理严格,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职工素质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就会意识到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对校企联合办学就产生积极性。同时,只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有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与院校进行合作。就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动机与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选择联合办学的对象时,必须注意到企业的发展情况,并根据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
多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仍然绝大多数是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凭借“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走进高职课堂,屡屡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部分学生却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睡觉、说话、玩手机等现象,结果教师讲完了一堂课,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部分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的学生却不清楚老师这节课讲的内容。这样的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学生本身也是有思想、有愿望、有意识、有兴趣的人,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充分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能动性。显然,上述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传授知识而不是以智能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的,而是以牺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代价的,它根本无法适应当前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在校企合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对责、权、利的划分比较模糊,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参与和指导,学校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缺乏应有的协助和支持。校企之间的价值链、利益链未能有效连接。
校企联合办学对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提倡与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或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或直接参与联合办学,是推进校企联合办学的有利条件。
企业的环境毕竟与学校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学校的轻松自由的氛围可以为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提供一个舒心、体贴的空间,而企业的安静、秩序井然的特征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企业在接收学生的专业、数量等问题上,要因地制宜地结合自身的实际力量和因素,根据自身的规模、教学条件等因素作慎重的决定,不宜盲目接收;其次,企业要尽量委派专业人士随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切实地解决学生的困惑和懵懂,为他们适应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作好一定的铺垫;再者,企业要实行激励学生斗志和表现力的评价方式,因人而异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自信心的支配下较好的完成任务;还有,企业的培训课程要充分结合学校的课程安排等具体情况,尽可能地配合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途径的走向,不至于给学生留下太大的落差。
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中,理论课程所占据的比重过大,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利于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及时匹配。要想实现科学顺利的校企联合办学,就要先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结合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改革,使得学校的教育进程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具体来说,要切实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企业的最新设备和操作模拟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的过程中,要在与企业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尊重企业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向企业展示自身的优势,使得校企合作变得更加顺利和愉快;在加强质量、竞争、团队、规则、创新等企业所要求具备的意识方面,学校要积极地将其作为培养的既定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出发,与企业进行良好的咨询和沟通,从而避免跟风行为,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全面进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中去。
在现有的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中,尚未有一套专门的保障体系来促进校企联合办学的进展,但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合作制定一套适应发展的运行规范和机制,以取得双赢的效果。可以通过共同成立校企联合教育委员会的方式,由学校的主要领导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代表管理,为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目标、建立制度等方面提供一个有保障的沟通空间;共同讨论制定人才培养和锻炼战略,在实行教育改革和专业考核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实行;学校和企业都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人才观等科学观念,在合作地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机制,使得所制定的共同管理体系适应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校企联合办学的这种新型模式尽管还处于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发展初期,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有效基础保障下,学校和企业通过不断地尝试和领悟,终将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更加光明的天地,从而为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批有素质、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1]孙圣勇,赵婷婷,江秋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转变成功的若干条件[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16-18.
[2]鲁阿群.浅谈旅游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8):3-5.
[3]朱李楠,朱 斌,陈 皓.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02):2-4.
[4]刘 亚.深化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的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