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并郁火冲逆临证体会

2012-01-26 12:32:34邓丽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8期
关键词:肝胃香砂养胃

邓丽芳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新兴社区卫生服务站,530200)

肝胃不和的一般临床表现医者大都熟知,下面论及的是笔者在临证中遇到的一种特殊表现,简述如下。

症状特点

此类患者就诊的首要主诉常是:总觉咽喉部不爽,且阵发性感觉腹中气顶咽喉,咽喉窒阻感明显,其状甚苦,甚者有发作欲死感。由于咽喉部的感觉症状明显严重于腹部不适症状,患者常常将腹部病情忽略不述,容易被误诊为咽喉疾病,据此治疗起效不显。对此类患者如果注重收集和分析腹部症情是能找到病症发生的根本原因的。其实此类患者常有饮食不节、胃肠受损史,常伴脘腹或胀或痛,或嗳气,或肠鸣嘈杂,或食少、食欲不振,或大便不调(便时不爽、次数增多、时结时烂或溏烂)等前期症状。病属胃脘痛,证型为肝胃不和,郁火冲逆。

病因病机

病因:①饮食不节,胃肠受损,胃失和降,影响肝之疏畅,肝气郁滞,一则可反过来横逆犯胃,二则可致气郁化火。②患者常食辛辣温燥及不洁食品,除伤胃外,还致热蕴胃肠及肝经,导致火气内伏。③患者除饮食伤胃外,还素体肝火偏盛,或常情志不遂易致郁气化火。

病机:上述病因首先导致胃失和降,肝胃失和,出现肝胃不和的前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导致肝火内伏,火性炎上,可以夹气循经向上冲逆;肝火聚经夹气上逆,冲激肝经上达之部——咽喉及鼻咽部,出现气顶咽喉、窒阻不畅之苦状,因肝经“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喉头及鼻咽部)”。

治疗体会

治疗上一要去火、降火以解气顶咽喉之苦;二要行气疏肝、健胃养肠以调和肝胃;三要患者注重养胃,要求患者调节饮食、调畅情志,避免胃肠继续受损,避免火热内伏,以除病因。在用药上,去火降火笔者常用黄连,选加车前草、连翘、鱼腥草、败酱草、牛膝等药;行气疏肝常用枳实、枳壳,选加佛手、莪术、夜交藤、白芍等药;健胃复胃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加白及、白芷,选加神曲、麦芽、橘红、制半夏、煅瓦楞子等。在养胃、调节饮食上,除一般常规要求外,特别要求患者食物要嚼烂,避免硬韧难消化及过热、生冷、致胀气饮品等食品入胃。对于不方便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成药常联用复方黄连素片、香砂养胃丸、胃舒颗粒、枳术丸、逍遥丸,选加云南白药;西药常用法莫替丁片、奥美拉唑片、西米替丁片保护胃黏膜,选加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克拉霉素片治幽门螺旋杆菌。

典型病例

患儿,男,10岁。主诉咽喉不爽,胸稍闷,反复气顶咽喉,发作欲死1个月。按咽喉疾病治疗症状无好转。经引导问诊,患儿述其腹胀纳呆食少已有半年,伴时嗳气,少反酸,腹痛不明显,仅时有隐痛,大便时硬时溏,舌质淡红,苔黄稍腻,脉弦。查:咽充血(+),双扁桃体稍肿,腹软,脐腹及上腹轻压痛。问及平素饮食,患儿述常食辛辣有色零食,平时对其他杂食也不节制。中医诊为:胃脘痛(肝胃不和,郁火冲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成药联用复方黄连素片、香砂养胃丸、逍遥丸、云南白药,西药用法莫替丁片、阿莫西林胶囊。中成药丸服前先溶水或饭后服,避免因难化而复伤已损之胃。1周后咽喉及腹部症状明显好转,用药2周诸症消失。嘱日后要注意养胃,调节饮食。

猜你喜欢
肝胃香砂养胃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养胃六法 缺一不可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06
早餐这么吃,健康又养胃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 22:01:21
粗粮养生不养胃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7:49:04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6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