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2012-01-26 09:51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嘧啶磺胺氏杆菌

杨 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五团兽医站,新疆 博湖 841403)

1 发病情况

2005年12月20日,山区冬草场马某放养的1 000头牦牛,近一周来陆续死亡27头,主要病症以40℃以上高热,咳嗽,气喘,流涎,腹泻,柏油样稀便,有时带有鲜血,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发病率25%以上,病情不能有效控制,畜主向我中心请求救治。

2 临床病症

病初高热,不食,精神沉郁,呻吟,痛苦病状,咳嗽,气喘,流涎,腹泻,多为柏油样稀便,有时带有鲜血、恶臭,后期出现脱水,消瘦,卧地不起,咳喘加重,最后全身衰竭而死,发病急、病程短,一般3~5d死亡。

3 病理变化

全身呈出血变化,皮下、支气管、心包膜、脏器浆膜层布满针尖样出血点,肺肉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切开后有白色泡沫样分泌物,胸膜腔少量积液,支气管黏膜布满针尖样出血点,腔内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渗出,肝脏肿大,切开时包膜容易剥离,肝脏质地松脆、易碎,脾脏肿大不明显,瘤胃绒毛膜层脱落,胃内壁出现血点和溃疡,肠道黏膜呈弥漫性出血性病变,结肠黏膜脱落,肠壁出血,肠腔内充满暗褐色内容物,全身淋巴结出血样变。

4 实验室检验

4.1 染色镜检 采集病死牛病变严重脏器,如支气管黏膜、肺、脾、心内膜处进行涂片固定,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浓染、两端钝圆的小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杆菌。

4.2 分离培养 将病死牛胸腔渗出液、前腔静脉血液、支气管肺内渗出液、脾取样分别接种于血清琼脂、普通肉汤培养基上,进行37℃培养。结果在血清琼脂上生长丰盛,在45℃折线下检查呈现桔红带金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在普通肉汤中呈均匀浑浊、有沉淀,振摇时沉淀物呈瓣状升起,培养物涂片呈双球状短杆菌,两极染色不明显,初步判断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4.3 药敏试验 高度敏感的是磺胺嘧啶、土霉素、氨苄青霉素,中度敏感为青霉素、链霉素。

根据临床症状、体症、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巴氏杆菌病。

5 治疗

首选磺胺嘧啶、土霉素、氨苄青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

腹泻轻者用5%含糖盐水,重症改用林格氏液加碳酸氢钠溶液补液(按病牛体重进行测算)。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发绀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过氧化氢溶液500mL,缓解缺氧症状。

用温盐水1 000mL加入痢特灵、庆大霉素、磺胺嘧啶、氧化可的松,每天灌肠1次。

隔离病畜:全群紧急预防注射牛出败苗,一月后再加强1次。

6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驱虫,抓好秋膘,增强牲畜体质,提高抗病能力。(2)规范免疫程序。在每年的5月、10月两次预防注射牛出败苗,经过2年观察,无该病例发生,证明预防免疫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嘧啶磺胺氏杆菌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右美托嘧啶联合纳布啡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养殖环节是畜产品安全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