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角度说,人的感官长期处于同一状态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疲劳,听觉、视觉、味觉莫不如此。有个传统相声段子叫报菜名,一个丸子就能说上几十种,干炸丸子、四喜丸子、红烧丸子,等等。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安全工作,如果也能多几种科学实用的“花样小菜”,员工不仅乐意接受,避免疲劳,而且还会记忆深刻。
企业中的安全规章制度,要严肃认真不折不扣地执行,要长期不懈地贯彻落实,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有个现象也需引起注意。生产岗位员工的文化知识和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技能和处理问题方法也不尽相同,那么,如何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如何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如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成了考虑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点。长期的工作实践证明,安全中主要采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也是一剂治病的良药。但是,也应看到,教育和培训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是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全吃同样的药显然不合适。安全教育方式,如同平时在家吃饭,仅有米饭馒头是不够全面的。适时补充些品种繁多的“花样小菜”,定会起到香甜可口、增进食欲的作用。
生产岗位中,有许多基层单位的安全宣传新颖活泼,值得借鉴。有的把安全模范员工认真工作的照片制成简易挂历,分发到班组或个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头戴安全帽、手戴防热手套等标准形象刻画在员工脑子里。类似的还有全家福园地、小简报、小演讲、安全喊出来、自编安全歌曲、员工现身说法……这些活泼生动的形式,就像不同种类的“小菜拼盘”可口开胃。
齐鲁石化研究院“花样小菜”就不少。他们请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结合本岗位的实际情况讲亲身经历、感受,讲容易忽视的隐患,讲违章会带来哪些后果等,使大家“零距离”感受到事故隐患就在身边,不严加防范就会出现“真老虎”。还有的用讲故事、小演讲等形式,不分年龄、不分学历用自己的事例给大家讲一课,谈感受,每人都来当教员。事实证明,这种贴近岗位的多样化方式,既便于理解接受,又使人倍感亲切。由于少了些说教的单调性,多了些亲和的灵活性,又是身边的例子,因而受到员工普遍欢迎。
由此可见,安全工作需要多样化的“花样小菜”,才能把各种制度落实到员工的心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