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山东省枣庄市畜牧兽医局,山东 枣庄 277800)
“防重于治”,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维护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在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多年的基础上,笔者分析探索出“一二三工作机制”,即一个目标,二个保障,三个机制。
不管是工作在动物防疫第一线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还是畜牧兽医部门的主要领导,他们的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们吃到放心的畜产品,防止“病从口入”,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再单是畜牧兽医部门的孤掌难鸣的状态,而是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全民总动员,已经形成了一种合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一是资金保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防疫物资和经费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社会公益服务性的事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付。因此,疫苗配套经费、疫病监测经费、应急物资储备经费、基层动物防疫和补助经费等等各项资金急需争取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做到资金充实、专款专用。只有全力保障了资金,才能真正做好“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
二是人才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既要有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有管理型人员,更要两者的结合。对于人才一是靠引进高校毕业生,二是靠培养在岗的工作人员,更重要的是要在使用中培养。针对动物疫病“旧病不断,新病频现”的现象,从省级畜牧兽医局到区(市)和镇(街)的畜牧兽医部门,每年都会结合当地现状举行多期“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防疫队伍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是提供外部条件,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这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
一是责任机制。国务院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对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但是,这些制度在日常的防疫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尤其在乡镇,动物防疫的责任还不够明确,也没有科学的分解。因此为了增强各级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更好地完成各自所担负的防控工作任务。各级政府之间、各级畜牧兽医局之间、各区(市)畜牧兽医局与乡镇兽医站、乡镇站与村级防疫员和饲养场(户)都要签订了不同形式的防控责任书。责任书的层层签订不仅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解决了动力问题;也从“应付干,到认真干”,解决了态度问题。
二是考核机制。对于各级部门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严格督导检查和考核,进行清晰地奖惩,要从“干好干坏一个样,到干好干坏不一样”,解决绩效问题,认真落实乡镇畜牧兽医站评比达标制度和村级防疫员考核制度。比如我市每年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后,将按照详细的验收标准对各区(市)、各乡镇(街道)兽医站的动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评比打分,并将结果进行全市排名通报。对工作做得好,名列前茅的区(市)、乡镇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业务考核,坚持“多劳多得,干不好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对于责任心强、工作优秀的适当给予奖励,大大增加了广大基层人员的动物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豪感,保障了防控一线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是长效机制。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利民工程,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巩固其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动物疫病免疫、监测体系建设,不仅要做好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还要统筹兼顾做好其他重点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综合防控工作。其次要加强制度化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疫情报告和核查制度、免疫通报制度等。再则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成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并根据不同的重大动物疫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持应急物资完好有效,并不定期进行应急预备队培训和演练。还要建设完备兽医实验室等动物防疫基层设施,全面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总之,多措并举夯实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