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1〕。西医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降低右心负荷为治则,但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中医中药治疗常可取得较满意疗效〔2〕。笔者近年来采用五拗汤加味治疗老年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来我疗区及门诊诊治的60例老年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程最短2年,最长10年,合并冠心病18例,脑中风后遗症20例,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0~75〔平均(66.2±3.28)〕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2~75〔平均(65.7±2.9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3〕中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疾病等。且年龄≥60岁;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五拗汤加味,基本方:炙麻黄6 g,杏仁(去尖)5 g,甘草 10 g,荆芥 10 g,桔梗 15 g,茯苓 10 g,瓜蒌10 g,枳壳10 g。加味:胸膈痞满者,加用姜半夏,旋覆花;恶心纳差者,加用砂仁,厚朴;心悸者,加用泽兰、丹参;头晕目眩者,加用远志,石菖蒲。上药每剂水煎取汁300 ml,150 ml/次,2次/d早晚分服,4 w为1个疗程。对照组:强力枇杷露(无糖型)(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3023220),15 ml/次,3次/d口服,疗程同上。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标准拟定。临床控制: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症状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以及症状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1.6 结果 治疗组30例中临床控制5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控制1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30例中临床控制5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中临床控制0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可见治疗组停药后仍可维持稳定的临床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于中医学“咳嗽”、“久咳”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究其原因为外感、内伤,“咳证虽多,无非肺病”(《景岳全书·咳嗽》),老年人由于器官组织和生理代谢功能减退,多因内伤干肺所致,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
老年患者脾胃虚弱,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阻塞气道,使肺主气的功能失常,肃降无权,上逆作咳;老年慢支患者多于冬季发病,寒冷为重要诱因,张景岳言:“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风邪挟寒邪侵袭肺系,肺气上逆致咳;病程均较长,咳久,肺脾两虚,气不化津,痰浊更易滋生。可见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为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风寒之邪引动痰浊上逆干肺,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五拗汤来源于《证治准绳·幼科》,是由三拗汤加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拌炒而来,为三拗汤类方之一。三拗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以麻黄为君,杏仁为臣,甘草调和诸药,方中麻黄味辛性温,能开腠理,解表宣肺,通调水道;杏仁有苦泄降气、止咳平喘之功;甘草可缓解麻、杏俊烈之性,又可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伍,系古方三拗汤,重在宣肺散寒,五拗汤在此基础上加入荆芥、桔梗。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之效,五者合用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治痰必先健脾”,加入茯苓健脾利湿,“茯苓一味,为治痰速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加入枳壳,使气顺痰消,加入瓜蒌清肺化痰,导痰浊下行。诸药合用,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且宣降有效,咳逆自止。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9-53.
2 徐爱民,刘秋红,周 勇.中医治疗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86.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