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敏
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28
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众多。在临床中,笔者对轻、中度肾性贫血的治疗,主要应用益气、补血、温阳法调治脾肾,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疾病 (CKD)发展至慢性肾衰竭(CRF)后所产生的贫血,贫血只是CRF的一种临床表现,可按中医学中的“虚劳”辨证论治。病因可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禀赋不足,药毒等,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病机是肾元虚衰,湿浊溺毒潴留,肾元虚衰是发病之本,湿浊溺毒是发病之标,为本虚标实之病。病损主脏在肾,常兼多脏同病,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特别是肾阳对人体的生命至关重要,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则全身之阳皆衰,肾元虚衰又能导致肾藏精、生髓功能受损,精的化气化血功能减弱,而产生贫血,脾脏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乏力,湿浊溺毒阻碍气机,阻滞脉络,亦影响气血生成[1]。
据西医医理,肾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损害发展到CRF后,有功能的肾组织 (肾皮质和外髓小管周围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逐步减少,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减少,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凋亡增加为主而造成的贫血。肾性贫血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成质量,增加死亡率,因此必须给予积极治疗[2,3]。
肾性贫血患者证候往往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头晕目眩,腹胀纳差,畏寒肢冷,腰膝酸冷,面浮肢肿,尿少或夜尿多,大便或干或稀,舌质淡暗,苔白或腻,脉细弱或细数。此为脾肾受损,气、血、阴、阳亏耗,湿浊溺毒潴留所至,经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损其肾者,益其精”,治疗以益气、补血、温阳法调治脾肾为主。
秦某,男,65岁。20年前因手指、足趾小关节经常肿痛,来医院查血尿酸增高较多 (具体数据不详),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20年来,间断服用布洛芬、别嘌醇、苯溴吗隆等药,症状时轻时重。近3年来,除痛风症状时有发作外,出现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头晕目眩,腹胀纳差,畏寒肢冷,腰膝酸冷,面浮肢肿,尿少或夜尿多,大便或干或稀等症状。门诊查血压145/90mmHg,血红蛋白80g/L,尿 蛋 白 (+), 血 尿 酸 624μmol/L, 血 肌 酐265μmol/L,血钾4.0mmol/L,舌质淡暗胖,苔白稍腻,脉细弱,诊断为尿酸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中医证属脾肾虚衰,浊瘀阻滞。治以益气、补血、温阳为主,辅以活血泄浊之法。药物:黄芪25g,熟地10g,当归10g,山茱萸10g,山药10g,丹皮10g,丹参10g,牛膝10g,鹿角胶6g,阿胶6g,大枣6g,菟丝子10g,白术10g,土茯苓15g,茯苓10g,薏苡仁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鹿角胶、阿胶烊化,降压用西药氨氯地平5mg、氯沙坦钾50mg,均为每天1次口服,治疗8周,症状减轻,血压 130/80mmHg,血红蛋白升至 110g/L,血尿酸降至312μmol/L,血肌酐177μmol/L,血钾4.3mmol/L。
侯某,女,63岁,30年前因腰痛,尿色发红到医院就医,诊断“肾炎”,反复在本地及贵阳的医院诊疗,症状时轻时重。近10年来,渐出现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头晕目眩,腹胀纳差,畏寒肢冷,腰膝酸冷等症状。门诊查血压155/95mmHg,神少面暗,舌质淡暗,舌下络脉淡暗曲张,苔薄白,脉细涩。尿红细胞 (±),尿蛋白(±),血红蛋白85g/L,血肌酐168μmol/L,肾脏彩超示:左肾90mm×48mm,右肾88mm×45mm,血流信号稀少,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性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中医证属脾肾虚衰,瘀血阻络、治以益气、补血、温阳为主,辅以活血化瘀。药物:黄芪25g,熟地10g,当归10g,山茱萸10g,山药10g,白术 10g,茯苓10g,丹皮 10g,丹参10g,牛膝10g,桃仁6g,红花6g,鹿角胶6g,阿胶6g,大枣6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鹿角胶、阿胶烊化,降压用西药氨氯地平5mg,氯沙坦钾50mg,均为每天1次口服,治疗8周,症状减轻,血压135/80mmHg,血红蛋白升至 108g/L,血肌酐降至124μmol/L。
肾性贫血的治疗只是CRF治疗的一个方面,CRF的非透析治疗往往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一般来说,只要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有效,肾性贫血亦会随之改善,但由于CKD的病变部位不同,有时肾性贫血的程度与CRF病情程度不一定平行。肾性贫血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成质量,增加死亡率,因此必须给予积极治疗。西医方面,由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的应用,肾性贫血(特别是中重度肾性贫血的治疗)大为改观,近些年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 (NESP,达贝泊汀α)的应用,由于其半衰期为rHuEPO的3倍,在治疗肾性贫血时,可明显减少用药频率,但由于此类药物需注射给药,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治疗费用较高,故使用亦受到一定限制[2,3]。
中医药是我国特色,在肾性贫血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轻、中度肾性贫血的治疗上,有其独到之处。笔者在不用rHuEPO的情况下,用中医的辨证论治,主要应用益气、补血、温阳法调治脾肾,治疗轻、中度肾性贫血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提高血红蛋白,在确定有造血物质缺乏的情况下,适当口服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更会提高疗效,在肾性贫血得到纠正巩固的同时,肾功能亦有改善,在治疗中加入象阿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能明显提高疗效,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不会对CRF治疗中的限制蛋白质摄入有明确影响。因此,益气、补血、温阳法治疗轻、中度肾性贫血,有其实用、有效、方便、经济性。
[1]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6~354.
[2]谌贻璞,余学清.肾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9~263
[3]林善锬主编.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32~441.5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