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腹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01-25 18:38曾繁富王曼苏岳延荣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12期
关键词:腹针失眠症绝经期

曾繁富 王曼苏 黄 莉 岳延荣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510030)

近年来,笔者运用薄氏腹针加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均来自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治未病服务中心和针灸科就诊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20例。试验组病程2.5~24个月,对照1组病程4~26个月,对照2组病程3~23个月。三组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同时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标准,并结合PSQI总分和改良的Kupperman指数评分标准及相关专家意见从而综合制定本课题围绝经期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临床以失眠为主要症状,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随心理症状改变的一组症候群,如潮热汗出、焦虑、抑郁、多疑等。②患者可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高血压等。③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小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子宫脱垂及性功能下降等。④其他可出现骨骼系统及皮肤等一系列症状。⑤实验检查:激素测定雌二醇低于20Pg/ml,促卵泡性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明显升高,均>40U/L。⑥有绝经前行卵巢切除术病史。⑦B超检查显示子宫和卵巢出现萎缩。⑧改良Kupperman总分>6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45~55岁。③PSQI总分>6分。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凡是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②40岁以下的女性。③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皮肤病、增生性骨关节炎、甲亢及妇科器质性疾病患者。④不愿意合作者。

脱落标准:①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而不宜继续本研究方案者。②发生某些突发性疾病等不宜继续本研究方案者。③受试者依从性差,未能按本研究方案完成研究者。

治疗方法

试验组运用腹针加穴位注射的方法干预治疗:①腹针:取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开四关(双侧滑肉门、外陵)、大横、气穴、关元下、商曲(双)、气旁(双)。具体操作方法是:针刺前检查肝脾的大小及有无包块、触痛等,无阳性体征者方可施治。常规皮肤消毒,上述腧穴用0.25×40mm规格的毫针迅速刺入皮下,不用提插捻转等其他针刺手法,照射TDP。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观察治疗3个疗程。②穴位注射:取三阴交、心俞穴。药物用维生素B1注射液。患者取卧位,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注射液4ml,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出现酸胀感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药物缓慢推入,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每穴1ml,隔日1次,5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观察治疗3个疗程。

对照1组采用单纯薄氏腹针疗法,取穴及治疗时间同试验组;对照2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的方法,取穴及治疗时间同试验组。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采用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简称睡眠率)。公式:睡眠率= 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时间×100% 。根据WHO最新颁布的睡眠检测法,失眠质量分为5级。1级: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2级:睡眠率60%~70%,睡眠困难;3级: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4级: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碍;5级:睡眠率30%~40%,严重睡眠障碍。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达75%以上,停服安眠药;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达65% 以上,停服安眠药;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达55%以上,基本停服安眠药或药量减少3/4;无效:症状如前,睡眠率在40% 以下,靠安眠药维持。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20例,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愈显率80.0%,总有效率90.0%;对照1组20例,痊愈3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愈显率40.0%,总有效率80.0%;对照2组20例,痊愈0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愈显率15.0%,总有效率65.0%。

试验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1组愈显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1组总有效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讨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脏腑为中心,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是与围绝经期有关的一种持续的睡眠质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和“不寐”范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中开始有“不得卧”、“目不瞑”、“不能眠”的论述。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出现是由于天癸将竭,肾气渐衰,冲任空虚亏损,精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阴阳失于平衡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薄氏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可能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系统,也可能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对人体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腹针疗法是继承发扬中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络的研究成果,经过20多年的反复临床实践,整理出来的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慢性疾病、疑难病为主要适应证的一种新针灸方法。我们应用腹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观察疗效和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评价,探讨该方法对围绝经期失眠的实质作用,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症提供新思路、新标准及科学依据,充分展示薄氏腹针加穴位注射对防治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特色和优势。本研究通过薄氏腹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疗效,试验组的临床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本法痛苦小、副作用小、见效快、无依赖性、疗效稳定,是通过整体调节达到阴阳平衡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3辑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猜你喜欢
腹针失眠症绝经期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失眠症
腹针结合仙人揉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案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