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强,石勇强,刘 莉,宋志刚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 221009)
远红外技术用于中药炮制的优势分析
吴世强*,石勇强,刘 莉#,宋志刚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 221009)
目的:提高中药炮制品质量,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从中药炮制技术、炮制品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面分析远红外技术用于中药炮制的优势。结果:远红外技术可精确控制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与其他炮制工艺比较,能提高炮制品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对环境和药物的污染,降低人员的劳动量。结论:远红外技术是一种科学、便捷的炮制方法。
远红外技术;中药炮制;临床疗效
中药多取材于动、植物和矿物,根据中医药理论,需对中药进行炮制加工,方能提取药用成分、去除毒性或杂质部分[1]。中药炮制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炮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药物的临床效用,降低不利作用[2]。传统中药炮制工艺多是在炉火上用铁锅加工炮制,凭借炮制人员的经验控制火候和质量,无法形成科学、严谨的理论数据,而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灰、柴灰、浓烟既污染环境,又污染药物,且造成煤、柴等能源浪费,故需寻找更科学、合理的炮制方法。我院采用远红外技术对中药进行炮制,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每味中药有其固有的功效和主治范围,中医诊治疾病要辩证施治,针对病症和脏腑经络的关系,依据理、法、方、药合理选择中药。为此,各味中药间的合理配伍和中药炮制后的药性是临床辨证用药的关键。中药需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达到中医用药质量标准,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等对中药炮制进行科学评价和指导,可促进炮制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中药炮制的工艺程序主要包括[3]:(1)净制:通过剔挖、碾切、挑拣、筛簸、漂洗等程序去除中药材中的杂物、非药用部分等,又称净选;(2)切制:切制是中药饮片加工的必要过程,可进一步去除杂质,便于临床用药;(3)炮制:通过蒸、炒、炙、煅、煮、煨等工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炮制可增强药物疗效,改善或缓和药性,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便于配制和服用。
中药炮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和安全。各味中药炮制后虽各有质量标准,但都应符合基本质量要求:(1)净度:净度是中药炮制的基本要素,为保证剂量配伍精确,净制后药物应品质纯净,不附有杂质、泥砂、霉烂品、灰屑、虫蛀品等。(2)剂型:片厚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片型规则、平整,颗粒均一、匀称。(3)色味:炮制品不应失去其固有的色泽和气味,略带辅料的气味。(4)成分:有效成分含量不低于中药炮制标准;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灰分满足炮制品的要求;毒性成分在限量标准以下。(5)卫生学标准:大肠杆菌、霉菌、活螨等含量应在相关标准以下。
远红外炮制技术是利用远红外辐射源为热源烘烤加工中药的一种炮制方法,所用热源设备具有筛簸功能和通风设施。远红外炮制的温度一般为250℃左右,药材的厚度约为30 mm左右。远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对炮制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作用,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会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分析技术,可直观体现中药炮制前后结构是否改变,进而保证药物疗效。
远红外线是电磁波的特定区段,波长范围为0.76~1 000.00 μm,其光束具有非色散性和很强的穿透力,发射时能使热量高度集中,而且能被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吸收,还能从内部向外释放热量[4]。笔者通过大量试验,发现采用远红外技术炮制中药有如下规律:蜜炙、酒制、醋制、姜汁制等炮制工艺温度控制在55~65℃,加热时间控制在20~40 min;煅制时炮制温度控制在230~320℃,炮制时间控制在30~50 min。对《中国药典》规定需清炒、盐制、醋制、酒制、姜汁制的药材应按所需辅料先行加入拌匀,再入烤箱炮制,所需炮制温度为55~65℃,炮制时间为20~40 min;对需蜜炙、麸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的药材应按所需辅料先行加入翻动、拌匀,再入烤箱炮制,所需炮制温度为50~70℃,炮制时间为15~30 min;对需高温煅制的,应将药材翻动、拌匀后加入远红外烤箱内,炮制温度为230~320℃,炮制时间为35~55 min。
3.1 提高炮制品质量
远红外炮制技术可直接控制温度,保证了炮制品卫生、美观。远红外线穿透力强,使药物两面受热均匀,利于液体辅料的均匀吸收,保证了炮制品质量均一[5]。如,采用远红外干燥法蜜炙甘草,75℃烘40 min后甘草酸含量明显增加,甘草色泽均一、不黏手,外观无焦斑,并且炮制品保质期延长。而采用传统方法蜜炙甘草,30 d即出现黏手,40 d出现霉变,60 d出现虫蛀,而远红外炮制的90 d内未发现霉变和虫蛀现象[5]。在中药炮制过程中,掌握炮制温度、时间至关重要,而远红外炮制因设备具有定时器、调节旋钮、观察孔、警报器等装置,可满足炮制品热制要求。如蜜炙黄芪,远红外180℃加热5 min后,温度升至200℃,维持10~15 min,中间翻滚炮制品2次,断电5 min后取出,外观深黄色,不黏手,味甜,有光泽。远红外炮制龟甲,放入后以230~250℃维持25 min,取出炮制品置入醋中淬,再利用远红外箱余温干燥,炮制后龟甲成品为不规则碎块状,外观可见放射状纹理,边缘锯齿状,呈黄色或棕黄色,质松脆,可闻及醋香味;鳖甲碎片在200~220℃维持25 min后置入醋中淬,余温干燥,鳖甲成品为长条状,外观呈深黄色,质脆,略有醋香味。
3.2 提高临床疗效
临床根据患者病情,将中药进行炮制,提炼出有效成分,发挥不同成分的药效和功能,增强药物疗效。中医认为健脾燥湿治本,治痰顺气为标。为此,将三子养亲汤中的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炒爆后,可减弱紫苏子辛散之性,增强其温肺降气之功效,缓和白芥子的辛散耗气作用,增强其温肺化痰之功能,转变莱菔子的功效,降气化痰,消食除胀。传统炒锅行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炒爆,温度不易把握,炒制过程易产生糊片、炭化片,影响炮制品质量和临床疗效;而采用远红外技术炒爆,能量化控制炒制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生糊片、炭化片,保证炮制品质量和临床疗效。又如蜜炙,传统蜜炙方法的火候、时间不易掌控,炮制品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更不易保证,火候过小、时间过短可致药材炮制不够;火候过大、时间过长则易产生焦化,使外观晦黄,并有焦糊点和花斑,从而影响炮制品临床疗效。而采用远红外技术炮制,可精确控制火候和时间,且远红外线穿透力强,可杀死药材中的微生物、虫卵等,成品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3.3 降低副作用
远红外技术可精确掌控炮制温度和时间,而且远红外线穿透力强,使炮制品内外受热均匀,同时可通过观察孔及时观察炮制品外观、色泽,避免炮制时间过久或温度过高致使炮制品产生焦糊,影响炮制品质量。中药炮制可调整药性,降低毒性作用或副作用,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如生半夏可刺激胃黏膜致呕吐,但经漂洗和加入白矾、生姜等辅料炮制后可显著降低刺激性,增强化痰止咳之功效;乌头采取水浸泡、煮沸、蒸、加入辅料等炮制方法,至口尝无麻辣味,则其毒性大大降低;乌头中消旋去甲乌药碱是其强心的主要成分,而乌头碱对心脏有毒,可致心肌纤维性颤动,浸漂、煎煮后可破坏乌头碱成分,使毒性降低,而其强心作用不受影响。应用远红外技术,在炮制的煮沸、蒸等过程中易于控制火候,避免火候未至而产生不良效应,如盐制杜仲,使用锅炒法时,不易达到“断面白丝易断”的规定,而远红外技术炮制则很容易达到。
中药炮制对临床辨证用药意义重大,是中医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是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6]。药材炮制后,君臣佐使,统筹兼顾,是中医整体观和辩证施治的特色。
传统炮制过程缺乏可量化的客观标准和科学数据,无法判定炮制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火候控制是中药炮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方法多采用灶火人工炒制,火候的把握一般根据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技术高低而定,缺乏客观、直接的量化指标,以致炮制温度过高时,易产生致癌性的苯并芘类物质[7]。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受到挑战。远红外技术炮制中药可以利用温控系统直观控制炮制温度,并可精确控制中药炮制时间,能够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理论数据;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可有效阐明药材炮制原理,规范炮制火候等[8]。远红外线穿透力强而均匀,避免了传统炮制内生外糊的状况,同时减少了煤和柴等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减少了对药物的污染,减轻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9]。
综上所述,远红外技术炮制加工中药更加科学、规范、便捷,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但目前医疗机构仍缺乏专业的中药炮制人员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而且中药的质量标准不统一,因此中药炮制的标准化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规范。
[1] 姚洪武,刘 岩.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中国药房,2008,19(30):2 394.
[2] 王国喜,门 闯.浅谈中药炮制[J].河南中医,2008,28(12):89.
[3] 王子寿.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关系探析[J].实用中医药杂质,2008,24(7):465.
[4] 李爱光,朱卫星,陈 方,等.远红外烘干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516.
[5] 朱卫星,李爱光,陈 方,等.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 949.
[6] 高小钢,刘 菁.试论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8,11(12):1 523.
[7] 张淑英.加工炮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 910.
[8] 王 丹,卜海博,李向日.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7):269.
[9] 魏加印,丁孝坤,齐 军,等.远红外烤箱在中药房(店)炮制中药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1993,4(1):47.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 of Far Infrared Technology for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 Shi-qiang,SHI Yong-qiang,LIU Li,SONG Zhi-gang
(Xuzhou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Jiangsu Xuzhou 221009,China)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ocessed products and to promote safety of drug use in the clinic.METHODS:The advantages of far-infrared technology for TCM processed products were analyzed in respects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clinical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 of processed products.RESULTS:Far-infrared technology could control processing temperature and processing time.Compared with other processing technology,it also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cessed products,reduce side effects,environmental and drug pollution and decrease the quantities of labor.CONCLUSION:Far-infrared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scientific and convenient method.
Far-infrared technology;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efficacy
R283.3
C
1001-0408(2012)43-4127-0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2.43.38
*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电话:0516-83956698。E-mail:wsq630519@126.com
#通讯作者: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电话:0516-83956542
2012-03-08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