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

2012-01-25 08:51欧阳贵珍糜崇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面罩血气插管

欧阳贵珍 糜崇达 张 娟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4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重症肺炎6例,均予机械通气治疗。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 (15~32)天。诊断均符合2007年ATS美国 (IDSA)制定的新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紫绀加重,出现嗜睡、烦躁及意识障碍。呼吸浅快,频率30次/分,SPO252% ~61%,三凹征,鼻翼扇动,口唇青紫,可闻及小湿罗音。血气分析示:PO247.1mmHg,PCO246.1mmHg。

1.2 治疗方法 4例经鼻气管插管,2例气管切开,采用辅助/控制A/C模式或SIMV通气治疗,FiO235% ~45%,呼吸频率10~20每分,吸呼比为1.0∶2.0。对自主呼吸强、有呼吸对抗者予安定10mg静注。5例患者经治疗2~11天后病情稳定改面罩通气逐步撤机,1例死于脑出血。

2 结果

6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均获得成功,上机时间为18~260小时,平均上机时间为96小时,治疗后血气指标为pH 7.37~7.45,PaCO235.5~50.2mm Hg,PaO286.2~94.33mm Hg。

3 护理

3.1 通气护理

3.1.1 通气参数

有创通气期监护的重要指标除患者生命体征外还包括通气参数,如气道压力、自主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 (VE)、吸氧浓度 (FiO2)及湿化器温度。无创通气期间主要监护指标为吸气压力。呼吸模式调整后,重点判断通气效果。初期严密监测通气指标变化,出现呼吸机报警时,应查找报警原因,使各参数协调一致,避免人机对抗。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指标持续改善,则提示通气效果良好。

3.1.2 血气指标,本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前,均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根据血气分析指标调整通气参数,机械通气30min后再行血气分析检查。根据病情决定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的次数与时机。序贯无创通气治疗后,可酌情减少血气分析频次,每2~3天1次或依病情需要调整。护士需要掌握采血时机,在患者翻身、吸痰、活动等刺激后,不宜立即采血,以免影响其准确性。通常应使动脉气血指标稳定在 PaO2〉60mm Hg、PaCO2〈50mm Hg、血氧饱和度(SaO2)〉95% 的水平或呈持续改善趋势。

4 人工气道的管理

4.1 掌握指征按需吸痰 频繁吸痰会增加对气道的刺激和气道感染的机会,延误脱机时间。我们采用听诊肺呼吸音1次 /30~60min,确定痰鸣音部位,结合体味引流原理,尽量采取合理体味,翻身叩背后再行吸痰。吸痰参考指征有:痰鸣音、气道压力增高、患者咳嗽等,其中听诊肺呼吸音最为重要。无创通气时,鼓励患者自主咯痰,对II型呼吸衰竭有嗜睡症状的患者,需定时唤醒,监督咳嗽、咯痰,必要时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4.2 根据痰粘滞度湿化气道 将痰液粘滞度分为三度:不沾吸痰管且易于吸出为I度;沾吸痰管但易于冲净为II度;沾吸痰管且不易冲净为III度。痰多且粘滞度高的患者往往感染较重,因此,适当地稀释痰液,是确保吸痰效果的前提。III度黏痰,除呼吸机加湿加温外,在吸气时应向气道注水3~5ml,以患者可耐受为前提,接机送气2~4次后吸痰,吸痰后再行注水1~2ml。改无创通气后,鼓励患者适量饮水或监测静脉液体入量,以保证气道湿化。

4.3 有效控制呼吸道继发感染 要点包括:(1)监测痰细菌学变化,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上呼吸机后留痰做细菌培养,1次/d,以帮助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2)吸痰管长度要超过气管插管长度10~15cm,使吸痰深达支气管以下。(3)吸痰管1次1管,吸痰时双手戴手套,吸痰前后均洗手或用消毒剂消毒双手。(4)呼吸机管道更换,2~3次/d,清洗湿化罐,1次/d。(5)根据病情定时拍床头X线胸片,监测肺影像学改变,以判断感染改善程度。

5 预防误咽和反流

5.1 护理措施 患者脱机后,由于气管插管的拔出,解除了气囊对上下气道的隔离作用,因此,患者极易因误咽或反流导致气道感染加重。本组1例有脑出血病史者,拔出气管插管后,表现为吞咽功能障碍或减退。加之,留置胃管影响面罩的严密程度,拔出胃管影响患者进食,增加护理难度。对此,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加强口腔卫生定期检测口腔pH值,根据pH值选择口腔护理液。每次就餐前后鼓励患者主动漱口或行口腔护理。(2)指导患者经口进食,确保面罩通气效果。对因咀嚼或吞咽功能障碍至进餐时间过长,予以留置胃管者,面罩松紧要合适,胃管应从面罩上方一孔引出,以保持面罩与面部接触紧密。

5.2 掌握进食与吸痰时机 患者进餐后30min内不宜吸痰,本组3例因进食后不足30min吸痰,导致呕吐、反流,加重呼吸困难啊。因此,应在患者进餐前5~10min内清理呼吸道,并做到餐后1h吸痰。吸痰前,首先检查胃内残余物,胃排空不良者,延后吸痰时间;必须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时间要短,采取侧卧位或半坐位,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5.3 采取合适体味进餐 进餐尽量采取斜坡位、坐位或侧卧位。对于持续经鼻胃管注入营养液者,应经常更换体位,以利于排痰护理和消化吸收。一般进餐后30min,患者方可平卧或侧卧。

5.4 选择合适的拔管时机和方法 拔管时机宜在上午餐1h后进行,防止刺激导致患者误咽。为了避免因气囊放气时滞留于咽的部分分泌物误咽入气管内,我们摸索出一清二吸三插四放的拔管方法,一清:彻底清理口腔,保持口腔清洁;二吸:吸净气囊上方呼吸道滞留物,保持咽后部及上气道清洁;三插:气囊放气前,插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下方;四放:打开吸引器同时放气囊,边吸边拔气管插管。

5.5 呼吸行为训练 当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或深呼吸:对于PaCO2〉60mm Hg的患者,指导其进行拢嘴呼吸,以减少呼吸末死腔容积;对病情允许者,教其进行上肢抬举运动,增加肺顺应性;当面罩无创通气时,指导患者用鼻吸气,避免咽气,防止腹胀。

6 加强基础护理

6.1 病情观察。病情观察室护理患者不可缺少的内容。

特别注意观察人工气道内痰液的性质、颜色、量。对痰量大、颜色呈黄色或绿色及体温升高患者,应警惕肺部感染的可能。

6.2 营养支持。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应予流食,分次鼻饲,200ml/次,间隔2h;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血浆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6.3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勤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避免褥疮的发生。

7 感染质量控制

7.1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医疗器械及用物严格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操作完毕后注意洗手和泡手,减少医源性感染因素。

7.2 提高病室空气质量:将患者置于有空气净化设施的房间内,若无条件,应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保持室内空气稳定在20~24℃,相对湿度在60% ~70%,空气消毒2次/d。定时开窗换气,限制探视与陪护。

8 心理支持

我们一方面与患者进行手势的交流,一方面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请家人暂进病房给患者以心理疏导和安慰,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家人离开。尽量减少用镇静剂或肌松剂,减少药物的副反应。同时尽量用激励语言或手势,使患者了解病情的进展与转归,调整插管时的不适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21。

[2]王庸晋,《急救护理学》2001.9,320~321。

[3]董彦,张绍敏,魏路清,危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监护策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13~14

[4]黎建敏,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护理进展,2006.22(12),65~66.

猜你喜欢
面罩血气插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黑珍珠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