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2-01-25 04:35:22李建玲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6期
关键词:死胎障碍性传染性

冯 刚 李建玲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北新东道大城山公园野生动物园兽医院,唐山 063000)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冯 刚 李建玲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北新东道大城山公园野生动物园兽医院,唐山 063000)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为繁殖障碍性综合症,是以猪群的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农村养猪户饲养的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比较多,而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健康优质的断奶仔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必需减少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本文从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入手,结合实际,介绍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1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症状

1.1 发情障碍

母猪在繁殖年龄内数月不发情或发情周期紊乱。已经到了配种年龄的后备母猪不发情,断奶后母猪较长时期不发情。

1.2 妊娠障碍

母猪屡配不孕,或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仔不足和木乃伊胎。母猪流产前多无临床表现,少数有短时体温升高、食欲消失等症状,但能很快恢复。发生死胎的母猪妊娠期正常或推迟,产前胎动减弱或无胎动,产仔过程中同时出现活仔和死仔,或全部是死仔,一般分娩较顺利。有的母猪在妊娠期,部分胚胎在早期被感染死亡后被母体吸收,致使产仔数减少,一般产仔数在5头以下。

1.3 泌乳障碍

母猪患了无乳综合症,母猪在分娩时或分娩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发热,乳房肿大发硬,挤不出乳汁,拒乳等症状。

1.4 公猪繁殖障碍

一般表现为性欲降低,精液量减少,精液品质变差或死精,生殖器官炎症。

1.5 仔猪成活障碍

母猪产下的仔猪部分或全部生活力低下,不吃奶或拱奶无力,震颤或站立不稳,哀鸣,有的腹泻,体温正常或稍低,常于出生后1~3 d死亡。

2 繁殖障碍原因

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差等引起;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微生物的感染引起。

2.1 传染性原因

2.1.1 病毒性疾病

2.1.1.1 兰耳病 该病主要侵害母猪和仔猪。母猪表现为精神差。食欲差,并且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2.1.1.2 猪瘟 一般是隐性感染或是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的毒株后,发生持续感染。在临床上症状表现不明显,并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致使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等现象。

2.1.1.3 细小病毒病 常见于初产母猪,产死胎、畸型等。

2.1.1.4 伪狂犬病 母猪屡配不孕、空怀。怀孕母猪感染后发生流产、产死胎、体温升高,有神经病状等。

2.1.1.5 圆环病毒病(Ⅱ型)感染 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或弱仔,怀孕中期感染的可引起发热、食减、流产。

2.1.1.6 日本乙型脑炎 怀孕母猪感染后发生流产、产死胎,有的仔猪生后几天内发生痉挛而死亡等。

2.1.2 细菌性疾病

我们必须重视细菌性疾病引发的繁殖障碍,因为细菌性繁殖障碍多数是人畜共患病。

2.1.2.1 布氏杆菌病 母猪感染细菌后最明显的症状便是流产,且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个月左右。

2.1.2.2 猪衣原体病 母猪感染的典型症状是流产、早产、死胎等,即便正产,也会出现仔猪小而弱的现象,部分或全部仔猪在产后几小时内或者1~2 d的时间内,便会全部死亡。

2.1.3 寄生虫病

常见的是猪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病之一,发病时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同时,还会出现皮下淤血斑等,处于妊娠期的母猪则易发生流产或死胎的症状。

2.2 非传染性原因

饲养的方法和饲料配合不当,导致猪群营养不良或饲料中毒等都会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做好预防接种

掌握本地猪繁殖障碍疾病发生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及本所在猪场的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常用疫苗包括:猪瘟、细小病毒、猪伪狂犬、乙脑疫苗。注意选择优质疫苗,规范接种操作。后备母猪要在配种之前做好上述4种疫苗的注射,母猪妊娠期内可以接种猪瘟疫苗。失效或失真空的疫苗不能使用,乙脑疫苗在使用过程要选用专门的稀释液进行稀释。产仔2胎以上的母猪可不接种,对于细小病毒尽可能使用灭活苗,这2种苗的首免要在150日龄以上,间隔1~2周,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效果。

3.2 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在疫病多发且复杂的情况下,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繁殖障碍行疾病的关键。当前,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具有多样性,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出现,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和激发感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很难找到单一的病原。因此,要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剖检变化、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做出初步诊断,并结合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进行最后确诊。

3.3 搞好种群净化

要搞好疫病监测的工作,最好每隔半年便对种公、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1次检测,并淘汰和消除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猪。对于猪瘟和伪狂犬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活体猪进行扁桃体荧光抗体检测,一旦发现阳性猪,立即淘汰。坚持每隔6个月检测1次,在3~4次之后,猪瘟、伪狂犬便可得到有效控制。

3.4 严格检疫

种猪场的引种要注重知名度,防止在引进种猪的过程中,引进带毒阳性种猪。引进种猪后,要进行隔离饲养和检疫。过一段时日方可与本场的猪群进行混养,防止出现细菌谱不适用的情况。

3.5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兽医卫生

饲养者要对猪圈进行定期的消毒、驱虫、灭鼠等工作,同时也不能养猫狗等宠物。对于流产的胎儿及胎衣要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除此之外,还要进行1次彻底的消毒工作。由于一般的消毒剂对圆环病毒无效,所以应选用含有戊二醛的消毒剂,如腾骏“威牌”复合醛。

3.6 精心饲养管理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生猪的喂养,提高喂养饲料的质量,不适用霉变饲料。一旦发现小猪的外阴发现红肿,要注意添加质量好的脱霉剂。

[1] 吕德坤.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J]. 北京农业,2011,(5):25

[2] 吕惠序,孙竹理.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控[J]. 今日畜牧兽医,2010,(2):20

猜你喜欢
死胎障碍性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8:04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凤凰周刊(2016年5期)2016-02-24 17:40:46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6例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