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波 李光忙
(陕西省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蓝田 710500)
强制免疫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柳海波 李光忙
(陕西省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蓝田 710500)
强制免疫是国家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发生、发展势态,提出的对养殖业危害严重的牛、羊、猪、禽的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采取的一种强制防控措施,意在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此项措施的施行,有效地控制了对养殖业危害严重的重大动物疫病,确保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食肉安全,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拥护和积极参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10余年工作经验,分析一下免疫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供参考。
陕西省推行春秋2季集中突击性免疫,而且要求40 d左右完成。短时间内要完成猪、牛、羊、禽的免疫,结果重点成了猪口蹄疫、猪瘟、蓝耳病3种疫病免疫。为了保证免疫抗体产生量,每种疫苗注射中间要有适当时间间隔,时间紧,任务重,加之防疫人员每次进村到户都有个别畜主不在家,造成漏免。免疫密度很难达到100%。
规模大的养殖场有专职兽医,能按时补针,而中小型养殖场(户),无专职兽医,靠乡镇站仅有的2~3名防疫人员,每月巡查补针1次,不能保证及时免疫,特别是给猪每月只能补针1种疫苗,所以出现大的养殖场免疫密度高,抗体合格率高,而小型养殖场(户)免疫密度低,抗体合格率也低。
陕西省建设乡村防疫员队伍建设不足。目前,每乡镇只有1~2名防疫员;多的2~3名防疫人员。村级防疫人员缺乏,加之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又无交通工具,每月巡查补针1次很难保证随补栏、随免疫。
防疫设施缺乏,难保证免疫质量。经多年努力只给部分乡镇配有疫苗冷藏的冰箱,大部分无疫苗保存条件,平时免疫所需疫苗供应时有断档,保证不了平时补针需求。
强制免疫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免疫抗体不足。
改变春秋季集中免疫为全年按程序免疫,保证每头畜禽都能按时、按量免疫。
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健全乡村2级防疫网络,建立村级兽医防疫室和疫苗储存冰箱等设备,将村级防疫室设为最基层公益性岗位,保证最低工资标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保证养殖畜禽及时按程序免疫。
完善县、乡、村冷链建设,保证乡村随时有必要的疫苗供应。
(1)通过培训和考核,把一些业务熟、责任心强的兽医人员充实到村级防疫室,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每村保证1人。(2)将大中专院校、返乡青年安排到乡村兽医站,发挥他们专长。(3)强化乡村兽医人员日常管理,对他们定期进行考核,使之适应乡村防疫工作需求。
改变现在的每月巡查补针1次为按时间要求、随时补免、真正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
通过强化基层防疫队伍、完善设施等各项措施落实,经过多年高密度免疫,重大动物疫病将会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