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彩华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老研所慢性病一区,广东 广州 510080)
陪护工是医院里一支特殊的队伍,在目前护士人力欠充足的情况下,陪护工尚未能在医院里消失,特别是在老年慢病区,患者年老体弱,自理能力差,住院时间长,陪护工需求较多。陪护工大多来自农村,她们多数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但她们在工作中要经常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体液和排泄物,而陪护工们相互间多有老乡、朋友关系,工作中亦经常相互走动,存在着各种导致自身感染或成为传播媒介的隐患。因此,重视陪护工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加强陪护工管理,在老年慢病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显得尤为重要。
陪护工流动性大,对她们的宣教存在一定的难度,故采取集中宣教和个体宣教相结合的方式,务使每个陪护工都能获得教育。
1.1.1 集中宣教
陪护公司定期组织陪护工进行培训,病区护长每月利用公休会的机会,集中陪护工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讲课。
1.1.2 个体宣教
由病区感控护士和责任护士利用查房、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机会,灵活地并有针对性地对陪护工进行宣教。
1.2.1 手卫生知识
医护人员的手曾是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近年来通过宣传教育,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已大有改观,但陪护工的手卫生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陪护工存在对手卫生知识理解不够,对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洗手方法不正确,无养成良好洗手习惯等问题。向陪护工讲解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重要性,正确执行手卫生,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亦是陪护工自我防护的重要措施。护士向陪护工示范七步洗手法正确方法,在公共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步骤图。而实施手卫生的指征,包括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和脱掉手套后。要遵循的原则是: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迹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迹时,可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以代替洗手;在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和不完整皮肤时,需要戴手套,如自己手部有皮肤破损时则要戴双层手套,并在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陪护工不应护理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患者中。
1.2.2 标准预防措施
护士必须明确告诉陪护工,所有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1],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套和注意手卫生,大面积接触特殊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尚要穿隔离衣,另外陪护工不应护理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患者,目的是既要防止患者把疾病传播给陪护工,也要防止陪护工把疾病传播给其他患者。
1.2.3 医疗垃圾分类放置
陪护工通常接触的医疗垃圾是感染性垃圾和损伤性垃圾,如果陪护工不懂医疗垃圾分类放置的意义,把医疗垃圾混在生活垃圾中,极易伤害工勤人员和使致病菌扩散。护士须反复对陪护工宣教,医疗垃圾分类放置是要达到把医疗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感染性垃圾包括使用过的棉签、纱布、敷料、手套等,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用黄色垃圾袋、桶装置;损伤性垃圾包括针头、玻璃安瓿等有可能割伤、扎伤人们的锐器,此类废物须放入防渗漏、耐刺的锐器盒内。
1.2.4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防护要点
老年慢病区患者因年老体弱,常合并多器官病变,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较高,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植的患者比普通患者偏多。陪护工看护这类患者时,如果不注意自我防护和消毒隔离,极易导致自己感染或将致病菌传播给其他人。故一旦发现有患者检查出多重耐药菌感染,除将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外,门口贴醒目标识,科室感控护士要即对陪护工进行相关知识教育,进入隔离病房必须所作做的防护措施,包括正确戴口罩、手套、穿脱隔离衣,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消毒手,不得随意到其他病房串门,用过的医疗垃圾、隔离衣、患者被服须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放置,外贴标签,由后勤人员送相关部门特殊处理。
陪护工群体文化水平偏低,要让她们自觉做好各项防护措施,除建立健全制度外,尚要对她们进行科学管理。
陪护工多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在医疗、社会保障尚未完善的我国,陪护工也知道保持健康的身体非常重要。故利用陪护工这易心理特点,对陪护工展开做好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医院的宣教,陪护工多能接受病自觉做好防护措施。
医院、科室不可只着眼于成本的支出,应为陪护工陪护工提供充足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衣和速干手消毒液,每病房里有洗手设施,门外安置速干手消毒液,方便陪护工随时使用,让陪护工养成接触患者前后均洗手、消毒手的习惯。
要求陪护公司把医院感染防控纳入管理内容,制定奖罚制度,管理人员定时到病房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逐步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走向自觉执行的良性循环。
陪护工是医院特殊的群体,她们为各类患者提高看护服务,与患者接触密切,在医院内流动性大,如忽视对她们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则极易成为医院感染者或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我们通过加强对陪护工感控知识的宣教,为陪护工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并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可有效控制老年慢病区医院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虑。
[1]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