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艳 习 森
(1 北京市怀柔区牙病防治所,北京 101400;2 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卫生院,北京 101400)
临床口腔治疗中的疼痛是患者惧怕的一件事情,“无痛”治疗的绿色理念是口腔医学的发展方向。阻滞麻醉是口腔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具有麻醉起效快、低毒性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达到无痛治疗目的。氯亚明(又名氯胺T)为有机氯衍生物,为口腔科常用根管冲洗药。通过缓慢释放出次氯酸而呈现抗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芽胞均有杀灭作用[1]。这两种药在口腔科治疗中已广泛使用。下面介绍我所临床工作中出现的氯亚明误当当局麻药注射1例。
患者女性,35岁,因左下后牙夜间自发痛3d来我所就诊。检查:36远中颌面龋坏达牙本质深层,探不敏感,冷试不敏感,叩疼(+),牙龈无红肿。询问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处步诊断:慢性牙髓炎。
向患者详细说明病情及治疗过程,建议行根管治疗术充填,患者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同意书。给予36去腐质备洞,揭髓顶,去冠髓,抽根髓时敏感,2%利多卡因行下颌传导阻滞麻醉。药物注射3mL时患者出现注射部位剧烈疼痛,故停止注射并观察病情变化。1min后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出虚汗,血压12/8kPa,心率110次/min,呼吸18次/min。怀疑过敏反应,立即使患者平卧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松开衣领使呼吸通畅,肌注苯海拉明20mg,氟美松10mg,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10min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生命体征渐趋正常,无其他明显不适。检查注射药物时,发现护士将无明显标识根管冲洗用的2%氯亚明和局麻药2%利多卡因同时放入器械盘中,因二者均是无色透明液体,医师误将2%氯亚明冲洗液注入到患者下颌结节处。因之前没有类似事件,也未查到类似病历报道,随即将患者送往区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在区医院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注射预防感染,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mg肌内注射。5h后患者左下颌面局部出现肿胀约4×4cm,局部硬有压痛,无波动感,无其他不适。20h后患者左下颌面大面积肿胀波及到颈部1/2,质软,触痛。继续输抗生素预防感染,为了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采用金黄散加陈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2次,继续观察治疗。72h候肿胀稍稍减退,疼痛减轻。5d后肿胀消退,疼痛消失,无其他身体不适。1个月后再次给患牙行根管治疗术充填。X线光示:根管充填良好,根尖区无明显病灶。
对患者行追踪观察,1年后检查36材料充填良好,牙龈无红肿,不松动,无叩痛。左下颊黏膜注射部位无硬节,无瘢痕形成,神经反射同对侧,无肌肉萎缩。X线光检查:根管充填良好,根尖无病灶。无其他全身不适症状。以后又随访2年,亦无并发症发生。
通过上述病例,氯亚明为口腔外用冲洗药,误当局麻药口腔局部注射后对患者没有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随访3年也没有留下后遗症。仔细分析上述事件发生的原因,护士将无明显标识用于冲洗根管的氯亚明和局麻药利多卡因放在同一个器械盒中,缺乏安全意识,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接诊医师在注射麻药时违反操作规程,没有做到三查七对,是造成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师和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时刻想到医疗安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操作规程,各级人员职责分工,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注重细节,协调合作,方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1]史宗道.口腔临床药物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