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 315000)
现代畜禽种业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和先导,这对促进宁波市的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该市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畜禽种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1供种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宁波市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持续的建设投入,各类种畜禽场数量大幅增加,种畜禽供应量迅速增加。
据调查,全市现有种畜禽场61家,其中种猪场6家,种禽场41家,种兔场12家,种牛场、种蜂场各1家。在6家种猪场中,有一级种猪场2家,二级种猪场4家,可年供种猪2.4万头,供种能力占全市60%左右;在41家种禽场中,有祖代场6家,父母代场35家,年供苗禽能力达8461万羽;在12家种兔场中,有一级种兔场8家,二级种兔场4家,年供种能力达23.87万只。2005年以来,新增种牛场、种蜂场各1家,新增供应种牛100头、种蜂500只的生产能力。
1.2种质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该市从国内外新引进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种猪、奶牛、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新培育了镇海青壳蛋鸭、余姚番鸭、宁海土鸡等畜禽新品系。
目前,蜂王浆产量、青壳蛋鸭产蛋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镇海巨高长毛兔闻名国内外,浙东白鹅、岔路黑猪等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獭兔皮张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种公猪良种比例达到99.9%,二元母猪比例超过95%,家禽良种比例达到96%以上。制种供种方式也由传统的活畜为主,向活畜、细管冻精等方式转变,宁波爱卡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供精能力已从2005年的4万瓶提高到2010的20万瓶,增长了4倍。
1.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005年以来,该市不断加大对良种场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种畜禽栏舍面积5万余m2,一大批国内外先进的畜禽繁育设施设备得到应用,主要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研技术力量雄厚。
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优质土鸡养殖企业,是国家级星火科技农业龙头企业创新中心;神农公司已从事家禽养殖20多年,是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殖企业之一,2010年孵化销售苗禽2000多万羽;宁波爱卡畜牧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兴建了浙江省内首家大型种公猪站——横街种公猪站,2010年在宁波市投资建设的姜山种公猪站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建成,宁波福宁种猪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完成基建工程,安装的基础设施设备世界一流,为该市持续开展良种繁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1.4智能管理进程加快 目前,该市畜牧兽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步入试点推广时期,母猪智能标记及养殖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已在宁海桥头胡、梅林、强蛟、大佳何等四个乡镇(街道)全面进行。利用移动智能识读器将二维码耳标、特制耳号同对应母猪的养殖场名称、栏舍号、胎次、品种等信息进行捆绑录入,上传市畜禽生产管理系统,对母猪进行挂标和佩戴耳号后,形成智能标记定位。
据调查,截止目前,已完成30135头生猪的智能标记,11519户单位和31675名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已上传系统。
2.1出台政策,加强现代畜禽种业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宁波市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畜禽种业扶持政策。
一是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根据全市畜牧业发展规划,对种畜禽场进行改造提升,列入市级以上种畜禽场改造提升项目,每个给予不超过150万元资金扶持,育种平台建设项目每个给予不超过600万元资金扶持,县级财政按市级以上财政扶持资金的30%进行配套。2005年以来,全市共实施良种场建设项目16个,投入资金达1.2亿元,为该市持续开展良种繁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对能繁母猪实施补助。四年来,全市共发放能繁母猪补助资金2315万元。
三是对种公母猪引种实施补助。2008年、2009年两年内共发放生猪引种补助528.88万元。
四是对生猪人工授精实施补助。2008-2011年市级财政共发放生猪人工授精补助资金710万元,生猪人工授精率从35%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
五是建立母猪重大病害、灾害等保险制度。从2007年8月开始, 能繁母猪保险保额确定为每头1000元,保费每头60元,全市参保能繁母猪6.51万头,能繁母猪参保率达61.9%。
六是对后备母牛实施补助。对获得健康证的良种后备母牛,每头每年按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种牛场繁育后备母牛按每头1000元标准补助,2008年以来共发放后备母牛补助资金506万元。
七是畜牧业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每年安排90万元,提高畜禽种子种苗生产水平。
2.2加强选育,提高品种生产性能 为改变过去重引种、轻培育的倾向,宁波市有关部门把品种选育工作提上重要日程,组织重点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品种选育工作,为提高该市畜禽品种生产性能和优化结构作出了贡献。
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宁海土鸡Ⅰ号”和“宁海土鸡Ⅱ号”商用配套组合于2006年通过浙江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已启动育种平台建设,20个品种的遗传种质资源库已基本建成,并陆续进行相应的遗传种质测定,2013年完成育种平台建设后,计划每两年推出1个新配套系,进行重点推广。
余姚神农公司从2002年开始家禽育种,先后聘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著名研究员、教授主持育种工作,采用基因遗传原理实施科学育种,现已累计投入育种资金1800余万元,初步培育出舜农土鸡4个品系。
宁波市优质种猪育种平台建设(一期)项目的班子机构已经成立,部分原种核心群公母猪的引进和育种团队组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象山县政府专门设立浙东白鹅良种保护区,制定白鹅产业提升计划,2007年承担的国家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种鹅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大幅度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鹅场数量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13家,产业优势逐步形成。
镇海青壳蛋鸭已录入国家品种资源库,现存栏种鸭2万羽,年孵化苗鸭能力达400万羽。
另外,会同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北沙牛和岔路黑猪保种选育,通过基因测定及性状性能的监测,保种选育基础工作已顺利启动。
2.3加强管理,推进种畜场规范化建设 宁波市各级畜牧部门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推行种畜禽种质和疫病监督抽检制度。
一是严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核换证和发放管理。
二是严把种畜禽引种质量关,从一级或原种场引进种畜禽,必须持有种畜禽生产证明和动物卫生检疫合格证明,并加强对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和执法,落实监管责任人,不定期地对种畜禽场进行检查。
三是严厉打击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不法行为,促进种畜禽生产的健康发展。
现代畜禽种业是畜牧业中最高端的产业,市情决定了宁波要在畜牧业上有所作为,必须走质量型、科技型的发展之路,必须以满足市场对畜产品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建设现代畜禽种业、提高种畜禽性能质量为主要任务,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改善种畜禽质量检测手段,规范种畜禽生产管理,加快建设与现代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现代畜禽种业。
今后5至10年,计划努力实施“四个五工程”,即培育5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品种(品系),形成由5个畜禽原种场、50个二级以上种畜禽场和5000个规模畜禽场组成的“育种、扩繁和利用”紧密结合、层次分明的现代畜禽种业体系,全市生猪供种能力由现在的60%提高到90%以上,种禽、种兔供种能力达到100%,并向全国辐射,显著提高优质种畜禽供种能力和供种档次,力争把该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优质畜禽种业基地,推动畜牧产业的全面升级。
4.1整合要素,创新机制 建议有关部门按照构筑优势特色产业群的思路,以资金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把各种要素整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从研发、引种、繁育、生产、推广一体化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性新机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组建生产和研究紧密结合、选育和推广高度一体的种业企业集团,建立分工协作和优势资源共享的畜禽种业体系,扎实推进种业产业体系发展。
4.2组建团队,引进人才 组建几个联合育种团队,每个团队专职或兼职聘请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畜禽育种专家作为首席专家,配备专职育种技术人员,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同时以企业为主成立几家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引进畜禽育种专家或团队首席专家在生活、工作、科技等方面给予财政补助,做到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逐步形成种业产业发展人才体系。
4.3强化管理,依法治种 提高种畜禽(场)准入、准出门槛,制定种畜禽质量监测计划,严格执行专业分工管理,按照原种场育种、扩繁场杂交利用的体系,逐级向社会提供优良种畜禽;定期组织开展种畜禽生产经营专项执法检查;建立完善种畜禽场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原种场、扩繁场等种畜禽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种畜禽场生产经营的动态变化情况,科学指导种畜禽生产,从而形成种业产业发展管理体系。
4.4政策保障,加大投入 建议建立畜禽种业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种业产业发展。重点加大对基层畜禽育种队伍的培养引进和育种团队建设、畜禽育种基础设施设备投入、畜禽原种场建设等市财政扶持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或配套系为目标,完善畜禽品种改良和选育,对申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品种(品系)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充分发挥企业申报国家级畜禽新品种(品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