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全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00)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袖破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病变等等多种疾患。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体力劳动者多见。中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其急性发作时呈阵发性酸痛,且疼痛剧烈,夜不能眠,常伴运动障碍,影响洗脸、背手、梳头和穿衣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笔者采用“肩三针”配合“条口透承山”的方法治疗37例肩周炎急性发作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37例患者均来自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门诊,年龄46~62岁;病程1个月至6年。男性13例,女性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被痛醒,但较少肿胀;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则肩臂肌肉萎缩,查体示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动作受限,不能做脱衣、梳头、洗脸等动作;(3)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4)X线摄片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先用28号2寸毫针针刺 “肩三针”相应穴位(肩髃、肩前、肩贞),肩周炎初期以疼痛为主时“肩三针”只需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之法再留针即可。若是已经出现功能障碍则需在得气之后行苍龟探穴之法寻找粘连、痹阻之点(患者针感最强之处)重刺激,针以泻法为主,使患者肩部有明显的酸、麻、胀、痛感,留针30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取针后,用28号3寸毫针针刺对侧条口穴,针尖正对承山穴方向透刺,得气后行大幅度提、插、捻、转,使整个对侧下肢出现明显酸麻胀感为度;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肢,速度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
1.3 疗效标准 显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但仍有活动受限。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
本组37例,显效9例,好转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9%。
马某,女性,55岁,工人,2011年12月6日就诊。2个月前右肩关节出现疼痛,以酸痛为主,活动可,未重视,也未给予特殊处理,疼痛逐渐加重,其间自购芬必得内服,配合外贴伤湿止痛膏,无效。就诊时诉右肩关节疼痛明显,夜间痛甚,明显影响睡眠,前抬,外展及后旋受限,洗脸、梳头和穿衣困难。查体:患者右肩喙突部和肱二头肌长头腱沟处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状物。X线检查示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行“肩三针”配合“条口透承山”的方法治疗1次,疼痛明显减轻,前抬,外展角度明显较前增大,夜眠可。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多因肩部关节劳损日积致局部营卫气血虚弱,复感风寒、或劳累闪挫、或嗜偏侧而卧致筋脉失养,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迁延不愈,血瘀痰凝,痹阻筋脉而致关节僵直、肘臂不举。“肩三针”所刺激的穴位正是肱二头肌长、短头腱和冈上肌、小圆肌通过肩关节的位置。在肩周炎初期以疼痛为主尚无明显粘连时,只需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之法再留针即可达到聚气行血之效。若是已经出现关节僵直、肘臂不举则需在得气之后行苍龟探穴之法以击破痹阻点、打通关节、疏通经脉使气血运行顺畅,以达通则不痛之效。取“条口透承山”属远端取穴,上病下治,一针透两经,其中条口穴属胃经之穴,在上下巨虚之间,紧靠丰隆之内,正是清浊之气交换转输的重要关口。重刺激条口同时配合肩关节的运动能使肩部瘀血恶气能够被快速带走而增强气血畅通而止痛之效。本法以调气行血为主,针对肩周炎疼痛期疗效较好,易于显效;而粘连期虽有“肩三针”行局部解粘之功,但肩关节周围牵连肌肉、韧带、及滑囊等软组织较多,很难一次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此型肩周炎缓解疼痛救急可以,要想一次解决功能障碍的问题很难实现,必须坚持疗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