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振 周长圣 田 迎 童明敏 吴越菲 王中秋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气管主支气管腺样囊性癌5例
史玉振1周长圣2田 迎2童明敏2吴越菲2王中秋3
支气管肿瘤;癌,腺样囊性;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34.1;R730.42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壁黏膜下浆液及黏液腺的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在气管支气管原发肿瘤中少于0.1%~0.2%[1],具有缓慢生长、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因此,术前准确的影像诊断及与良性、高度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必要。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可以三维立体显示气管支气管树及其病变,为ACC提供更准确的术前评价。本文收集5例气管主支气管ACC,旨在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9-01~2011-04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MSCT检查并经后处理技术行三维成像的5例气管主支气管AC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经支气管镜活检证实。男3例,女2例;年龄26~58岁,平均(46.70±4.24)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3例,咳痰、间断痰中带血1例,咳嗽、咯血伴气喘1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Aomatom De fi nition双源64层螺旋CT机。使用多排探测器螺旋技术从头侧向足侧扫描,先行胸部或颈部平扫,再进行增强扫描。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螺距0.5,层厚1.0mm。对比剂采用优维显(300mgI/ml),双筒高压注射器以3ml/s经肘静脉注射 80~100ml。
1.3 图像后处理 将原始轴位图像传送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Syngommvvp VE30A)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透明化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CTVB)。后处理所得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一并上传至PACS系统,进行图像分析。
2.1 病变部位及大小 病变位于气管3例(气管颈段2例,气管胸段1例),主支气管2例(左、右主支气管各1例)。病变最大径2.8~9.5cm。
2.2 MSCT表现 3例气管ACC中,2例为腔内外型肿块,伴周围移行状管壁增厚,1例为单纯移行状管壁增厚型,无明显肿块(图1、2);病变主体位于气管后侧壁,环绕气管全周或3/4,累及双侧甲状腺、食管各1例,1例未见邻近器官受累;3例气管ACC的两肺显示正常。1例右主支气管ACC为腔内外型肿块,以向腔内生长为主,并累及隆突,右肺有轻度气肿表现。1例左主支气管ACC为腔内外型肿块,左肺动脉主干受压移位,右肺代偿性气肿,左下肺局部不张并阻塞性炎症(图3)。平扫5例中密度均匀4例,略不均匀1例;密度稍低于肌肉4例,等于肌肉1例,5例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4例均为轻度强化,强化后密度仍稍低于肌肉。
2.3 三维重建成像 MPR像显示病变的大小、内部特征、病变段气管主支气管管壁、管腔情况及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图2A、3A)。MinIP像(图1B)、VR像(图1C、2B、3B)清楚显示病变段气管、主支气管受累范围以及管腔狭窄程度,3例分别见气管颈段和胸段同时在横向和纵向水平长段管腔狭窄,2例见主支气管明显狭窄或截断。CTVB像可见4例气管或主支气管内充盈缺损影及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其中3例表面光整,1例表面凹凸不平,1例仅见局部气管黏膜轻度隆起,黏膜表面完整(图1D、3C)。
3.1 临床及病理特点 气管支气管ACC属于气管支气管树涎腺样肿瘤的一种病理类型,是一种生长缓慢的以局部浸润性生长为特点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属于罕见疾病。根据1998年WHO的病理分类,气管支气管树涎腺样肿瘤包括ACC、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泡细胞癌,起源于气管、支气管的黏膜下浆液腺和黏液腺,其中ACC占75%~80%[2]。气管支气管ACC常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咳痰以及阻塞性症状,如呼吸困难、气喘,部分伴有咯血、反复肺部感染等[3,4]。3.2 MSCT表现 由于气道的腺体主要分布在气管、主支气管,所以ACC以中央型居多,本组5例均为中央型。该病好发于气道后侧壁,气管软骨和气管软膜部分相接的附近,因为此处是浆液及黏液腺腺体最丰富的部位[5]。本组中4例病灶主体位于气道后侧壁,1例位于前侧壁,与文献[5]报道一致。ACC的CT表现主要有4种:①腔内外肿块型。此型最常见,肿块向气管腔内、外生长。本组中2例气管ACC和2例支气管ACC属于此类。2例气管ACC沿黏膜下浸润,横向水平累及气管管壁全周,纵向水平形成移形状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病灶密度稍低或近似于肌肉,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②腔内肿块型。表现为突向管腔的边缘光滑、清楚的肿块,多与管壁宽基底相连,本组ACC中无此类型。③单纯管壁浸润型。气管支气管腔内外无明显肿块,仅单纯表现为管壁的长段移行性增厚及管腔狭窄。本组中有1例气管ACC属于此类型,病变累及气管壁近全周,以后壁增厚明显,并纵向累及气管颈段及部分气管胸段。这种在CT上表现出的横向、纵向移行浸润气管支气管壁的表现是ACC的特征[5,6],与ACC沿黏膜下浸润的生长方式有关。④周围肿块型。多邻近肺门,表现为边缘光整的、略有分叶的肿块[7],本组未见此类型。此外,两肺野还可出现阻塞性病变,包括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肺不张、炎症及黏液栓。本组1例左支气管ACC患者左下肺局部有阻塞性肺不张并阻塞性炎症。
3.3 MSCT后处理成像 纤维支气管镜是气管、支气管病变
的传统诊断方法,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患者痛苦大,而且无法显示病变向管壁外侵犯情况、病变的内部特征等。传统的胸部CT二维横断面图像对气管支气管树及其病变的长轴显示不足,如气道狭窄的长度、病变与隆突的距离等[6,8]。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则可以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出气管支气管树及病变,弥补了横断面图像和纤维支气管镜的缺陷,其中,MPR像能显示病变的内部特征以及与周围纵隔结构的关系等;MinIP像和VR像能够清楚地显示气道狭窄与梗阻部位、范围;CTVB可以任意视角显示气管、支气管内的情况,可用于狭窄段的分级,尤其是对于严重狭窄无法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全面显示病变特点,利于诊断,而且还有助于术前选择术式和评估手术风险性。本组5例患者术前均行MSCT后处理成像,并明确了病变的部位、范围、浸润程度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例患者最终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术前影像学评估一致。由此可见,MSCT后处理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ACC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3.4 鉴别诊断 气管、主支气管鳞癌是原发大气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多为局限性浸润形成菜花样肿块,使管腔不规则狭窄,较少见管壁长段浸润,肿块表面糜烂、不光整,内部易出血、坏死致密度不均匀[9]。而ACC起源于黏膜下腺体,具有沿黏膜下浸润的特点,引起长段的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可与肿块同时存在,表面一般较光整,肿块内密度均匀。另外,由于鳞癌恶性度高,生长迅速,较ACC更容易出现邻近器官侵犯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气道ACC与黏液表皮样癌虽同属于气管支气管树涎腺样癌,但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ACC多位于气管,以腔内外型多见,呈浸润性生长,多伴有移行状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邻近组织、器官可受侵犯,CT平扫密度低于或接近、等于肌肉,无钙化,增强后轻度强化;而黏液表皮样癌多位于远端大气道,即叶和段支气管,以腔内型多见,边缘清楚,无外侵,基本不出现管壁浸润状增厚[1],CT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病灶内部可见钙化,其钙化出现率达50%[1]。基于ACC与黏液表皮样癌不同生长方式所造成的影像学差异,MSCT后处理成像对两者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
由于气管支气管ACC生长缓慢,因而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的几率高且持续时间长,患者临床表现以阻塞性症状如气喘、呼吸困难等为主,晚期可发展成肺不张。因此,在气道肿瘤被发现前,常误诊为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本组1例42岁右主支气管ACC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误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胸部CT发现支气管内肿瘤后,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支气管ACC。因此,对于中青年人长期出现阻塞性肺气肿时,需考虑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可能[7]。早期MSCT检查和后处理成像则可以避免误诊、漏诊。
当气管ACC侵犯邻近器官如甲状腺、食管时,需与这些器官的原发肿瘤侵犯气管相鉴别。本组有2例气管ACC分别侵犯甲状腺和食管。但甲状腺癌或食管癌侵犯气管时,不会出现气管的横向和纵向移行状管壁增厚的CT表现,也极少出现肿块以宽基底与气管相连并环绕气管的表现[5]。
总之,气管主支气管ACC在MSCT上多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腔内外型肿块,病灶主体位于气管、主支气管后侧壁,可同时伴有管壁横向及纵向移行性增厚,增强扫描病变强化不明显。MSCT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是气道ACC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王爽, 石木兰, 吴宁, 等. 气管支气管树涎腺样肿瘤的影像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2): 127-130.
[2]Webb BD, Walsh GL, Roberts DB, et al. Primary tracheal malignant neoplasm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experience. J Am Coll Surg, 2006,202(2): 237-246.
[3]秦明, 傅瑜, 于大平, 等.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肺癌杂志, 2010, 13(6): 628-631.
[4]周萍. 气管囊性腺样癌1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6(5): 355.
[5]Chang CY, Cheng SL, Chang SC.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rachea treated with tumor curettage and adjuvan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outh Med J, 2011,104(1): 68-70.
[6]Vigg A, Mantri S.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rachea.Indian J Chest Dis Allied Sci, 2004, 46(4): 287-290.
[7]李智勇, 伍建林, 宁殿秀, 等. 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树腺样囊性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 38(6): 662-664.
[8]韩英, 蔡长忠, 马大庆.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气管、主支气管腔内少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2009, 16(4): 620-622.
[9]朱巧洪, 曾庆思, 关玉宝.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06, 14(2): 97-100.
10.3969/j.issn.1005-5185.2012.11.010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CT室 江苏淮安 2233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医学影像科 江苏南京 210002;3.上海东方医 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 200120
王中秋 E-mail: zhq2001us@yahoo.com.cn
2011-10-29
2012-08-04
(责任编辑 张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