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珍
吉林省洮南市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对100例胫腓骨骨折复位及固定后,根据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原则介入功能锻炼的同时,随机分组,运用“肾藏精、精生髓而养骨”的中医学理论,进行中医调护健康教育观察,报告如下。
1.1 本组100例,经x线确认为胫腓骨骨折,均行整复固定术。按住院顺序随机分组。设中医调护康复组50例,男43例,女7例,年龄17~65岁;常规康复对照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20~69岁,两组相关因素无明显差异 (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康复护理 两组均骨折对位良好,运动处方于术后1~2d开始。伤后3周内[1]指导病人进行腓长肌等长收缩、生理力线轴向运动、患肢非固定关节主动活动,健肢正常活动等训练,3次/d,5~10min/次循序渐进,以不引起肌肉过劳为度;3~10周[1]指导病人进行上肢手臂肌力、下肢站立、扶拐弃拐行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训练,以提高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1.2.2 中医康复护理 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手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病人进行,①自我补肾锻炼:嘱病人吞咽口腔唾液,每天反复多次;提肛缩肾锻炼:嘱病人吸气时肛门括约肌收缩,呼气时该肌舒张 (即忍便动作),反复多次,3~5回/d;搓双耳训练:双手食指、拇指指腹,对搓同侧耳背,自上而下,每天数次。②穴位按摩:足背肿胀较重者,取解溪、冲阳、陷谷、公孙、太白等穴按摩,3~4次/d。③2003年5月开始口服大连慧力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灵芝菌丝体胶囊和红钙D胶囊,促进骨折愈合。
本组100例出院患者后经8~10个月的随访,采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评定标准[2]。评优:中医调护康复组26例,对照组18例;评良;中医调护康复组18例,对照康复组21例;评差:中医调护康复组6例,对照康复组11例。住院时间60d以上中医调护康复组24例,优26例,良18例,差6例;对照康复组31例,优18例,良21例,差11例。功能恢复效果比较,中医调护康复组显著于常规康复护理组 (p<0.01)。
胫腓骨骨折后康复的基本原则为整复固定与功能训练,而肢体固定和功能训练的同步是取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坚实的固定是保证早期开展康复治疗的前提,但长期肢体固定会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挛缩等一系列制动综合征,而采取了早期不同阶段重点不同的康复训练手段。然而,肢体的运动又可能影响骨折位对线的准确性,造成骨折断端移动,针对相辅相成两矛盾,在兼顾复位稳定与肢体正确功能训练同时,运用中医学的“肾具有藏精、主水、纳气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精生髓而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得充养,才能强壮坚固,肾精具有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的作用[3]”。实践证明,中医调护在骨科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观察组采用的健康教育内容是以康复护理模式的“自我护理”和康复运动疗法的促通技术为理论基础,针对胫腓骨骨折整复后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而制定的。强调自我护理,告知病人早期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对病人树立正确的观点,消除顾虑,激发热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起重要作用。正确的自我补肾,按摩和口服中药的主动与被动运动及治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身体感受器,诱发反射冲动,能有效地预防伤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栓塞,提高患肢肌力,加快康复进程。观察组病人通过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了上述作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病人下肢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提示,健康教育对胫腓骨骨折整复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s]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64-266
[2]林国兵,李平生,超关节外固定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3):580
[3]李德华,中医基础理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